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该书

✍ dations ◷ 2025-09-11 00:45:23 #哈该书

哈该书是希伯来圣经的第37本书,旧约中十二小先知书中的第十卷。这本书的作者是哈该,生活在巴比伦灭亡后的时代,在他做先知其间,犹太人返回故乡重建耶路撒冷和耶和华上帝的圣殿。它们在巴比伦攻陷耶路撒冷的时候被毁。主题:耶和华对付被掳归回的人,以建造祂的殿。

Köln-Tora-und-Innenansicht-Synagoge-Glockengasse-040.JPG

“哈该”(希伯来文Chag·gai′,חגי) 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在节日中[诞生]”,这也许表示他是在节期中出生的。他的身份是预言者及“耶和华的使者”。哈该是第十位所谓的“小”先知。在犹太人于公元前537年返回故土后,他是在国内服务的三位预言者中的第一位。其余两位是撒迦利亚和玛拉基。

根据犹太人的传统,合理的见解是哈该生于巴比伦,然后跟随所罗巴伯及大祭司约书亚一起返回耶路撒冷。哈该与预言者撒迦利亚并肩工作,以斯拉记5:1及6:14透露这两位预言者一同勉励被掳归回的人恢复重建圣殿的工作。他在两方面履行身为耶和华的预言者的职责,一方面劝勉犹太人要向上帝履行他们的责任,同时又说预言,包括预告上帝会震动万国。(哈该书2:6,7)

公元前587年,巴比伦大军攻陷耶路撒冷,犹大王国沦亡,百姓被掳,圣殿(第一圣殿)被毁。公元前539年,巴比伦被波斯所灭。波斯王居鲁士(和合本译名,又译为居鲁士二世,Cyrus II);建立波斯帝国后,所采用的政治和宗教政策一反巴比伦的作风,他颁令准许被掳至巴比伦的民族回归故土,又让他们把被掳的神像一并带返建庙供奉。

在公元前537年,居鲁士下了圣旨容许犹太人返回故土重建耶和华的殿。但到了公元前520年,圣殿的落成仍遥遥无期。在这些岁月里,犹太人让仇敌的反对、个人的冷淡和物质主义阻碍他们,以致未能实践他们返回故土的目的。

记载表明,在公元前536年,圣殿的根基尚未奠好,“那地的民,就在犹大人建造的时候,使他们的手发软,扰乱他们;……贿买谋士,要败坏他们的谋算。”(以斯拉记4:4,5)在公元前522年,这些非犹太籍的反对者终于获得成功,政府下令禁止工程进行。于是,哈该在波斯王大流士·希斯塔斯普作王的次年,即公元前520年,开始说预言,鼓励犹太人恢复建殿的工作。邻省的总督就此事向大流士王参奏,请王定夺。大流士重申居鲁士的诏令,吩咐犹太人无须理会敌人的反对,继续建殿的工程。

哈该的预言是希伯来文圣经正典的一部分,犹太人对此绝无疑问。进一步的证据见于以斯拉记5:1,经文谈及哈该“奉以色列上帝的名”说预言。以斯拉记6:14也有同样的记载。保罗的话证明哈该的预言确实是‘上帝所感示的圣经’的一部分,他在希伯来书12:26引述预言者的话:“但如今他应许说:‘再一次我不单要震动地,还要震动天。’”(哈该书2:6)

在历史上,当时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哈该的工作证明对人民大有造益。他勇于承担预言者的工作,向犹太人发言时绝不含糊其词。他率直地告诉他们不要再拖延,要专心工作。他们若想从耶和华的手上安享繁荣,现在便要把握时间重建耶和华的殿,把纯真的崇拜恢复过来。哈该所传信息的主旨便是:人若想蒙耶和华赐福,便必须事奉真实的上帝,并切实遵行耶和华的一切命令。

哈该的预言包括在一段112日的期间发出的四个信息。哈该的文章风格简朴、率直,尤值一提的是他多次强调耶和华的名。在全书的38节经文里,他一共提及耶和华的名达35次之多,其中有14次见于“万军之耶和华”这个词组中。他毫不含糊地表明自己的信息是来自耶和华的:“耶和华的使者哈该奉耶和华差遣对百姓说:‘耶和华说:我与你们同在。’”

