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叭石柱

✍ dations ◷ 2025-07-09 12:52:36 #扫叭石柱

扫叭石柱(撒奇莱雅语:satukuay;阿美语:Satokoay),又称扫只石柱、舞鹤石柱,是台湾一处考古遗址,位于花莲县瑞穗乡舞鹤村,紧邻花东公路(台九线)旁。

扫叭石柱有两根,两根石柱各长575公分、339公分,各重10.6吨及12.3吨,原本一根横躺,另一根则是竖立,现今扫叭石柱呈现两根是竖立状况,导致原貌遭受人为破坏与保存不力状况下,难以提供考古学必要的研究脉络,形成一道难解谜题。

在台湾日治时期就开始被称作“扫叭”,鸟居龙藏对这处遗址的年代归类为巨石文化,是目前东部地区所存最大遗石。现今台湾的考古学界则是认为扫叭遗址是属于新石器时代,距今约有三千多年,最主要的文化相是卑南文化和麒麟文化,其中扫叭遗址即属卑南文化的一支,有一个南北长约六百米,东西宽约四百米的遗址。


相关

  • 英国下议院政治主题英国下议院(英语:House of Commons of the United Kingdom),直译为平民院或庶民院,是英国国会的下议院。英国国会由三大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君主、作为上院的上议院,以及作
  • 次声波次声波(英文:Infrasound)是指频率小于20Hz(赫兹),但是高于气候造成的气压变动的声波。人耳对次声波基本上没有感受,但是一些动物如象、长颈鹿和蓝鲸可以感受次声波频率并使用这个频
  • 薇儿丹蒂薇儿丹蒂 (古诺斯语:;英语:Verthandi)是北欧神话中掌管命运的诺伦三女神其中之一(排行老二)。她和姐姐乌尔德,共同在木片表面刻上如尼字母,决定命运。被认为是掌管“现在”的女神。
  • 广义霍夫变换霍夫变换最初被设计成用来检测能够精确地解析定义的形状(例如直线,圆,椭圆等)。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对于形状信息的充分了解来找出它们在图像中的位置和方向。 而广义霍夫
  • TEGFETTEGFET(英语:two-dimensional electrongas field effect transistor,缩写:TEGFET)二维电子砷化镓场效应晶体管高性能二维电子砷化镓场效应管通常应用于微波和高速逻辑电路应用Tem
  • 罗汉果罗汉果(学名:、monk fruit、luo han guo),俗称“神仙果”,是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其叶心形,雌雄异株,夏季开花,秋天结果。原产于中国南部和泰国北部。所述植物长成的果实,在中国被
  • 议会迷议会迷(英语:Parliamentary cretinism)是卡尔·马克思创造的贬义术语,最早见于他1852年发表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该词被用于描述一种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可以通过和平
  • 姜林东姜林东(1918年-2016年1月15日),男,山东牟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人物,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曾任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 大不列颠的卡罗琳卡罗琳公主(英语:,1713年6月10日—1757年12月28日),英国国王乔治二世的第三女。卡罗琳公主终生未婚,但一般相信她与约翰·赫维男爵有过一段感情。卡罗琳去世后被葬于西敏寺。
  • 爱德华·伯恩-琼斯爱德华·科利·伯恩-琼斯从男爵(Sir Edward Coley Burne-Jones, 1st Baronet ARA,1833年8月28日 – 1898年6月17日)是一位英国艺术家和设计师,与前拉斐尔兄弟会有密切联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