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舌
✍ dations ◷ 2025-09-17 20:40:49 #舌
舌(舌头)是口腔底的肌肉,帮助咀嚼、吞咽、构音和感受味觉。舌能辨别酸、甜、苦、辣、咸、鲜味,舌表面的大部分粘膜上皮中含味蕾。因为舌是帮助发声的器官之一,在一些语言中,比如在法语、葡萄牙语、保加利亚语、俄语、波斯语、西班牙语、波兰语、亚美尼亚语、芬兰语、爱尔兰语、拉丁语和土耳其语中,舌这个词也有语言的意思。事实上英语的“language”一字,也是源自拉丁语“lingua”(舌)。中国古代多用“三寸舌”、“三寸之舌”、“三寸不烂之舌”来形容有极佳口才的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载:“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老儿放心,凭着我三寸不烂之舌,见了伍员,不怕他不来。”粤语“舌”与“蚀”(亏蚀意)音近,分别读sit3和sit6(但“蚀”作亏蚀意读sik6),为避忌不详之意改读脷(lei6);在粤语中,人体器官不少都有月字部,脷字也不例外,其他例子如肝、脾、肺等。在中医,可以通过舌来诊断病情。医师观察舌质、舌苔、舌色以综合判断五脏功能。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组织,包括肌肉、血管、神经等。舌苔有黄苔、白苔、灰苔、黑苔、厚苔、薄苔等。舌色分淡白舌、红舌、绛舌、紫舌和青舌等五种。人类的舌头从口咽到尖端的平均长度为10厘米。
相关
- 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古希腊文:Ἱπποκράτης,前460年-前370年),为古希腊伯里克利时代之医师,约生于公元前460年,后世人普遍认为其为医学史上杰出人物之一。在其所身处之上古时代,
- 抽筋抽搐(英语:Cramp),俗称抽筋,人类身体肌肉系统常见的收缩现象。发作时会使得受伤者感觉疼痛或受到极大压力。常常是因为从静止状态直接转做剧烈运动而导致的。人身体的肌肉是能收
- 硬膜外脓肿脓疡(拉丁语:abscessus; 德语:Abszess; 法语:Abcès; 英语:Abscess)又称作脓疮、脓肿。指的是在身体组织中蓄积的脓。接近体表的脓疡会有红、肿、热、痛等症状,触诊病灶时感觉其内
- 恙虫病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顾名思义为一种恙虫所传播的发热出疹性疾病,带有恙虫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ushi)。被恙虫叮咬过后,并经由其唾液使宿主感染立克次体的急性发热性疾病
- 经典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英语:classical conditioning,又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反应条件反射、alpha条件反射),是一种关联性学习。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将这种产生条件反射行为的学习
- 水解酶水解酶【英文:Hydrolase】是一种催化化学键的水解的酶。举例来说,一种酶催化以下的化学反应就是水解酶:水解酶是以“(底物)水解酶”这种格式来命名。但是,一般的名称却是“(底物
- 象形文字象形文字(英语:hieroglyph),是一类古代书写系统中的字体。这类语标文件通常是具有象形特征,用于书写记录事件。新柏拉图派哲学中,特别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象形文字也被视为神秘思想的
- 利宾纳利宾纳(Ribena) 是一种源自英国的饮品,由布里斯托大学科学家Vernon Charley于1933年首次调制,当时是为了研发一种用水果制造的糖浆,选用了在英国容易大量种植的黑加仑子作为原料
- 玉树县玉树市(藏语:.mw-parser-output .uchen{font-family:"Qomolangma-Dunhuang","Qomolangma-Uchen Sarchen","Qomolangma-Uchen Sarchung","Qomolangma-Uchen Suring","Qomolangm
- 列奥纳多·达·芬奇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语:Leonardo da Vinci;儒略历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又译达文西,全名列奥纳多·迪·瑟皮耶罗·达·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意为“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