(覆盖哈该书1:1-15)。这个信息是向省长所罗巴伯和大祭司约书亚 (大祭司)发出的,但百姓也在场聆听。百姓说:“建造耶和华殿的时候尚未来到。”耶和华通过哈该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这殿仍然荒凉,你们自己还住天花板的房屋吗?”(哈该书1:2,4)他们在物质上多多撒种,但在饮食和衣物上的收益却很少。耶和华劝勉说:“你们要省察自己的行为。”(哈该书1:7)这是他们把木料取来建造圣殿,使耶和华得到荣耀的时候了。犹太人只顾装修料理自己的房屋,却任令耶和华的殿废弃荒凉。因此,耶和华使天不降甘露,地也不出土产,人手的一切劳碌均得不着上帝的祝福。

他们终于觉悟!哈该说预言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众首领和百姓“都听从耶和华的话”。他们畏惧耶和华而不再惧怕人。耶和华藉他的使者哈该提出保证说:“我与你们同在。”(哈该书1:12,13)耶和华亲自激动犹大省长、大祭司、和他百姓的余民的心。在哈该开始说预言的23日之后,他们不顾波斯政府的禁令,展开了建殿的工程。

(覆盖哈该书2:1-9)。在建殿工程恢复不及一个月之后,哈该发出第二个受上帝感示的信息。这个信息是向所罗巴伯、约书亚及余下的百姓发出的。显然有些从外地重返故土的犹太人曾见过所罗门兴建的圣殿,他们觉得眼前这间殿实在望尘莫及。但万军之耶和华怎样说呢?“你们都当刚强做工,因为我与你们同在。”(哈该书2:4)耶和华提醒他们,他曾跟他们立约,并嘱咐他们不要惧怕。他强化他们,并且应许他必震动万国,万国的珍宝必纷纷运来,他必借此使他的殿满了荣耀。这殿后来的荣耀必大过先前的荣耀,在这地方他必赐平安。

(覆盖哈该书2:10-19)。过了两个月零三日,哈该向祭司发言。他用比喻向他们阐明信息的要点。祭司若拿过圣肉,然后触摸别的食物,这会使食物成圣吗?答案是:“不算为圣。”若有人触摸不洁之物,例如死尸,触摸的人算为污秽吗?答案是:“必算污秽。”然后哈该把比喻的意义讲解出来。当地的百姓由于忽略了纯真崇拜而被视为污秽。无论他们向耶和华上帝献上什么,都必算为污秽。由于这缘故,耶和华不祝福他们的劳力,更以炎热、霉烂和冰雹攻击他们。他们应当幡然悔悟,这样,耶和华就必赐福给他们。

(覆盖哈该书2:20-23)。哈该在宣告第三个信息的同一天也向所罗巴伯发出第四个信息。耶和华再次谈及“震动天地”,但这次更进一步表明他必倾覆列国。上帝必除灭列邦的势力,“各人被弟兄的刀所杀。”(哈该书2:21,22)最后,哈该向所罗巴伯提出保证,他必蒙耶和华悦纳,于是结束了他的预言。

耶和华通过哈该所传达的四个信息对当时的犹太人有很大造益。他们受到鼓励要努力工作,结果以四年半的时间将圣殿重建起来,借此促进以色列国的纯真崇拜。耶和华祝福他们的热心活动。在以色列人重建圣殿期间,波斯王大流士审查典籍,证实了居鲁士所颁布的命令,因此工程得以在国王的支持下顺利完成。

哈该书对当前的日子也含有适用的明智劝告。其中一点是,这本书强调人需要把对上帝的崇拜置于个人的利益之先。它也有力地表明,自私只会对自己不利;追求物质是徒然的,只有耶和华所赐的福分和平安才使人富足。它也强调事奉上帝这件事本身并不能使人就此成为洁净,反之必须保持纯洁、全心全意,绝不可因不洁的行为受到污染。这本书表明上帝的仆人不可怀有悲观的态度,只是回顾以往的“好时光”;相反,他们要向前瞻望,‘审察自己的行为’以求荣耀耶和华。这样耶和华便会与他们同在。

