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

✍ dations ◷ 2025-02-25 15:40:38 #美国历史

美国历史由多个时代组成,美国原为英国殖民地,在独立之后后逐渐兴起,成为当今世界上有较大影响力的超级大国。

在欧洲人来到这里之前,美洲原住民生活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相传他们的祖先在大约一万多年前经由西伯利亚跨过白令海峡来到北美洲,并且在这里生存繁衍,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却有着丰富的口头文学。对于原住民的人口,历史上的统计有很大出入,据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来到北美洲)的估测,北美原住民总数大约有二千万到五千万人。随着欧洲殖民者的深入,原住民被大屠杀,原住民健康和领土受到严重威胁。由于欧洲人的到来,在150年内,原住民的人口锐减95%;他们的村落被摧毁,原本用于畜牧或种植的土地被毁掉。

“在从前无人来到的地方,我们希望移植一个民族。”

十七世纪初,英国开始向北美殖民。最初的北美移民主要是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生活艰苦的工人以及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620年,他们乘“五月花号”到北美并在船上制定《五月花号公约》。在11月21日于普利茅斯上岸,清教徒与41名自由的成年男人签署共同遵守《五月花号公约》。内容为组织公民团体;拟订法规等。奠定自治政府的基础。

在殖民地时代,伴随着与北美洲原住民的长期战争,严重的劳力缺乏产生像奴隶和契约奴役这类的非自由劳力,而英国政府的放任政策则让特有的美利坚精神与文化得以发展出其独特性。黑奴贸易在美国盛行起来。从1607年到1733年,英国殖民者先后在北美洲东岸(大西洋沿岸)建立十三个殖民地。由于一、英国移民移民北美是为了追求自由和财富,如被迫害的清教徒和贫农。二、地方政府享受自治权。三、殖民地居民有比英人更广泛参与政治的机会和权利,培养自治的意识和能力,所以他们相信社会契约中,政府是人民需要保护而得人民支持才组成的。

在十八世纪中期,殖民地的经济、文化、政治相对成熟,殖民地议会仍拥护英王乔治三世,不过他们追求与英国国会同等的地位,并不想成为英国的次等公民,但是此时英法的七年战争结束,急于巩固领土和平衡财政的英国政府一改长久以来的放任政策,主张高压手段加重赋税,引发北美殖民者的不满。殖民地居民高呼“没有代表就不纳税”宣言,在经历了“波士顿惨案”、“不可容忍法案”等事件后于1775年4月在列克星顿和康科特打响“列克星顿的枪声”揭开美国独立战争的前奏。而这些东海岸从新英格兰延伸到佐治亚的英国殖民地便成为美国最初的十三个州。

北美殖民地于18世纪逐渐繁盛,在经济上也开始寻求独立,减少对英国的依赖。然而这引来英国不满,因为英国希望可以利用北美殖民地,作为它廉价的原材料的供应地,以及商品的倾销市场。英国政府乃率先颁布法令,不准殖民地居民向西开拓,并禁止其发行自己的纸币,再对其课以重税及解散其议会,这使得殖民地居民发动了大规模示威。英国当局乃在1770年3月5日与反抗英国的波士顿居民发生冲突,形势无法控制时英国士兵开了枪引发了双方的打斗,称为“波士顿屠杀”,制造了“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4年英国当局更颁布5项“不可容忍法案”,激化双方的矛盾。1774年9月5日,除佐治亚州外,12个殖民地的代表会议选派56名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通过宣言,并建立大陆协会。新英格兰的人民组织民兵,并于1776年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布13个殖民地独立。

在乔治·华盛顿的带领下,北美殖民者在对英国的美国独立战争中赢得胜利,并且建立美利坚合众国。

1783年美英于巴黎签署美英巴黎条约。与会者除美英代表外,还有法国与西班牙代表。会谈中,法西代表漠视美方利益,美方秘密与英方交涉,最后美国以平等地位与英国缔约,也受国际承认。

为了团结起来壮大力量共同反抗殖民统治,北美的13个原大英帝国殖民地通过《邦联条例》在名义上组成一个统一的联盟,但是由于《邦联条例》规定任何州都拥有对任何提议的否决权,并且也没有赋予邦联政府任何征税的权力:完全只能依赖各州自觉,而没有任何权力强制要求各州支付拖欠的费用。随着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各州开始为保护各自的利益而产生纠纷和争议。这此情况下,弗吉尼亚州的詹姆斯·麦迪逊建议各州政府派出专员“出于对各方共同利益和长久和谐统一的考量,并结合整个美利坚合众国各州间贸易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在1786年9月召开的安纳波利斯会议上,来自5个州的代表们决定召开一次制宪会议来讨论对邦联条例进行改进,这次会议于1787年5月14日在费城召开。不过由于18世纪末的交通还很不方便,会议直到5月25日日才正式召开,从这天起直至9月17日,共计来自12个州的55位代表参加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并最终制订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这次会议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

