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S-9

✍ dations ◷ 2025-09-10 03:25:09 #STS-9

STS-9是历史上第九次航天飞机任务,也是哥伦比亚号的第六次太空飞行。

STS-9的7人机组是当时人数最多的载人航天任务,其中包括指令长John W. Young(第二次进入太空); 飞行员 Brewster H. Shaw;任务专家 Owen Garriott 和 Robert A. Parker; 载荷专家 Byron K. Lichtenberg(来自麻省理工大学的科研者),Ulf Merbold(西德,第一位乘坐航天飞机的非美国籍航天员),他们是最早的两位乘坐航天飞机进入太空且不属于NASA的航天员。在STS-9之前, 航天员科学家 Garriott 曾于1973年在天空实验室驻留56天. 指令长 John Young则是一名退伍兵, 这是他18年航天员生涯中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太空飞行,在这次任务之前他曾经执行过阿波罗号以及水星任务,他是当时经验最为丰富的一名航天员。 Young曾经在STS-1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飞任务中担任指令长,他是第一个两次搭乘同一航天器进入太空的航天员,这次任务是唯一一次,两位具有退伍兵背景,且在航天飞机出现前就曾执行任务的航天员一同进入太空。

这次任务搭载了一个名为 Spacelab 1的加压舱段, 这是由NASA与ESA,专门为在太空进行复杂的科学研究而联手设计的。 两位任务及载荷专家将会在这里工作同时与地面人员协调. Spacelab部分的预算由ESA提供

在哥伦比亚号于1982年11月完成STS-5任务之后,该航天飞机就开始接受针对STS-9的适应性改造。 多数改动都是针对Spacelab 1进行的, 比如连接Spacelab与轨道器的气闸舱的加压通道,加装床位以适应6人组飞行。 哥伦比亚号也同挑战者号更换了经过改进的主发动机(RS-25 SSME), 这些发动机可以以104%的额定推力工作, 换下来的主发动机则经过翻新,安装到了当时在建的亚特兰蒂斯号上。燃料电池的氢氧燃料槽容量也得到了提升,额外加装的Ku波段天线使得航天飞机可以与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通信(TDRS)

STS-9 哥伦比亚号于1983年11月28日上午11时从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飞

本次任务的乘组被分成两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工作12小时随后换班。 本次任务的乘组被分成红蓝两队,每一个小组工作12小时随后换班。 红队成员为约翰·杨, 罗伯特·帕克 以及 乌尔夫·默博尔德。布鲁斯特·肖, 欧文·加里欧特 和 拜伦·利希滕贝格为蓝队成员。约翰·杨和布鲁斯特·肖在驾驶舱值守,其余的成员在加装的实验室中工作。

任务期间总共进行了72个试验, 其中包括了大气学、等离子物理、天文、太阳物理学、航天生物学、地球观测以及材料科学方面的试验。事实上,此次任务成果之丰硕以至于任务被额外延长了10天,成为了当时航天飞机在轨时间最长的一次任务。欧文·加里欧特还在此次任务期间进行了业余无线电通信,此举还让业余无线电在后续任务中承担公众教育方面任务,甚至在必要时作为备用的对地通信手段。

太空实验室任务非常的成功,这次任务证明了使用非NASA人员作为载荷专家的可行性。TRDS-1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也如预期一样工作,使得与载荷控制中心的高通量通信成为可能。

在轨道器再入前4小时,调整姿态期间,一台飞行控制电脑在姿控发动机(RCS)工作期间发生了系统崩溃,第二台也在不久之后以相同的方式失效,但被成功重启。 约翰·杨决定推迟降落,他事后表示: "如果我们没有启用备用的飞控软件,那么航天飞机就有可能坠毁,机上的乘员也会随之殒命。" 事后分析表明,通用飞行计算机(GPC)之所以失效,是因为CPU的焊点在RCS工作期间发生了脱落并发生了短路 而装载了备用飞控软件的计算机因为焊接方式不同没有其他几台计算机的瑕疵,故得以被第一时间的启用。

