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Jump (美国)

✍ dations ◷ 2025-09-09 23:55:32 #少年Jump (美国)

《少年Jump》(英语:,缩写为SJ)是美国碧日传媒出版的日本少年漫画月刊,于2002年11月26日发行创刊号(2003年1月号)。该杂志以日本集英社出版的畅销杂志《周刊少年Jump》为蓝本,再针对美国读者进行调整,例如从原本的周刊改成月刊形式。除了漫画以外,杂志也收录有关日语、日本文化的文章,以及日本动漫、电玩和公仔的相关资讯。杂志开办前,碧日传媒展开了规模广大的宣传活动。随着杂志的创刊,碧日传媒也推出了与该杂志同名的少年漫画、小说、动画、家用媒体和漫迷公式书品牌。

该杂志的目标读者群为10多岁的青少年。创刊号在发售前就供不应求,最后卖出了超过30万份。之后杂志的销量维持着一定的水平,是北美最畅销的日本漫画杂志。至2008年,杂志的平均发行量落在21万5千份,其中有一半是订户订阅而非店铺零售。根据统计,杂志的主要读者群为13至17岁的青年,男性读者占了64%。《少年Jump》的漫画内容和CP值获得评论家的好评。杂志于2002年底荣获ICv2奖的“年度最佳漫画产品”,并在2009年获得日本动画振兴协会奖的“最佳出版物奖”。

到了2010年,杂志的平均发行量掉到10万份左右。2011年10月,碧日传媒在纽约动漫展上宣布《少年Jump》的网络版《周刊少年Jump Alpha(英语:Weekly Shonen Jump (American magazine))》将于2012年1月30日发布,取代纸本杂志。纸本杂志于2012年4月号推出后停刊。2018年12月10日,网络版也发布了最后一期,之后转为付费会员制的漫画网站。

2002年6月,美国碧日传媒和日本集英社宣布,前者将开始出版日本高人气漫画杂志《周刊少年Jump》的英文版《少年Jump》。卡通频道、阳光海岸电影公司(英语:Suncoast Motion Picture Company)和钻石分销公司(英语:Diamond Distributors)等公司签约成为杂志的宣传伙伴。虽然是以《周刊少年Jump》为蓝本,不过碧日传媒表示,《少年Jump》不会是“彻头彻尾”的复制品,他们会从中挑选觉得最适合美国读者的作品来刊载。为了适应美国漫画的出版体系,《少年Jump》不采用《周刊少年Jump》的周刊模式,而是以一个月一期的频率出刊。《少年Jump》采用日本漫画由右而左的阅读方式,与一般的美国漫画相反。

杂志的第一任总编辑由杰森·汤普森(英语:Jason Thompson (writer))担任,他是碧日传媒的漫画编辑,负责过《龙珠》的英文代理版。一开始,碧日传媒希望以所有年龄层的读者为目标,但为了能在内容上拥有更大的自由度,最后选择在杂志上注明适合阅读年龄为13岁或以上。然而,随着日本漫画登上主流媒体版面,大众对于日本漫画的关注日渐增加,造成一些漫画的内容遭到编辑。汤普森表示,要与那些作品会登在创刊号上的作家们合作是一项挑战,因为他们会担心作品会被过度修改。

日本漫画杂志在美国获得成功的几率不高,碧日传媒希望杂志的总发行量可以在创刊头3年达到100万份。为了实现此一目标,碧日传媒为创刊号的发行投入了数百万美元的广告费用,宣传和销售管道不仅限于流行文化专卖店,还包括大众市场(英语:Mass market)在内,确保杂志收录的漫画已经因为动画在卡通频道播出而累积一定人气。为了资助庞大的广告费用,集英社于2002年8月购买了碧日传媒的股权。

与大多数杂志的创刊情形不同,碧日传媒允许零售业者将《少年Jump》的头2期退货,让他们可以无后顾之忧地上架贩卖,同时观察杂志的销售状况。零售业者也拿到了一定数量的免费样本,其中有10万份在圣地亚哥国际漫画展发送,另有10万份则分发给杂志的合伙公司阳光海岸供人取阅。卡通频道也开始在自家频道Adult Swim的网站上发布试阅章节和流媒体内容,并贴上醒目的《少年Jump》官网连结。