由麦迪逊撰写,作为宪法的第一至第十条修正案补充联邦宪法内没有的规定人民基本权利,又订明政教分离原则。

1803年的路易斯安那购买案让农民得以使用重要的密西西比河水路,把法国势力从美国西部边界移除,并且提供美国农人一块广大的土地。

几个星期以后,英国和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开战。美国当时的收入仰赖向欧洲输出农产品,因此试图同时对两个战争中的强权出口食物和原料,以及在它们与它们的加勒比海殖民地之间运输产品来获利。当这个行为对两个战争国有利的时候,它们便会准许,然而当这个行为无利于他们的时候便予以反对。

当1805年法国海军在特拉法尔加战役中被摧毁后,英国希望断绝法国的海外贸易纽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报复美国的贸易行为,英国于是对美国海岸实施封锁。受制于英国海权的美国在1812年向英国宣战1812战争又称第二次独立战争,是美国与英国之间发生于1812至1815年的战争。是美国独立后第一次对外战争。美国正式向英国宣战,但是英国军队的50%兵员是加拿大的民兵。同时,美洲印地安部落由于种种原因也卷入了战争。1812年6月18日,美国向英国宣战。1812至1813年,美国攻击英国北美殖民地加拿大各省。1813年10月至1814年3月,英国在欧洲击败拿破仑,将更多的兵力增援北美战场。英国占领美国的缅因州,并且一度攻占美国首都华盛顿,焚烧了当时还是木造建筑的白宫前身。但是英国陆军在美国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战场、尚普兰湖战役、巴尔地摩战役、新奥尔良战役中多次遭到挫败,并且海军也遭受败局。1815年双方停战,边界恢复原状。但是双方最终都一无所获。这场战争是美国至今为止最后一次被敌对军队入侵本土。

被称为第二次独立战争的这场战争强烈地刺激国内的民族主义。昭昭天命的信念开始在美国民众中蔓延,人们认为美国被赋予向西方拓展,“从大洋到大洋”的命运。这个观念也导致1846年围绕得克萨斯州独立的美墨战争的爆发。取得压倒性胜利的美国迫使墨西哥割让包括今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科罗拉多等其三分之一的领土,基本确立美国今日的版图。

然而新取得的广大领土加剧国内存在已久的奴隶制度之争。自从1820年开始支持废奴的北方和支持蓄奴的南方之间逐渐建立起不可挽回的敌对,随着建立在废奴理念的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在1860年的总统选举胜利,以南卡罗来纳州为首的11个南方蓄奴州宣布脱离联邦,南北战争爆发。

随着林肯在1860年美国总统选举中的胜利,南方奴隶制的数州宣布脱离联邦,成立以杰斐逊·戴维斯为总统的美利坚联盟国。接下来的四年,爆发美国内战南北战争,或称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内战,发生于1861至1865年期间。参战双方为北方的美利坚合众国和南方的美利坚联盟国。

据估计约有10%的20-45岁北方男性和30%的18-40岁南方白人男性在战争中死亡。日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北部各州击败以种植园农业为主的南部各州。但是双方共600,000至700,000的美国人牺牲,并且许多南方土地被毁坏。最终,邦联将军罗伯特·李投降,从而让南方独立及维持奴隶制的梦想破碎。在邦联总司令罗伯特·李投降后的第六日,林肯被当时小有名气的演员和邦联同情者约翰·威尔克斯·布斯用枪暗杀身亡。战后,由北方废奴主义者和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分别通过宪法第十三至十五修正案,正式废除奴隶制度,而美国也进入重建时期。

美国本土的资本主义革命也开始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显著增长。在1896年,美国在如钢铁等的很多制造业上甚至超越英法德等老牌工业国家。然而,高速增长的经济也带来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直接导致其后的进步时期。

这段时间也是一个空前的移民高潮,有3700万人在1840年与1920年间移居美国,范围包括欧洲、非洲以至亚洲。这除为美国提供充足劳动力外,并令先前未开发的区域得以开发,如加州中部。美国种族之间冲突开始,大量黑人遭受压迫,以便白人农民和大农场经营者可以接管他们的土地。

