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拉河”号驱逐舰

✍ dations ◷ 2025-10-19 12:29:02 #“加拉河”号驱逐舰

陛下之舰“加拉河”号(英语:HMS )[a]是英国皇家海军根据1903-1904年海军计划订购的一艘亚罗型江河级驱逐舰(英语:River-class destroyer)。本舰以加拉河命名,也是第一艘以此命名的英国皇家海军舰只。该舰于1905年1月7日下水,同年6月正式服役。1908年4月28日在与“细心”号巡洋舰的碰撞事故中,该舰意外沉没。

“加拉河”号是英国皇家海军1903-1904年度造舰计划中的15艘江河级驱逐舰之一[5]。该舰于1904年2月1日在亚罗造船厂铺设龙骨,并于1905年1月7日下水[6][7]。1905年6月完工后,该舰被拖到查塔姆海军造船厂(英语:Chatham Dockyard),并在6月30日正式服役[8][9][10]。该舰是首艘使用“加拉河”这个名字的英国皇家海军舰艇[11]。

“加拉河”号的设计基于1901年至1902年间从亚罗船厂订购的江河级驱逐舰[12]。因此,“加拉河”号全长在231英尺3英寸(70.49米)[13]至231英尺4英寸(70.51米)[14]之间,舷宽23英尺6英寸(7.16米),吃水深度为7英尺21⁄2英寸(2.20米)[14]。轻载排水量为590长吨(600公吨),满载排水量为660长吨(670公吨)[13]。

舰载四台亚罗式水管锅炉向两组四缸三胀式蒸汽发动机提供蒸汽[15]。引擎额定输出功率为7,500匹指示马力(5,600千瓦特),合同设计要求航速达到25.5节(29.3英里每小时;47.2千米每小时),在海试期间达到25.9节(29.8英里每小时;48.0千米每小时)[16]。四个烟囱分成两组,间距紧密的安装在上层建筑[13]。

包括“加拉河”号在内的江河级驱逐舰最初的武器装备与之前的30节型驱逐舰(英语:B-class destroyer (1913))相同,包括一门QF 12磅12�舰炮和五门6磅(57毫米)炮以及两具18英寸(450毫米)鱼雷发射管[13][17]。尽管该舰级的早期舰船有两门6磅炮安装在炮塔上,但在包括“加拉河”号在内的1903年至1904年建造的舰船上,这些炮被移动到舰艏,使其工作环境更为干燥[5][18]。1906年,参照日俄战争期间的经验教训,6磅炮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海军部决定拆除5门6磅舰炮,并升级为3门12磅8�速射炮。其中2门新炮安装在舰艏,第三门安装在舰尾中线上。该舰级各舰在1907年至1908年间进行了新装备的改造工程[19]。

服役后,“加拉河”号加入了驻扎在希尔内斯的预备驱逐舰分队[10]。 1905年10月,该舰奉命转调到波特兰港(英语:Portland Harbour),担任第二驱逐舰分队的高级军官用舰[20]。1906年12月,“加拉河”号配属到朴次茅斯,并被分配了一个由骨干舰员组成的团队[21]。

1908年4月27日下午,由包括侦察巡洋舰“冒险”号(英语:HMS Adventure (1904))和“细心”号在内的15艘舰艇组成的东方驱逐舰纵队离开哈里奇进行射击演习和夜间演习。午夜过后不久,因所有参演舰只的灯光都处于管制之下,“加拉河”号的引擎室的后部被“细心”号的撞角撞击,舰身断为两截并造成一人死亡。由此“加拉河”号不得不进入希尔内斯进行修理。但在向浅水区拖拽的过程中,“加拉河”号舰体的前后两段都不幸沉没。[22][23]

相关

  • 李济马李济马(이제마,1837年-1900年),字懋平、子明,号东武,籍贯全州,朝鲜王朝末期的医学家兼哲学家,著作有《东医寿世保元》等书。李济马出生于朝鲜王朝咸镜道咸兴进士李攀五的家中,他虽然是
  • 崔嵬崔嵬(1912年-1979年2月7日),原名崔景文,山东诸城人,中国电影导演、演员。代表作《红旗谱》、《小兵张嘎》、《青春之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崔出生于山东
  • 约翰·辛格·萨金特约翰·辛格·萨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1856年1月12日-1925年4月14日),美国艺术家,因为描绘了爱德华时代的奢华,所以是“当时的领军肖像画家”。他在一生中创作了900幅油画,2,000
  •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穆拉洛夫尼古拉·伊万诺维奇·穆拉洛夫(俄语:Николай Иванович Муралов,1877年-1937年2月1日),苏联政治家、布尔什维克革命家。穆拉洛夫和阿列克谢·李可夫、亚历山
  • 中心 (群论)在抽象代数中,群 G {\displaystyle G} 即为其自身。正交群 O ( n )
  • 朱比赛朱比赛,BBM(Zubir Said,1907年7月22日-1987年11月16日),又名祖必尔赛益,新加坡作曲家,原本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米南佳保高原地区,新加坡国歌《前进吧,新加坡!》的曲作者。朱比赛是一位自学
  • 格奥尔·荣格格奥尔·戈特洛布·荣格(德语:Georg Gottlob Jung,1841年1月-1886年10月),生于荷兰鹿特丹,普鲁士政治家。其起初是民主派,后来转变为民族自由主义者。
  • 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拉丁语:Bellum omnium contra omnes)是英国哲学家、政治学家托马斯·霍布斯在其著作中《论公民(英语:De Cive)》和《利维坦》通过思维实验创造的描述自然状态中人类存在的拉丁语短语。后来诸如杰斐逊、马克思以及尼采都曾在著作中引用该说法。
  • 潘撞击坑潘撞击坑(Pan)是木星卫星木卫五上最大的撞击坑,直径100公里,深度至少8公里。该撞击坑以希腊神话中的牧神潘命名。艾达盖亚撞击坑 · 潘撞击坑
  • 安德鲁·坎贝尔安德鲁·坎贝尔(英语:Andrew Campbell,1992年2月2日-),美国男子赛艇运动员。他曾代表美国参加世界赛艇锦标赛,获得二枚铜牌。他也曾参加201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