杂志的试阅版首先于2002年7月出版,创刊号接着于2002年11月26日发售,期数为2003年1月号。创刊号共刊载了5部漫画:《龙珠Z》、《沙漠大冒险(日语:SAND LAND)》、《游戏王》、《幽游白书》和《ONE PIECE》。由于杂志的创刊相当成功,总编辑汤普森获得到日本与集英社编辑实习的机会,不过他拒绝了,原因是对业务管理兴趣缺缺,而且他也想要忙自己的企划。《少年Jump》发行6期后,汤普森表达自己想投入创作漫画《The Stiff》的意愿。他后来告诉《漫画杂志(英语:The Comics Journal)》:“我当时告诉碧日说,我想要兼职,否则我就辞职。这么做恐怕不是个好主意。”汤普森最后辞掉了总编辑的职务,由他的前上司Yumi Hoashi接手。

2005年2月,碧日传媒宣布推出姊妹刊物《少女Beat》,刊载少女漫画并以女性为目标读者群。《少女Beat》于2005年6月创刊,创刊号的期数为2005年7月号,后来因为公司经济状况不佳而在2009年7月号发行后宣告停刊。马克·魏登鲍姆(英语:Marc Weidenbaum)于2006年被任命为两部杂志的总编辑,并一直负责到2009年2月13日碧日传媒宣布他离开公司为止。下一任总编辑由葛兰特·劳尔瑞(Grant Lowery)担任。

2010年底,资深编辑乔尔·艾诺斯(Joel Enos)指出,由于网络盗版漫画猖獗,推出正版网络漫画平台变得越来越重要,但也表示支持网络化和支持纸本杂志的读者各占一半,这么看来最好的方法是网络版和纸本并存。杂志于2011年1月号进行了改版。2011年10月,碧日传媒在纽约动漫展上宣布《少年Jump》的网络版《周刊少年Jump Alpha(英语:Weekly Shonen Jump (American magazine))》将于2012年1月30日发布,取代纸本杂志。2012年3月,纸本版的最后一期(2012年4月号)出版,宣告停刊。2013年1月21日,《周刊少年Jump Alpha》改名为《周刊少年Jump》(),且内容上开始与日本的《周刊少年Jump》接轨。到了2018年12月10日,美国版《周刊少年Jump》也发布了最后一期,之后转为付费会员制的漫画网站。

《少年Jump》的内容以连载日本漫画为主,此外每期也包含动漫相关游戏或玩具的评测、介绍日语和日本文化的文章、漫画家访谈、动漫相关新闻、漫画内容抢先看、粉丝相关单元(例如粉丝绘图或读者来信)、互动小游戏和小知识单元等。杂志还会定期附赠免费赠品,如交换卡片游戏的稀有卡牌(例如《游戏王》)、DVD内容抢先看以及电子游戏的试玩光碟。创刊初期,每期的内容大约有300页,到了2008年已经增加到超过350页,零售价格为4.99美元。

杂志官网包含所有属于“少年Jump”丛书的漫画的资讯、作者资料,以及即将出刊的期数内容预览。订户可以使用官网的额外服务,如浏览杂志连载漫画和“少年Jump”丛书漫画的抢先看内容、下载桌布、发送网络明信片和玩游戏。

与《周刊少年Jump》一样,《少年Jump》每年也会推出几期额外的特刊,特别介绍某一部特定的漫画。这些期数被视为收藏品,当中收录有漫画剧情和角色的大量细节介绍、相关改编作品的资讯,以及免费的高级赠品(例如全开海报)。杂志的满周年纪念刊每年都会推出,大多页数加量、全彩印刷,赠品也更好。为了庆祝杂志创刊5周年,碧日传媒还推出了部分热门连载漫画的精装“爱藏版”(Collector Editions),除了版面加大、采用高级纸之外,同时也包含原本没有的额外彩页。精装本《少年Jump五周年纪念珍藏版》()也跟着问世,内有杂志最畅销的连载作品的章节内容、5年来杂志收录的各种文章和采访、追溯日本漫画历史的时间轴,以及《少年Jump》和《周刊少年Jump》的编辑写的文章。

