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鲁效应

✍ dations ◷ 2025-09-09 09:58:46 #量子场论,热力学,物理现象,相对论

安鲁效应(英语:Unruh effect),有时称为傅苓-戴维斯-安鲁效应(Fulling–Davies–Unruh effect),为一种预测:一名加速运动的观察者可以观测到惯性观察者无法看到的黑体辐射,即加速运动的观察者会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温暖的宇宙背景中。用通俗讲法来说,一名等加速度观察者携带的温度计,排除掉其他可能的温度来源贡献后,仍可测到一个不为零的温度。

安鲁效应首先由如下人士提出:史蒂芬·傅苓(英语:Stephen Fulling)(1973年)、保罗·戴维斯(1975年)以及1976年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威廉·安鲁(英语:William G. Unruh)。

目前安鲁效应是否真的被观察到的情形仍不明朗,一些声称的观察结果具有争议性。另外,安鲁效应是否指出安鲁辐射的存在,也受到部分学者的质疑。

以加速度 a {\displaystyle a} 均匀加速的粒子所有的相应能量 k B T {\displaystyle k_{\textrm {B}}T} 为:

k B {\displaystyle k_{\textrm {B}}} 是玻尔兹曼常数, T {\displaystyle T} 是以开尔文温标(K)表示的绝对温度, {\displaystyle \hbar } 是约化普朗克常数, c {\displaystyle c} 是真空中光速。

因此,因为地球重力场而以加速度 g {\displaystyle g} = 9.81 m/s 2 {\displaystyle =9.81\;{\textrm {m/s}}^{2}} 加速的一颗粒子,其所见到的真空温度只有 4 × 10 20 K {\displaystyle 4\times 10^{-20}\;{\textrm {K}}} 。要从实验上验证安鲁效应,加速度须达 10 26 m/s 2 {\displaystyle 10^{26}\;{\textrm {m/s}}^{2}} ,以得到约 4 × 10 5 K {\displaystyle 4\times 10^{5}\;{\textrm {K}}} 的温度。

安鲁效应也导致加速粒子的衰变率与惯性粒子的不同。如质子等的稳定粒子在加速时具有不为零的衰变率。

相关

  • 磷酸根磷酸盐(phosphate,符号:PO3−4),是磷酸的盐,在无机化学、生物化学及生物地质化学上是很重要的物质。磷酸盐离子是一个多原子的离子,其实验式是PO43−,而分子量是94.97。它包含一个磷
  • NAS网络附加存储(英语: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缩写:NAS),是一种专门的数据存储技术的名称,它可以直接连接在电脑网络上面,对异质网络用户提供了集中式数据访问服务。NAS系统和传统的
  • 京师大学校国立北平大学,是民国时期将数所北平(今北京市)附近的高等学校合并而成的大学,并非北京大学。1927年,北洋政府因为连年军阀混战,国库空虚,且因为各大学科系重复设置,资源重复浪费,下令
  • 许杰许杰(1910年1月29日-1989年7月11日),安徽广德人,中国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43年,任云南大学矿冶系教授。1952年,任安徽大学(现安徽师范大学)校长。19
  • 天津地铁DKZ7型电动车组天津地铁DKZ7型电动车组是天津地铁的电动车组车款之一,在9号线运营。DKZ7型由长春轨道客车负责生产,在2003年正式使用,共152辆,共38组,自编号为BMT101~138。列车客室车门为内崁式
  • 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第7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旨在奖励2006年最优秀电影的一场晚会,于太平洋时区2007年2月25日下午17点30分(北美东部时区晚上20点30分)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
  • 海因里希·巴克豪森海因里希·乔治·巴克豪森 (德语:Heinrich Georg Barkhausen,1881年12月2日-1956年2月20日),德国物理学家,生于不来梅。出生在一个德国贵族家庭的海因里希·巴克豪森很小的时候就
  • 弗朗茨·格拉晓夫弗朗茨·格拉晓夫(德语:Franz Grashof;1826年7月11日-1893年10月26日)是一位德国工程师。曾任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应用力学系教授。用于描述自然对流的格拉晓夫数即是以他之名命名
  • 井植岁男井植岁男(1902年12月28日-1969年7月16日)出生于日本兵库县津名郡,日本企业家,是三洋电机的创办者,也是日本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现为Panasonic)的创业功臣之一。松下电器创办人松下幸
  • 松山县 (辽朝)松山县,中国古县名。辽朝时为松山州属县。金朝时废松山州。元朝中统三年(1262年),升为松州,存松山县。至元二年(1265年),省松山县入松州。治所在今河北省平泉县故大宁城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