犹太人一旦开始忙于建造圣殿的工作,他们便受上帝恩待而繁荣起来。障碍消失了。工作很快便得以完成。无畏、热心地从事耶和华的活动必然会带来奖赏。不论难题是实际的抑或想像的,只要表现勇敢的信心,就必定能加以克服。听从“耶和华的话”必定带来好结果。(哈该书1:1)

关于耶和华会“震动天地”的预言,使徒保罗在以下一段话解释哈该书2:6的意义,说:“但如今[上帝]应许说:‘再一次我不单要震动地,还要震动天。’这‘再一次’的话,是指明被震动的,就是受造之物都要挪去,使那不被震动的常存。所以我们既得了不能震动的国,就当感恩,照上帝所喜悦的,用虔诚、敬畏的心事奉上帝。因为我们的上帝乃是烈火。”哈该表明,震动的目的是要“倾覆列国的宝座,除灭列邦的势力”。(哈该书2:21,22)保罗引用这个预言,但同时指出上帝的王国乃是“不能震动的国”。我们既怀有王国的希望,让我们都“刚强做工”,对上帝作神圣的服务。在耶和华倾覆地上的列国之前,有些宝贵的东西会从其中出来而得以生还:“我必震动万国;万国的珍宝必都运来,我就使这殿满了荣耀,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哈该书2:4,7)

相关

  • HAt砹化氢,又称氢砹酸(化学式:HAt),是一种卤氢酸,由氢原子与砹原子组成的共价化合物。这种化合物溶于水生成氢砹酸,性质和其他四种卤化氢相似——实际上具备氢卤酸中最强的酸性。但它
  • 纤维病毒科丝状病毒科(学名:Filoviridae),单股反链病毒目,是一种感染脊椎动物的病毒,包含的属有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病毒粒(Virion)具有复杂构造,具外套膜(envelope),核鞘(nucleocapsid),聚合酶
  • 恋尸癖事例恋尸癖是一种对尸体的病态迷恋,有这种症状的人通常渴望与尸体进行性交。尽管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禁止猥亵尸体,但纵观历史还是有许多恋尸癖事例出现。据悉在整个人类文明史都
  • 性别转换性别转换(英语:Transitioning)是一个改变人的性别角色或性别特征的过程,以符合人内在的性别认同感。是一个有关于成为一个男人、女人或性别酷儿的意义或想法。对于性别酷儿的人
  • 雷州市雷州市(邮政式拼音:Leichow)是中国广东省湛江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广东省西南端的雷州半岛中部,两面临海。雷州市原为海康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广东省唯一一个县级的“国
  • 丰山站 (咸镜北道)丰山站(韩语:풍산역)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咸镜北道会宁市丰山里的一个铁路车站,属于咸北线。咸北线
  • 网上印刷在学术出版中,网上印刷(英文:eprint 或 e-print)是学术研究文件的数字版本(通常是杂志文章,但也可以是论文、会议文件、书籍章节,或者是一本书),无论是机构或者以主题或学科为基础
  • 唐七吉琴琴(1985年7月12日-),笔名唐七,原笔名唐七公子,出生于四川,中国女作家,因在晋江文学城连载《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而为大众瞩目,后来陆续创作《岁月是朵两生花》、《华胥引》、《三
  • 克里夫·巴克克里夫·巴克(英语:Clive Barker,1952年10月5日-),英国作家、导演和视觉艺术家。以奇幻小说和恐怖小说著称。巴克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一系列短篇小说确立他作为一个杰出的恐怖
  • 梅籍芳梅籍芳(1908年8月-1983年10月11日),男,江苏阜宁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学家,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专于小麦育种研究。曾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08年8月12日(一说8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阜宁县。先后毕业于阜宁县第一高等小学、南京第一农校。1929年入读金陵大学农学院,后又进修硕士研究生课程。1943年在湖北省立农学院任教。1945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和华盛顿州立大学研究实习。1946年回国后,在中央农业实验所担任技正,从事小麦研究。1950年并入新成立的华东农业科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