《少年Jump》的内容以连载日本漫画为主,创刊号收录了5篇日本漫画,之后增加到每期7篇漫画。 从创刊到停刊为止,该杂志共连载了18篇作品,其中有13篇的连载在停刊前就已经结束,让其他漫画顶替;只有4篇是在全部内容连载完毕后才下档。《少年Jump》连载的作品会由碧日传媒旗下的同名出版品牌“少年Jump”或“少年Jump进阶”(Shonen Jump Advanced)发行单行本。

随着《少年Jump》杂志的诞生,碧日传媒新成立了一个出版品牌“少年Jump”,专门出版少年漫画的单行本,品项包含在《少年Jump》杂志上连载的漫画,以及其他碧日取得授权的少年漫画。另一个漫画品牌“少年Jump进阶”(Shonen Jump Advanced)于2005年4月创办,出版物包含更多题材偏成熟的作品,以年纪较大的青少年和青年为目标读者群。2005年10月,碧日传媒成立了“少年Jump家用媒体”(Shonen Jump Home Video)品牌,发行日本动画和《少年Jump》连载漫画的OVA。

2006年,碧日传媒宣布成立新品牌“SJ小说”(SJ Fiction),隶属于碧日旗下的碧日小说(Viz Fiction)部门。“SJ小说”专门出版《少年Jump》连载漫画的相关轻小说作品。至于“SJ档案”(SJ Profiles)则负责发行《少年Jump》连载漫画的公式漫迷手册(fan books)、资料集(data books),以及其他相关书籍;至于美术画集则由“SJ美术”(Art of SJ)出版。

《少年Jump》的创刊号卖出超过30万份,远远超过碧日传媒原本预期的10万份,成为2002年最畅销的漫画出版品之一。创刊号首刷25万份在开卖前就供不应求,补印了2次才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创刊号出版后,杂志每期的平均发行量为19万份,但到了创刊满1年时就已经飙升至30万5千份。《少年Jump》2003年8月号附赠有即将推出的《游戏王》电脑游戏试玩,结果销售量达到了54万份,创下纪录。到了2004年7月,杂志的发行量大约维持在30万份左右,稳坐北美最畅销的日本漫画杂志宝座,2006年初又上升至35万份。2008年,杂志的平均发行量落在21万5千份,其中54%来自订户订阅。之后杂志的订户量有所下降,2009年5月报导的平均发行量是20万份,至2010年底,杂志每期的发行量大约是10万左右,还算是不错。

虽然杂志的目标读者群是10多岁的青少年,不过根据碧日传媒于2008年提供的资料,杂志的男性读者仅占了64%,女性读者和成人读者并不在少数,分别占了全体读者的36%和37%。读者年龄的中位数为16岁,且有超过一半的读者年龄介于13到17岁之间。官方调查显示,在未成年读者中,女性读者的年龄层偏低,中位数为12岁。

《少年Jump》有北美最成功且最受欢迎的日本漫画杂志之称,除了拥有空前绝后的发行量之外,杂志销量也是居高不下。杂志收录的漫画作品中有许多成了畅销书,光是其中的《火影忍者》单行本就独占了2006年北美日本漫画总销量的一成左右。2002年12月,《少年Jump》荣获ICv2奖的“年度最佳漫画产品”,原因包含其创下前所未有的高销量,以及成功透过与卡通频道合作和赠品,将漫画与电视媒介及当红的《游戏王》交换卡片游戏紧密结合。2009年,《少年Jump》获得日本动画振兴协会奖的“最佳出版物奖”。

评论家对编辑部选择连载漫画的眼光,以及每期收录的各种文章给予好评。创刊初期,动画新闻网的约翰·贾卡拉(John Jakala)撰文表示,他将《少年Jump》的创刊号和其竞争对手《雷神Comics(英语:Raijin Comics)》的创刊号进行了比较,由《少年Jump》胜出。贾卡拉预言,《少年Jump》将凭借著高品质的内容和高CP值在北美势如破竹。在之后的评论中,贾卡拉表示,《少年Jump》让“美国漫画相形失色”,将价钱相近的美国漫画书拿来与杂志一比,内容分量高下立分。不过他也指出,杂志出到第3期时,一些连载漫画的情节元素已经显得没有新意。网站Comic Book Bin的编者勒罗伊·朵瑞索(Leroy Douresseaux)称赞杂志的高CP值,并表示杂志收录的每篇漫画都是“有头有尾的完整故事,令人满意”,而且都附有角色和剧情简介,读者就算错过了某一期,依旧可以轻松跟上进度。