哥伦比亚号于1973年12月8日15时47分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17号跑道降落,此次任务共绕行地球166圈,总飞行里程达到 4.3 × 106英里(6.9 × 106千米)。在降落前,轨道器的两台辅助动力单元(APU)因为肼类燃料泄露发生起火,但轨道器平安降落。哥伦比亚号于同月15日被运回肯尼迪航天中心,APU故障是在其起火烧穿飞船外层之后才被发现。 哥伦比亚号在这之后接受了大量的改造以在技术指标上追上更新的挑战者号以及在建的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因此,哥伦比亚号在1984、1985年期间没有任何飞行任务。


相关

  • 荷兰莱顿大学莱顿大学(荷兰语:Universiteit Leiden)座落在荷兰的莱顿市,是目前荷兰持续运作中最古老的大学。莱顿大学是科英布拉集团、Europaeum以及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等大学联盟的一员,享有
  • 乌拉喜崇阿乌拉喜崇阿(1829年-1894年),字月溪,号达峯,满洲镶黄旗人,为清朝政治人物。道光己酉科举人,咸丰丙辰科进士。由刑部主事迁右庶子,官至兵部尚书。女一,嫁奉恩镇国公载信为嫡妻;女二,嫁文华
  • BBC新闻BBC新闻(BBC News)是英国广播公司旗下负责新闻节目的部门 。在BBC第一台,除了早上的《BBC早餐》之外,还在下午1点和傍晚6点以及晚上10点播出约30分的新闻。BBC在英国各地的分支
  • 互补脱氧核糖核酸互补DNA(英语:complementary DNA,缩写cDNA)是一种利用逆转录酶,以RNA(通常是mRNA)为模板做成的复制品,经常用来将真核生物的基因(以mRNA形式)复制到原核生物细胞中。若一个cDNA含有许
  • 浊龈颚塞擦音浊龈颚塞擦音(voiced alveolo-palatal sibilant affricate)是辅音的一种,在国际音标中以表示,有时也会写成(非正式写法),在X-SAMPA中以表示。在日语、韩语、葡萄牙语、俄语、闽南语
  • 哥伦比亚地理12,380 miles哥伦比亚可分为五个主要的自然区,各自有其鲜明的特点。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及委内瑞拉共享安第斯山脉地区;和巴拿马及厄瓜多尔共享太平洋沿岸地区;和委内瑞拉及巴拿
  • IBM Lotus DominoLotus Domino是IBM的一个服务器产品,提供了企业级的电子邮件、协作能力以及一个可定制的应用平台。Domino最早被称为Lotus Notes Server,是莲花公司的客户端-服务器通信技术的
  • 十月:震撼世界的十天十月:震撼世界的十天(俄语:Октябрь (Десять дней, которые потрясли мир)是苏联1928年的一部历史题材的无声电影,导演为谢尔盖·米哈依洛维
  • 行川岛站行川岛站(日语:行川アイランド駅/なめがわあいらんどえき  */?)是位于千叶县胜浦市滨行川,东日本旅客铁道(JR东日本)的外房线车站。此站是在少数于旧国铁时代以商用设施为名称的
  • 木原均木原均(1893年10月21日-1986年7月27日),是日本遗传学家,以小麦遗传研究闻名。木原均于1893年10月21日出生于日本东京都。毕业于北海道帝国大学农学部,1927年至1956年任京都大学农学部教授,1955年至1969年国立遗传学研究所教授,1942年到1984年任木原生物研究所教授。他被选为日本学院的成员。自1983年起,日本遗传学会(GSJ)将木原奖颁授给在遗传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研究人员,以纪念木原均他以小麦为主的研究在全球为遗传学和演化的贡献。 1985年,横滨木原生命科学发展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