WebRTC,名称源自网页即时通信(英语: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的缩写,是一个支持网页浏览器进行实时语音对话或视频对话的API。它于2011年6月1日开源并在Google、Mozilla、Opera支持下被纳入万维网联盟的W3C推荐标准。
WebRTC在以下浏览器版本中开始支持。
2010年5月,Google以6820万美元收购VoIP软件开发商Global IP Solutions的GIPS引擎,并改为名为“WebRTC”。WebRTC使用GIPS引擎,实现了基于网页的视频会议,并支持722,PCM,ILBC,ISAC等编码,同时使用谷歌自家的VP8视频解码器;同时支持RTP/SRTP传输等。
2012年1月,谷歌已经把这款软件集成到Chrome浏览器中。同时FreeSWITCH项目宣称支持iSAC audio codec。
WebRTC原生APIs文件是基于WebRTC规格书撰写而成,这些API可分成Network Stream API、 RTCPeerConnection、Peer-to-peer Data API三类。
漏洞
2015年,TorrentFreak报告了一个WebRTC的安全漏洞,该漏洞会致使安装有WebRTC的用户泄露真实IP,即使用户已经使用虚拟私人网路。
解决方案
Mozilla Firefox:在地址栏输入“about:config”,搜索“media.peerconnection.enabled”并双击将值改为“false”,WebRTC将被关闭。
Google Chrome:在谷歌应用商店安装谷歌官方扩展“WebRTC Network Limiter”。
其它方案
uBlock Origin:安装uBlock Origin并在设置中启用“避免WebRTC 泄露本地IP地址”可以避免本地IP泄露。但需注意的是,该方案不适用于Firefox 41(或更低)、uBlock Origin 1.3.3(或更低)版本用户。
隐私獾:安装隐私獾并在设置中启用“避免 WebRTC 泄露本地 IP 地址 ”可以获得额外防护,但未知具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