内战后美国政府鼓励民众向西移民,还鼓励修筑铁路,连接西部至经济较发达的东岸地区。同时西部不少地方自1850年代都发现金矿,吸引不少居于东岸的人淘金。1869年连接美国东西海岸的铁路竣工,铁路带给美洲原住民更多冲突,当当地美洲原住民首领和移民签订土地协议时,双方对协议内容有不同理解。原住民不能理解移民的私有财产理念,他们认为自己能在土地上打猎。为生存而战,许多原住民买枪械,袭击移民宅地、马车队、铁路和美国骑兵。而美国白人则大量屠杀原住民赖以为生的野牛,由1860年的1500万头,到1885年只剩下2000头。原住民被迫在贫瘠的土地上种植庄稼,他们不习惯种植,不能成为美国公民。原住民与美军长期战斗,使土著几乎灭亡。1890年,最后一次战斗屠杀200多名苏族人。不久后所有的土著都被赶进保留地。美洲原住民的生活方式永远结束。

这段时间美国利用其充足的人口、国内工业发展和一系列的国际投机活动,令美国国际影响力迅速攀升。从1870年至1900年,总GNP从74亿涨到187亿美元,换算成1958年币值人均GNP从531美元涨到1011美元,几乎成长一倍;钢铁产量甚至从800吨大幅上升至11200吨,是30年前的14倍。在十九世纪末期,美国成为世界工业大国,工业生产总值与人均收入位列全球第一,并出现新的科技(如电报和贝塞麦转炉炼钢法),兴建更大的铁路网络。被后世称为“镀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美国也成为国际性参与者。在美西战争中,美国获胜,古巴独立,西班牙割让关岛和波多黎各予美国,并以2000万美元的代价,把菲律宾卖给美国,引发美菲战争。

1877年爆发“大起义”(The Great Uprising)-全国性铁路工人罢工事件。起初是在西佛吉尼亚州的马丁斯堡,因B&O铁路公司(B&O Railroad)降低工人工资,铁路工人罢工抵制,海斯总统派遣联邦军队镇压工人,造成罢工浪潮扩张至马里兰、宾夕法尼亚、伊利诺伊等州,造成多名工人伤亡,最终遭至联邦军队镇压。

曾领导普尔曼市火车工厂工人罢工,以抵抗资方降低工资,遭到联邦军队介入与法庭禁制令而平息,事后尤金·V·德布斯被监禁。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元气大伤,美国却因置身事外,损失不多,声望大为增加。

1920年,禁酒令生效,第十八条修正案禁止制造、销售、进口和出口酒精。结果令到在城市的非法酒精成为一项大生意,主要由诈骗贩控制着。第二个三K党在1922年至1925年间迅速增长,然后衰弱。移民法以严格限制新来的移民数量。由于这段时期的巨大经济繁荣,所以1920年代被称为咆哮的二十年代。爵士乐在年轻一代中很受欢迎,因此这十年也被称为爵士时代。

经济大萧条(1929年-1939年)和罗斯福新政(1933年-1936年)是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历史上重塑国家的决定性时刻。

在整个1920年代,农产品价格不断降低,工业利润大幅增长,美国经济发展得异常繁荣。这波经济成长还被信贷上升和股票市场的兴盛推波助澜。终于股市在1929年10月大崩盘,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大萧条。

为了复苏经济,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政府1933年上任后,开始奉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理论而实行新政,大幅增加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然而新政却没有完全生效,美国经济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彻底复苏。

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加入反法西斯同盟以对抗轴心国。接下来的战争成为美国历史上代价最高昂的一场战争,然而前线和大后方创造的大量工作机会、以及军工产业带动的生产复苏,使美国经济完全走出大恐慌的阴霾。美国妇女也因此大规模踏入工作职场。

]

美国在苏联解体后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实力雄厚,使美国在国际上有着超然无比的地位。美国这时在海外依旧进行着各种军事行动,举例1991年海湾战争美国成功战胜伊拉克,并对伊拉克实行经济制裁。

1993年比尔·克林顿上台后,得益于科技革命和互联网带来的巨大机会,美国经济迎来其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增长。反映科技股的纳斯达克指数一度升上历史高位,最后在2001年崩溃。

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是美国史上选举结果有极大争议的总统选举,也预示着21世纪美国政治两极化的到来,两党共识政治逐渐终结。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遇九一一事件,由基地组织与奥萨马·本·拉登策划的恐怖活动袭击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作为回应,美国总统小布什下令军队进入阿富汗并推翻庇护本·拉登的极端势力塔利班政权。2003年3月20日,布什以反恐为名,推翻伊拉克政府并抓捕萨达姆·侯赛因。第二次伊战受到大部分美国盟友的赞同,但也有少数国家,如法国和德国表示反对。

