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屠杀

✍ dations ◷ 2025-09-08 04:20:47 #波士顿屠杀
波士顿大屠杀(英文:Boston Massacre),英国称之国王街事件(英文:Incident on King Street)是1770年发生在北美殖民地波士顿的国王街(King Street)的一个事件。美国则习惯称之为波士顿大屠杀(英文:Boston Massacre)。英军士兵和平民之间发生冲突,有5名平民被枪杀身亡,6人受伤。英国与北美殖民地在税收上爆发了争议,英国政府的经济压迫导致了殖民地人士的反感。一开始英国向北美课征印花税,被迫废除后,又向入口北美的商品如茶叶、砂糖、兰姆酒、铅、铁、油漆、棉花等课征了巨额税金,这使得北美更是充满不满,许多人表示“无代表,不纳税”,要求英国国会必须赋予殖民地议员席位。1774年, 英国颁布《不可容忍法案》 ,关闭波士顿港区,增派驻军,撤销马萨诸塞区自治权,确立对殖民地的司法权。英国政府大量驻军,以武力恫吓殖民地人民,如波士顿就英军四千人,但人民不过只有一万六千人。1770年3月5日,一名英军军官购买假发后回营,但假发店的店员爱德华‧加里克(Edward Garrick)却误会军官没付钱,于是向军官喊叫,军官解释之后就打算离去,谁知道他部下的士兵休‧怀特(Hugh White)为军官抱不平,与加里克发生口角,怀特最后打伤加里克,加里克血流如注,哀号痛哭,愤怒的围观民众立刻包围怀特。另外一名英军军官汤玛士‧普雷斯顿(Thomas Preston)率领几个士兵来解救怀特,却遭到民众丢掷石块与殴打,英军情急之下向群众开火,杀死了5名平民,并导致6人受伤。约翰·亚当斯和罗伯特·崔特·潘恩在当时参与了该案的审判、辩论,约翰‧亚当斯认为士兵们并不是恶意伤人,不过,这一事件激发了英国北美殖民地的反抗,并最终导致了美国革命。坐标:42°21′32″N 71°03′25″W / 42.358798°N 71.057052°W / 42.358798; -71.057052

相关

  • Ω-3脂肪酸ω−3脂肪酸(Omega-3 fatty acids)又称n−3脂肪酸,是一类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最重要的3种为:ALA(存在于植物中的油),EPA和DHA(这二种发现存在于海洋动植物油中)。从脂肪酸分子中距离羧基
  • 天文学家天文学家是研究天文学、宇宙学、天体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科学家。因为有些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对天文理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下面的列表中也包括这些人。当代的天文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英语: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缩写为NATO;法语:Organisation du Traité de l'Atlantique Nord,缩写为OTAN),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 或音译纳托,是欧洲及
  • 希腊语族希腊语族是印欧语系下属语族之一。一般来说,希腊语族只包括希腊语一种语言 。但一些语言学家认为希腊语可以拆分为多种语言。
  • 中洲岛中洲礁,位于南沙群岛的一个小型珊瑚岛礁。中华民国在2000年以后实际控制至今,由太平岛守军直接监控。中华人民共和国及越南均宣称拥有其主权。植物动物四面环海,无地下水源。无
  • 随体在细胞分裂中期,除了着丝粒,一些染色体中还可以观察到一或多个次缢痕。次缢痕总是保持位置不变,因此可以用来识别特定染色体的标志物。一个随体染色体或卫星染色体通过次缢痕具
  • 1412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碘化氮三碘化氮,或称碘化氮,是化学式为NI3的无机化合物。它是对接触极其敏感的爆炸物,少量即可引发爆炸而发出噼啪声,伴随有紫色碘蒸汽的生成。NI3可与NH3等生成一系列的加合物,结构复
  • 克莱斯特贝恩德·海因里希·威廉·冯·克莱斯特(Bernd Heinrich Wilhelm von Kleist,1777年10月18日奥得河畔法兰克福—1811年11月21日万湖),德国诗人、戏剧家、小说家。克莱斯特的家族
  • 超重水超重水(英语:Tritium oxide)是一种无机化合物,由两个氚和一个氧组成,故又称一氧化二氚,其化学式为T2O或3H2O。氚是氢的放射性同位素,该原子由原子核由质子和两个中子,半衰期约12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