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加里特

✍ dations ◷ 2025-09-12 09:12:17 #乌加里特

坐标:35°36′06″N 35°47′0″E / 35.60167°N 35.78333°E / 35.60167; 35.78333

乌加里特(或译为乌旮瑞特、乌迦列或、乌加列,现代地名拉斯·向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野茴香枝头”)是古老的国际港都,位于北叙利亚沿地中海都市拉塔奇亚北方数公里处。在该地发现的档案文献经由来自迈锡尼和塞浦路斯(又称阿拉西亚)的陶器证实后,确认乌加里特不仅和塞浦路斯有贸易外交关系,还向埃及纳贡。该城政治势力的兴盛期由公元前1450年持续到前1200年。

在1928年某阿拉维派的(什叶派的分支)农人耕作时意外掘开一座古墓之前,乌加里特的地址早已久被遗忘。这片地区属于乌加里特的墓园。发掘工作发现乌加里特足以跟乌尔、艾利都两城并列古文明都市的摇篮,这可能是因为此城身为海港跟通往两河流域的贸易枢纽之故。至于年代则可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之久。

在困难的政治环境下,大多数的发掘工作由来自斯特拉斯堡史前及高卢罗马博物馆的考古学家克劳德·雪菲负责。

发掘作业揭露了一座皇宫,拥有八座中庭跟九十个座落四周的房间;许多偌大的私宅,包括一座存有外交、法律、行政、学术、文学跟宗教文本的私人图书馆,由名为拉帕努的外交官所有。有两座神庙建在此城奠基的山上:其一是献给代表国王的巴力;另一是献给来生代表丰饶和谷麦的神大衮。

发掘时共发现数个储存楔形文字泥板的地点,分别是皇室、神庙以及两座当时世上稀有的私人图书馆,皆可追溯到晚期的公元前1200年。这个古代国际中心的泥板以苏美尔文、胡立安文、阿卡德文跟乌加里特文撰写。当时乌加里特通行的书写文字不下于七种,分别是埃及文、苏美尔文、胡立安文、阿卡德文、塞浦路斯—麦诺安文、卢为象形字跟乌加里特文。

在1958年持续发掘时,另一座图书馆现迹。其中的泥版却被转卖到黑市而不及修复。这批名为克雷蒙·拉斯·向拉的泥版现藏于加州克雷蒙神学院的古物和基督教研究所,由罗伦·费雪在1971年校订。在1973年的抢救挖掘中,发现另一处藏有约120块泥版的档案室。1994年时在一座方石砌成的大建筑里另出土300多块的泥版,当中的纪录涵盖了这座青铜器时代城市的最后余光。

乌加里特最重要的文学片段可能是巴耳故事集,描述对迦南神祇巴耳信仰和仪式的基础。

虽然此地发源的历史应该更久,新石器时代的乌加里特在初期已经重要到值得建城墙加以防御,时间可能早在公元前6000年。

最早提及乌加里特的文献在公元前1800年由邻城艾伯拉记载。乌加里特处于埃及文化圈中,艺术深受影响。双方最早的接触——也是乌加里特最初可追溯的年代——由一颗确认来自于法老辛努塞尔特一世的玛瑙珠证实,时间是公元前1971至1926年。另外还发现来自于辛努塞尔特三世跟阿蒙涅姆赫特三世的石碑跟小型雕像。

乌加里特后来落入喜克索斯支族的统治,他们还毁坏了带有埃及风格的纪念建筑。在文化兴盛的前十六到十三世纪,乌加里特跟埃及和塞浦路斯间不断来往。

最后一位青铜器时代的国王阿穆拉匹跟西台国王苏庇路里乌玛二世同一时代,不过统治的确切年代仍未知。

乌加里特在青铜器时代末期被摧毁。灭亡时的地层中有来自希腊青铜器末期IIIB期但没有IIIC的器皿(参见迈锡尼文明)。这点对追溯IIIC期的年代贡献颇大。由该区中一柄带有法老门捏普塔(公元前1213年-前1203年)之名的宝剑敲定公元前1190年为希腊青铜器末期IIIC期开始的年代。一块1968年发现的楔形文字泥版纪录该城在法老门捏普塔驾崩之后被毁,也就是早于公元前1190年,时间可能是前1195年。一般同意最晚在拉美西斯三世执政第八年时,乌加里特已不复存。

关于乌加里特是否先于西台的首都哈图萨被毁仍有争议。此地随着破坏而荒废了一段时期。许多当时的环地中海文明都被神秘的海上民族入侵而搞得秩序大乱。

乌加里特的书记员似乎在公元前1400年创立了乌加里特字母。该字母表由楔形文字发展出共三十个字母,与声音互相对应,并刻于泥版上。到底腓尼基字母跟乌加里特字母谁先发明仍未有定论。不过腓尼基文借由贸易航线传遍了地中海跟爱琴海。跟困难的阿卡德楔型文——比方说公元前1350年的阿马纳字母——相比之下,灵活的表音字母对普及各类人民的识字率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属于米诺斯文明的克诺索斯岛,其十分有限的识字率跟乌加里特相比有如天壤之别。

除了跟青铜器时代的邻居作皇室通信之外,在乌加里特图书馆发现的文学作品有以叙事诗体创作的神话;信件;法律文件含有国际条约,管理清单;还有某些诗作的断简残篇,计有《科图传说》,《丹·艾尔传说》跟详细描写巴耳与扬、摩特之间争战的故事等等。