2004年4月,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位小学老师投诉,一名5年级学生在学校书展上买的《少年Jump》包含不当内容,引发争议,有1万8千份的杂志遭到退回。碧日传媒的发言人承认,杂志内容明显是针对年纪更大的读者,确实不该出现在书展上,不过也反驳部分投诉内容是文化差异或误会。

除另行注明外,以下资料皆为英文。

相关

  • 观光景点台湾观光景点列表列出具有知名度的台湾观光旅游景点:以下“旅游小镇”为中华民国观光局于2012年举办的“台湾旅游小镇网络票选活动”获选前10名者:
  • 1981年1981年NBA选秀于1981年6月9日举行。这一赛季结束后Buck Williams被选为这一年的NBA最佳新秀。19611966196719681970197419801988198919952004
  • 迦特镇קִרְיַת גַּת‎迦特镇(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
  • 亚马逊河陶乐棘鲇亚马逊河陶乐棘鲇,原名亚马逊河平囊鲇,为陶乐棘鲇属的一种热带淡水鱼,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法属圭亚那、圭亚那及苏里南沿岸淡水流域,本鱼头大且平,体细长,侧线有一排骨鳞片,口端
  • STRO-1STRO-1是一个常用的间充质干细胞标记蛋白,分子量为75kD(千道尔顿)。STRO-1这个名称最早于1990年代提出,最初是用来指一种抗CD34+(阳性)间充质干细胞的单克隆抗体系。名称STRO-1中S
  • 骇客文化骇客文化(英语:Hacker culture),又译为黑客文化,是一种次文化,在程式员之中特别盛行。这种文化,鼓励重视智力与技术能力的个人,用创意来克服系统中的环境限制,做出杰出与亮眼的成果。
  • 赵进义赵进义(1902年10月25日-1972年9月7日),字希三,男,直隶(今河北)束鹿人,中国数学家、天文学家。赵进义是直隶(今河北)束鹿范家庄村人。早年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1921年高中毕业后前往法国
  • 土光真代土光真代(1996年5月3日-),日本足球运动员,日本国家女子足球队成员。2018年,她共为日本国家女子足球队出场1次。
  • 赵禼赵禼(禼音xiè ㄒㄧㄝˋ 谢,1026年-1090年)字公才,邛州依政(今四川成都邛崃市)人,北宋政治人物、将领。赵禼最初以进士为汾州司法参军,郭逵宣抚陕西时为其幕僚,辟掌机宜文字。种谔擅自收容绥州降人数万,朝廷以其生事,欲诛之,将此地归还西夏并遣返降人,赵禼上疏说:“谔无名兴举,死有余责。若将改而还之,彼能听顺而亡绝约之心乎?不若谕以彼众饿莩,投死中国,边臣虽擅纳,实无所利,特以往年俘我苏立、景询辈尔。可遣询等来,与降人交归,各遵纪律,而疆场宁矣。如其蔽而不遣,则我留横山之众,未为失也。”后跟随郭逵至
  • 主教宫 (克拉科夫) 克拉科夫主教宫(波兰语:Pałac Biskupi w Krakowie),或译克拉科夫主教府、克拉科夫总主教府,是天主教克拉科夫总教区的主教公署所在地,位于波兰城市克拉科夫旧城区的西南方。此处自14世纪起成为克拉科夫的主教官邸,也是该市第二大宫殿式建筑,仅次于曾是波兰王室驻地的瓦维尔城堡。这是方济各会修道院建筑群的一部分。1958-1978年,若望保禄二世担任克拉科夫主教期间曾居住于此。他经常在晚间从大门上方的“教宗窗户”向信徒们进行祝福和谈话。2005年4月2日若望保禄二世去世后,有4万名天主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