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全蚀

✍ dations ◷ 2025-10-24 21:39:34 #英语电影,1995年电影,比利时电影作品,1990年代剧情片,美国传记剧情片,法国剧情片,意大利剧情片,英国剧情片,美国LGBT相关电影,英国LGBT相关电影,

《心之全蚀》(英语:)是1995年一部阿格涅丝卡·霍兰执导的电影,改编自1967年基斯杜化·咸顿的戏剧,他也是该片的编剧。本片以信件和诗作为根据,准确呈现出历史上两位十九世纪法国诗人阿蒂尔·兰波(里安纳度·迪卡比奥饰)与保罗·魏尔伦(大卫·休里斯饰),在两人创作的高潮期间激烈的同性恋情。

保罗·魏尔伦在巴黎的一间咖啡店与阿蒂尔·兰波的妹妹伊莎贝尔见面。伊莎贝尔和她母亲希望魏尔伦交出所有可能有的兰波的诗,好让她们烧毁, 因为她们恐惧兰波作品里的淫荡。魏尔伦回想他与兰波之间疯狂的恋情:1871年,当时还是少年的兰波从他在外省的家寄了他的诗作给魏尔伦,魏尔伦立即被迷住了,冲动地邀请兰波到他岳父在巴黎的家,他和他年轻`怀孕的太太住在那里。疯狂古怪的兰波毫无仪态,行为举止亦不得体,使魏尔伦自负的岳父母震惊不已。

魏尔伦被16岁的兰波的肉体与独特的思想勾引了。已婚与异性恋的生活,以及四周的中产阶级压抑了魏尔伦骄奢的文学天赋。他对兰波的接纳,使他反抗、解放,同时也是对自我放纵及受虐癖的投降。兰波以魏尔伦虐待太太的方式,同样地虐待他,他最终抛弃了魏尔伦。两位诗人之间激烈,流浪的恋情继而发生;然而,难过的高潮在布鲁塞尔发生了:烂醉、愤怒的魏尔伦开枪击伤了兰波。魏尔伦为此被罚款,并因性悖轨罪和重伤罪被判入狱两年。

魏尔伦在监狱里皈依了基督教,令他的旧爱非常气愤。出狱后他在德国与兰波见面,魏尔伦徒劳的设法复合,两人最终分手,没有再见面。兰波痛苦地宣布放弃文学,独自环游世界,最终在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定居,经营一间贸易站,并有一个情妇。然而,他右脚的肿瘤迫使他回法国切除他的脚,但他体内的癌细胞扩散,逝世时37岁。

伊莎贝尔·兰波断言她哥哥逝去前已在神父表现天主教徒的忏悔,正因为这样,只有审查过的诗能够保存下来。魏尔伦佯装同意,却在她离开后撕掉她的名片。之后他喝苦艾酒,在幻象中看到十六岁的兰波回来,魏尔伦在他死后才得到兰波对他的爱及尊敬。电影完结时年轻的兰波独自在一山脉上走,魏尔伦表示他们快乐地在一起; 兰波称终于找到永恒。

该片的DVD于1999年发行,里面没有观众想要的附加内容,如删剪片段,演员或导演解说,但有宽银幕和全萤幕供选择及预告片。

相关

  • 冬天冬季是部分地区一年四季中的第四季,由于天气转冷(赤道地区除外),在很多地区都意味着沉寂和冷清。生物在寒冷来袭的时候会减少生命活动,很多植物会落叶,动物会休眠,有的称作冬眠。候
  • 雷文霍克安东尼‧菲利普斯·范‧列文虎克(荷兰语:Antonie Philips van Leeuwenhoek;1632年10月24日-1723年8月26日)是一位荷兰贸易商与科学家,有光学显微镜与微生物学之父的称号。最为著名
  • 大火成岩省大型火成岩区也译作大火成岩省,是在地壳中规模非常巨大的火成岩的堆积,包括侵入或喷出(英语:entrusive)。1992年,研究者首次使用这个术语来描述面积大于100,000平方千米的火成岩堆
  • 拉伯克市拉伯克 (Lubbock, Texas)是美国德克萨斯州西北部的一个城市、拉伯克县县治。面积297.6平方公里,根据2015年人口普查, 人口约有249,042人, 是美国第83大城市、德州第11大城。 是
  • 艾萨克·布洛克艾萨克·布洛克爵士(Sir Isaac Brock,1769年10月6日-1812年10月13日),英国陆军少将。1812年战争初期,他在上加拿大地区击退美军的进攻,并发动反击攻入美领五大湖地区,在8月中旬的底
  • 主干根据Andrew S. Tanenbaum,在虚拟局域网技术中,主干“Trunk”一词用来描述连接多个虚拟局域网的链接。每个局域网都由一个被插入到它们所发送数据的标签“Tag”进行标识。这些
  • 韩昇延韩昇延(朝鲜语:한승연 ,英语:Han Seung Yeon,1988年7月24日-),艺名昇延(朝鲜语:승연 ,英语:Seung Yeon),韩国女艺人,被经纪公司DSP Media在首尔发掘并进入旗下当练习生,以女子团体Kara于20
  • 胡皓翔胡皓翔 (1983年-),台湾导演、指弹吉他演奏家。在台北市出生,从小向水墨家王清河老师学习绘画,曾获世界、全国、台北市各层级的美术竞赛奖项。高中就读台北市立大直高级中学,国立台
  • 编舞编舞是一个舞蹈作品的创作主脑,籍著舞者的身体、音乐及舞台效果,表达不同的意念及美感。编舞负责的不单是动作编排,更重要的是整个作品的概念。编舞技巧有两大方向,会在不同情况
  • 傅惟慈傅惟慈(1923年-2014年3月16日),中国翻译家。生于哈尔滨,逝于北京。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1987年退休,退休前执教于北京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等高校(其中1950—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