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麟(1902年9月20日-1992年9月23日),字自昭,男,四川金堂人,中国近现代哲学家、教育家、翻译家。1919年至1926年就读于北京清华学校。贺麟建立了“新心学”哲学体系,是中国新儒家的代表,同时也是一位哲学史专家和黑格尔哲学研究专家。
清光绪二十八年八月十九日(1902年9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金堂县(位于成都市东北部)五凤乡(今五凤镇)杨柳沟村一个士绅家庭。父亲贺松云,是晚清秀才,毕业于金堂正精书院,曾主持乡里和县里的教育事务——当过金堂中学校长、县教育科长。《朱子语类》和《传习录》为幼年启蒙读物。
1909年入私塾读书,不久到镇上读小学。
1914年小学毕业,因身材矮小、体质瘦弱,父母遂命仍在小学进修。
1917年考入省立成都属联中——石室中学,主学宋明理学。
1919年秋以优秀成绩考入北京清华学堂(后更名为“清华学校”,清华大学的前身),属中等科二年级,开始接受长达七年的正规高等教育。
1926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
1928年2月修满学分,以优异成绩从奥柏林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学士论文是《斯宾诺莎哲学的宗教方面》。3月转入芝加哥大学专攻哲学。9月转入哈佛大学。
192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完成《道德价值与美学价值》、《自然的目的论》两篇论文。
1932年被北京大学聘为副教授。
1933年1月发表《斯宾诺莎的生平及其学说概要》。
1935年4月与冯友兰、汤用彤、金岳霖等发起成立“中国哲学会”。
1936年,翻译鲁一士《黑格尔学述》在上海出版。
1937年3月与金岳霖等人发起组织逻辑学研究会。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往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0月26日长沙临时大学举行开学典礼。11月1日开始上课。文学院设在南岳衡山脚下的圣经书院。
1938年2月临时大学南迁,4月到达昆明,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正式开学。贺随文学院迁至离昆明三百多公里的蒙自县,执教于哲学心理系,与冯友兰、汤用彤、金岳霖、沈有鼎、郑昕、陈康等哲学家共事。
1942年2月1日发表《宣传与教育》一文。10月24日张荫麟在贵州遵义病逝。次年3月1日,发表《我所认识的荫麟》一文。1944年3月发表《谢林哲学简述》一文。
1945年,国民党六大召开前夕,列入朱家骅与陈立夫联名向蒋介石推荐的98名“最优秀教授党员”之一。
1947年元月在南京出版《当代中国哲学》,十一月上海出版《文化与人生》。
1949年,拒绝到台湾,表示不再同国民党往来。
1954年,翻译黑格尔《小逻辑》在上海出版。
1957年,自反右开始,其学术重点放在翻译上,学术锋芒逐渐消失。
1959年,与王太庆合译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四卷。
1962年,译作《康得哲学论述》、《精神现象学》在北京出版。
1966年5月文革开始,因其特殊经历与特殊地位,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反共老手的帽子,多次被批斗、抄家。
1973年,台湾重新出版了《文化与人生》。
1978年在芜湖召开的“全国西方哲学史讨论会”上,作了《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的一些问题》的讲话。
1983年年初发表《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于福建论坛第1期。
1984年3月被聘为《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学术顾问。《法哲学原理》由台湾仰哲出版社出版。
1988年7月参加《黑格尔全集》编译委员会在北京昌平召开翻译出版讨论会。
1990年,《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出版。
1992年9月23日上午8时30分,贺麟于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