2008年的次贷风暴导致美国再次陷入经济衰退的危机之中,同时由于次贷风暴造成的信用危机使美国多家大型金融从业机构破产或被政府接管,受此影响爆发2008年环球股灾,引发新一轮的全球金融危机。

2009年1月20日,贝拉克·奥巴马宣誓就任第44任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在奥巴马任内,基地组织头目奥萨马·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特种兵击毙。奥巴马上台后美国经济缓慢复苏,但美国国债却从2009年的12万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将近20万亿美元。

2017年1月20日,唐纳德·特朗普宣誓就任第45任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史上最年长的总统。其反全球化的观点以及口无遮拦的作风,在美国国内和世界各国颇具争议。而部分媒体及观察人士也认为美国社会陷入前所未有的强大。在2020年1月21日,美国出现首例2019冠状病毒病确诊案例,随后在3月爆发,波及白宫,特朗普亦确诊。国内的种族歧视问题仍然存在,5月25日,非裔美国人乔治·弗洛伊德被警察跪压致死,引发全国范围内的示威活动。

在2020年总统选举中,乔·拜登当选,但特朗普拒绝承认败选,号召支持者冲击国会大厦,导致他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弹劾两次的总统。2021年1月20日,拜登宣誓就任第46任美国总统。拜登上任后,推进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施打,让美军撤出阿富汗,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被塔利班控制。

相关

  • 埃罗省埃罗省(法文:Hérault)是法国朗格多克-鲁西永-南部-比利牛斯大区所辖的省份,东邻地中海。该省编号为34。5个海外省及大区
  • 席格蒙迪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德语:Richard Adolf Zsigmondy,1865年4月1日-1929年9月24日),奥地利、德国籍的匈牙利裔化学家,192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926年颁发),主要研究领域为胶体
  • 皇家艺术学院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RCA)是一所位于英国伦敦的公立研究性大学,始建于1837年, 在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皇家艺术学院连续6年位列艺术与设计类大学排名第一,并获201
  • 赵振业赵振业(1937年11月13日-),河南原阳人,金属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现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航空学会北京航空航天学会理事
  • 巴特勒法案巴特勒法案(Butler Act)是1925年生效的美国田纳西州法案,此法案禁止公立学校教师教授不合于圣经解释的人类起源,本法案也反对学习关于从圣经中较为低等的动物演化成人类的理论
  • 查理·考克斯查理·汤玛士·考克斯(英语:Charlie Thomas Cox,1982年12月15日-)是一名英国男演员。最著名代表作为2007年电影《星尘》,饰演主角崔斯坦·索恩。考克斯表示自从拍摄本片,与女主角克
  • 白腹长尾猴白腹长尾猴()属于猴科,生活在西非的加纳和喀麦隆之间。白腹长尾猴也生活在格林纳达岛上,因为在18世纪时,有前往新大陆的奴隶船作为运输媒介。 这种长尾猴生活在森林里,为群体生
  • 郕国郕国,又作成国,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在今河南省范县一带,伯爵爵位,国君为姬姓,建国君主是郕叔武。前718年秋,因其先年攻卫,所以卫宣公报复攻郕。前709年,鲁桓公、杞
  • 加拿大台湾文化节加拿大台湾文化节每年夏天在温哥华及多伦多接续举办,前身为温哥华“台湾作曲家音乐节”。起初以传递台湾文化为主,近年转型扩大其关切主题,改以促成加拿大社区居民、原住民、亚裔族群与亚洲各国的深度对话为活动主轴。1990年温哥华东宁书院陈慧中在当地长老教会举办“台湾作曲家之夜音乐会”,著名作曲家萧泰然也参与演出。1991年东宁书院再次举办“台湾作曲家钢琴音乐会”,在加拿大传播台湾文化。台加文化协会也在同年(1991年)成立。1992年台加文化协会与东宁书院合作举办“台湾作曲家室内音乐会”。1994年活动扩增为更大
  • 景美溪左右岸亲子生活自行车道景美溪左右岸亲子生活自行车道,是一条位于台北市及新北市的河岸自行车道,路线起点自台北市溪州街溪州疏散门至新北市北深路三段155巷。自行车道由溪州疏散门起至一寿桥仅景美溪北侧建置;台北市立动物园至北深路三段155巷仅景美溪南侧建置,其余路段皆景美溪双边设置车道,车道目前仅剩木栅路五段万福桥至文和桥段南侧人行道未进行拓宽,其余皆已经完工。2011年6月新北市协同台北市规划“台北市立动物园~平埔桥”段的自行车道,使台北市立动物园与深坑老街串连成线,一方面推动自行车游深坑、疏缓车流量、降低废气排放浓度,另一方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