乌加里特档案室对圣经研究有重大意义,这些档案首次提供对以色列人定居迦南之前当地宗教详尽的描述。这些资料跟希伯来圣经文学之间有显著的对映关系,特别是诗体格式和对神性的描绘。希伯来诗歌承袭许多乌加里特诗歌的元素,如对句法、韵律跟节奏。在乌加里特的发现让旧约的文学价值产生了新的评断。

乌加里特的信仰集中在主神埃尔 (神)或称艾尔上,并尊称他为“人类之祖”或是“创世者”,他的宫廷称为“伊姆”。其他众神中最重要的有天国之王阿达德、女神雅雪拉、代表暴风雨和大灾难等自然混乱现象的海神阎及死神默。次要的神祇有谷神大衮、提洛希、何隆、掌医疗的神祇雷薛夫、代表技艺跟智慧的工艺之神科塔·卡西斯、曙光之神沙哈尔及垂暮之神砂林。乌加里特的文献提供学者们有关迦南宗教的丰富资料,以及他与以色列宗教之间的关连。

乌加里特楔型文记载的末代国王:

相关

  • 曲阜坐标:35°35′30.07″N 116°59′03.42″E / 35.5916861°N 116.9842833°E / 35.5916861; 116.9842833曲阜市位于中国山东省南部,是济宁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曲阜是一个古老
  • 自由主义国自由主义者坚持国家政府享有有限的权力。通过宪法来决定公民的权利,反对国家政府部门职权的扩张,以及对社会经济事物的干涉。其理想模型是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坚持自由自发的自由
  • 尚周尚周(1763年8月12日(乾隆二十八年七月四日)-1821年8月29日(道光元年八月三日)),和名义村王子朝宜,童名真蒲戸金,号仁道,琉球国第二尚氏王朝摄政。义村御殿(日语:義村御殿)一世。尚周是尚穆
  • 瑟勒斯坦·佛勒内塞莱斯坦·弗雷内(Célestin Freinet,1896年10月15日-1966年10月8日),法国著名教育学家、教育改革家。出生于1896年10月15日滨海阿尔卑斯省嘎尔,逝世于1966年10月8日滨海阿尔卑斯
  • 蠢蛋搞怪秀4:坏祖父《蠢蛋搞怪秀4:坏祖父》(英语:)是一部2013年杰夫·特雷梅恩执导的美国恶搞喜剧片。Tremaine、Johnny Knoxville和Spike Jonze编剧,Johnny Knoxville 与 Jackson Nicoll主演。MTV
  • 米克尔·阿隆索米克尔·阿隆索(西班牙语:Mikel Alonso Olano,1980年5月16日-),出生于西班牙托洛萨,是一名西班牙巴斯克人足球运动员,司职中场,现效力西型牙俱乐部皇家伊伦联。米克尔·阿隆索与其弟
  • 加藤恒平加藤恒平(1989年6月14日-),日本职业足球员,司职中场,现效力葡萄牙足球锦标联赛球会阿纳迪亚(英语:Anadia F.C.),前日本国家足球队成员。加藤恒平的足球生涯,起源于千叶市原青年队。不过,此后的他未能顺利走上职业球员之路,完成高中学业后升学进入立命馆大学。大学三年级那年,远赴阿根廷踢球,但是他未能如愿签下职业合约,之后辗转返回日本。2012年,以练习生的身份加盟日乙球队町田泽维亚,加藤恒平终于成为一名正式的职业球员。但在29场日乙联赛之后,随着球队跌入JFL业余联赛。2013年夏天,加藤恒平
  • 马里恩军事学院马里恩军事学院(英语:Marion Military Institute,简称:MMI)于1842年在美国亚拉巴马州马里恩市创校,在该国仅有的4所军事初级学院中历史最为悠久。因其为亚拉巴马州法定的官方军事学府,所以又名阿拉巴马军事学院(the Military College of Alabama)。马里恩军事学院是南方院校协会(英语:Souther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Schools)的成员之一,有“美国伊顿”之称,曾被评为卓越荣誉军事学校、最佳军事初级学院、全美最
  • 乔·特洛曼乔瑟夫·马克·特洛曼(Joseph Mark Trohman,1984年9月1日-),美国歌手,出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好莱坞。是来自芝加哥的流行朋克乐团打倒男孩(Fall Out Boy)的主吉他手。特洛曼从小在俄亥俄州克里夫兰的南罗素村(South Russell)长大。他住在当地12年,并就读 Chagrin Falls 学校。他在学校的乐队中演奏长号,直到他二年级时开始接触吉他。特洛曼在12岁左右搬到芝加哥附近的郊区。在那里他就读 Washburne 中学,当时他参加了许多乐团。在毕业后,他接着就读
  • 蜈蚣舞 (汕头)蜈蚣舞是中国广东省的数种传统节日舞蹈的统称。2008年被承认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蜈蚣舞是在潮汕地区汕头市澄海区的蜈蚣舞蹈。在湛江雷州半岛地区的乌石港也有同名舞蹈,但其形式与此有很大区别。澄海蜈蚣舞始创于清代同治至光绪年间,由澄海县西门村人、嵌瓷艺人陈成锦及石文勇联合创作。蜈蚣舞表演的主要道具是一具用竹、藤、布、丝绸等制成的蜈蚣模型。这个蜈蚣模型装饰有镜片,里面悬吊着特制的灯烛。整个模型全长20多米,分为8至13节,可屈可伸。要表演蜈蚣舞,需要操纵蜈蚣的首、尾各1人,每节1人,放焰火3人,点烛2人,持竹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