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鲁效应

✍ dations ◷ 2025-10-25 18:33:49 #量子场论,热力学,物理现象,相对论

安鲁效应(英语:Unruh effect),有时称为傅苓-戴维斯-安鲁效应(Fulling–Davies–Unruh effect),为一种预测:一名加速运动的观察者可以观测到惯性观察者无法看到的黑体辐射,即加速运动的观察者会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温暖的宇宙背景中。用通俗讲法来说,一名等加速度观察者携带的温度计,排除掉其他可能的温度来源贡献后,仍可测到一个不为零的温度。

安鲁效应首先由如下人士提出:史蒂芬·傅苓(英语:Stephen Fulling)(1973年)、保罗·戴维斯(1975年)以及1976年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威廉·安鲁(英语:William G. Unruh)。

目前安鲁效应是否真的被观察到的情形仍不明朗,一些声称的观察结果具有争议性。另外,安鲁效应是否指出安鲁辐射的存在,也受到部分学者的质疑。

以加速度 a {\displaystyle a} 均匀加速的粒子所有的相应能量 k B T {\displaystyle k_{\textrm {B}}T} 为:

k B {\displaystyle k_{\textrm {B}}} 是玻尔兹曼常数, T {\displaystyle T} 是以开尔文温标(K)表示的绝对温度, {\displaystyle \hbar } 是约化普朗克常数, c {\displaystyle c} 是真空中光速。

因此,因为地球重力场而以加速度 g {\displaystyle g} = 9.81 m/s 2 {\displaystyle =9.81\;{\textrm {m/s}}^{2}} 加速的一颗粒子,其所见到的真空温度只有 4 × 10 20 K {\displaystyle 4\times 10^{-20}\;{\textrm {K}}} 。要从实验上验证安鲁效应,加速度须达 10 26 m/s 2 {\displaystyle 10^{26}\;{\textrm {m/s}}^{2}} ,以得到约 4 × 10 5 K {\displaystyle 4\times 10^{5}\;{\textrm {K}}} 的温度。

安鲁效应也导致加速粒子的衰变率与惯性粒子的不同。如质子等的稳定粒子在加速时具有不为零的衰变率。

相关

  • 宗教学宗教学(英语:Religious Studies,亦称Study of Religions),是一门研究宗教的信仰、仪式、行为、制度的学问,是社会科学中较晚发展的近代史学科。相近的学科有生死学,神学,哲学,殡葬学
  • 圣雅各伯塔圣雅克塔或圣雅各伯塔(法语:Tour Saint-Jacques)是法国巴黎第四区的一座哥特式塔楼,高54米,是昔日圣雅各伯屠宰场教堂(L'église Saint-Jacques-la-Boucherie)仅存的遗迹。圣雅各伯
  • 德·斯戴尔杰曼·德·斯戴尔(Germaine de Staël,1766年4月22日-1817年7月14日),全名安娜·路易斯·杰曼·德·斯戴尔-奥斯丹(Anne Louise Germaine de Staël-Holstein ),以德·斯戴尔夫人而
  • 第34步兵师一战 二战反恐战争第34步兵师是美国陆军的一支步兵师,隶属于国民警卫队。历经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多场现代化战争。该师是二战中首个部署至欧洲的美国师,并在意大
  • 基普·索恩基普·斯蒂芬·索恩(英语:Kip Stephen Thorne,1940年6月1日- )是美国理论物理学家,主要贡献是在引力物理和天体物理学领域。索恩和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以及美国天文学家、科
  • 科林斯运河科林斯运河(希腊语:Διώρυγα της Κορίνθου)是横穿希腊科林斯地峡的一条运河,它将伯罗奔尼撒半岛与希腊大陆分割开来,使得伯罗奔尼撒半岛实际上成为了一个岛。科
  • GJ 1214 bGJ 1214 b是一个在2009年发现的太阳系外超级地球,环绕位于蛇夫座内的GJ 1214恒星,距离地球13秒差距,即40光年。证据显示,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亦是现时除了柯洛7b以外,已
  • 阿迦汗二世阿迦汗二世(真名为:阿里-沙阿,1831年-1885年)伊斯兰教什叶派伊斯玛仪派的领袖,哈桑·阿里-沙阿(阿迦汗一世)之子。阿迦汗二世生于印度信德省的一个来自伊朗的家庭,其父阿迦汗一世为亚
  • 理查德·戴德金理查德·戴德金(Julius Wilhelm Richard Dedekind)(1831年10月6日-1916年2月12日),德国数学家。戴德金是高斯的学生,一生都以学术为主。他和狄利克雷、黎曼都是好朋友。
  • 麦穗 (台湾诗人)麦穗(1930年-),台湾诗人、散文家。本名杨华康,曾用笔名姚江人、沈偬等,被誉为“森林诗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余姚。1930年10月14日,生于上海。早年从商,干过公司职员、店员、送货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