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叭石柱

✍ dations ◷ 2025-09-11 10:24:29 #扫叭石柱

扫叭石柱(撒奇莱雅语:satukuay;阿美语:Satokoay),又称扫只石柱、舞鹤石柱,是台湾一处考古遗址,位于花莲县瑞穗乡舞鹤村,紧邻花东公路(台九线)旁。

扫叭石柱有两根,两根石柱各长575公分、339公分,各重10.6吨及12.3吨,原本一根横躺,另一根则是竖立,现今扫叭石柱呈现两根是竖立状况,导致原貌遭受人为破坏与保存不力状况下,难以提供考古学必要的研究脉络,形成一道难解谜题。

在台湾日治时期就开始被称作“扫叭”,鸟居龙藏对这处遗址的年代归类为巨石文化,是目前东部地区所存最大遗石。现今台湾的考古学界则是认为扫叭遗址是属于新石器时代,距今约有三千多年,最主要的文化相是卑南文化和麒麟文化,其中扫叭遗址即属卑南文化的一支,有一个南北长约六百米,东西宽约四百米的遗址。


相关

  • 固态电子元件固态电子器件(英语:Solid-state electronics)是指那些完全使用固体电子材料、并利用束缚于其内电子或者其他载流子导电的电路器件。这一概念经常用来与早期的技术如真空管等作
  • 内部殖民主义内部殖民主义(英语:Internal colonialism)是指中央政权在一个国家内部采取与殖民主义有关的统治形式,与19世纪一国对另一国的殖民主义政策一样,中央政权把这种思路引入境内,经济上
  • 哈曼别动队哈曼别动队(立陶宛语:skrajojantis būrys,德语:Rollkommando Hamann)是1941年7月至10月间在立陶宛地区活动的小型别动队,负责屠杀立陶宛犹太人(英语:Lithuanian Jews);根据估计,该单位
  • 神权共和时期所谓神权共和时期指神权与俗权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一个伦理—宗教的权威实体下的共和来维系统治结构的时期。历史上的例子:现代法国宗教改革家,基督教新教加尔文宗(在法国称胡格诺
  • 危地马拉冷杉危地马拉冷杉(学名:)是原产于中美洲的一种常绿树,也是冷杉属分布最南的物种。它们分布在由墨西哥南部至洪都拉斯及萨尔瓦多。由于砍伐及栖息地的破坏,它们受到威胁及受《濒危野生
  • DNS沉洞DNS沉洞(DNS sinkhole),又名沉洞服务器、网络沉洞或者黑洞DNS指DNS服务器给出错误信息,从而防止访问特定域名。查询域名的DNS解析信息时,DNS沉洞会提供错误的结果,以便让攻击者将
  • 靳歙靳歙(?-前183年),汉朝开国功臣,封信武侯。靳歙,以中涓的身份追随刘邦,从宛朐开始。攻济阳。破李由军。击秦军亳南、开封东北,斩骑千人将一人,首五十七级,捕虏七十三人,赐爵封号临平君。
  • 黄省曾黄省曾(1496年-1546年),字勉之,号五岳山人,吴县人。黄鲁曾之弟,先世为河南汝宁人。生于弘治丙辰年(1496年),《明儒学案》记其“少好古文,解通《尔雅》。为王济之、杨君谦所知”,嘉靖十年
  • 西田麻衣西田麻衣(日语:にしだ まい,1989年3月23日-)是日本京都府八幡市出生的写真偶像、达人及女演员,所属经纪公司为Space Craft。
  • 乌斯季库洛姆区坐标:61°41′N 53°40′E / 61.683°N 53.667°E / 61.683; 53.667乌斯季库洛姆区(俄语:Усть-Куломский район),是俄罗斯的一个区,位于该国西北部,由科米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