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勃拉文书

✍ dations ◷ 2025-10-22 20:47:52 #埃勃拉,泥板,文件,1974年考古发现

埃勃拉文书(英语:Ebla tablets)是指在叙利亚埃勃拉古城中发现的约1800份刻有文字的完整粘土板和数千个碎片。在1974-75年间,意大利考古学家保罗·马蒂尔(英语:Paolo Matthiae)在古城宫殿遗址中的书架下发现了这些文档,当时它们还保存着原始的整理标签。文档的写成时间自公元前2500年起,到公元前2250年城市被毁为止。埃勃拉文书目前藏于叙利亚大马士革、阿勒颇等地。

埃勃拉文书的内容包括两种语言:苏美尔语和用苏美尔楔形文字书写的当地语言。意大利语言学家乔凡尼·佩蒂纳托(英语:Giovanni Pettinato)首先解读了文档的内容。他最初认为文档使用的当地语言即是希伯来语、亚拉米语的前身原始迦南语。进一步研究后,这种语言被确定为一种东闪米特语言,与阿卡德语紧密相关。佩蒂纳托将其命名为埃勃拉语。

使用苏美尔文字的埃勃拉语是目前发现的首个利用外来文字转写的语言。不同于苏美尔人,埃勃拉人不是表音、表意符号混用,而是简化了苏美尔文字,将其改为一种纯粹表音的文字体系,从而使阅读、书写更加简单。

埃勃拉文书是在古城遗址“宫殿G”内部发现的。埃勃拉城被毁时,其宫殿一并被烧毁,此时这些文档正存放于宫殿的木质书架上。存放粘土板的房间共有两间,位于一间大厅两侧。其中一间存放官方的经济记录,另一间存放礼仪、文学文件,还有用来培养书记员的教学内容。经过火灾,被烘烤过的粘土板变硬,因此保存得更加持久。书架倒下后,粘土板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顺序,从而令整理变得十分容易。

埃勃拉文书为研究青铜时代早期的叙利亚历史提供了大量的资料。记载显示,叙利亚北部各城邦之间已创建起一个发达的贸易网络,埃勃拉城在其中具有经济贸易中心的地位。埃博拉文档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记录,与其他邻近城市的政治、经济关系,以及城市的进出口管理记录。例如,文档中提到埃勃拉出产多种酒,其中一种被称为“埃勃拉”,与城市同名。

记载内容也包括埃勃拉城的国王世系,王室公告、法令和外交条约等。文档中有一份地理记录,其中记载的地名和阿布·萨拉比克考古遗址中发现的苏美尔人公元前2600年的记载相吻合。这些文档还第一次提到了现在仍在使用的“迦南”、“黎巴嫩”、“乌加里特”这些名字。文档中的文学内容有礼仪、颂诗、史诗、谚语等。

粘土板中有三份基础的苏美尔语-埃勃拉语词汇表,还有完全苏美尔语的词汇表,以及用埃勃拉语注音的苏美尔语文件,很可能是训练书记员的资料。此前,由于苏美尔语缺乏与其他语言的对比文献,其发音等语言学特征难以考证;埃勃拉粘土板中首次发现的苏美尔语词汇表,对当代学者研究有重要的意义。此外遗址中还发现有习字簿、专业用语表、草稿板等,这些材料为理解青铜时代早期叙利亚北部的教育方式提供了完整的考古资料。

相关

  • 极化在经典电磁学里,当给电介质施加一个电场时,由于电介质内部正负电荷的相对位移,会产生电偶极子,这现象称为电极化(英语:electric polarization)。施加的电场可能是外电场,也可能是嵌
  • 波比·山德士罗伯特·杰拉德·山德士(英语:Robert Gerard Sands,1954年3月9日-1981年5月5日)又被称作波比·山德士(Bobby Sands),是临时派爱尔兰共和军成员,并因为在梅兹皇家监狱(英语:HM Prison Ma
  • 路易八世路易八世(狮子)(法语:Louis VIII le Lion,1187年9月5日-1226年11月8日),法兰西卡佩王朝国王(1223年—1226年在位),且在1216年—1217年要求英格兰王位。他生于巴黎,是法兰西国王腓力二世
  • 黎逸府黎逸府(泰语:จังหวัดร้อยเอ็ด,皇家转写:Changwat Roi Et,泰语发音:),一译横逸府,是泰国的东北部的一个府。黎逸府在古代时期曾为一个很繁荣的大城市,后因水灾而荒芜。
  • 东京工业大学东京工业大学(日:東京工業大学/とうきょうこうぎょうだいがく,英语名称: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为日本东京的一所国立大学,本校区位于东京都目黑区大冈山。该校于1929年创
  • 博氏博氏巨鲶(学名:),又名巴沙鱼(Basa fish),是巨鲶属的一种,原产于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和泰国湄南河流域。这些鱼是国际市场重要的食用鱼。博氏巨鲶在越南养殖主要集中在湄公河三角洲,养殖
  • 曾布曾布(1036年-1107年),字子宣,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大臣,进士出身,为曾巩之弟。熙宁二年(1069年)被韩维、王安石推荐,渐受重用。其间与吕惠卿协助王安石制定新法,计有青苗法、免役法、
  • 阿诺·蒙特堡阿诺·蒙特堡(法语:Arnaud Montebourg,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
  • 于省吾于省吾(1896年12月23日-1984年7月17日),字思泊,号双剑誃主人、泽螺居士、夙兴叟,汉族,中国奉天府海城县(今辽宁省海城市)人。中国古文字学家、训诂学家。九三学社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 没有您就没有我们《没有您就没有我们》(英语:;韩语:당신이 없으면 우리도 없고)是美籍韩裔作家金淑姬撰写的一本回忆录。书名取自知名金正日颂歌《没有您就没有祖国》中的歌词:“没有您就没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