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斯洛伐克
✍ dations ◷ 2025-04-24 21:32:23 #斯洛伐克
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5年估计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人类发展指数
以下资讯是以2018年估计斯洛伐克共和国(斯洛伐克语:Slovenská republika),通称斯洛伐克(斯洛伐克语:Slovensko),是中欧的一个内陆国家,面积4.9万平方公里,约540万居民。西北邻捷克,北邻波兰,东邻乌克兰,南邻匈牙利,西南邻奥地利,首都和最大城市为布拉迪斯拉发。斯洛伐克是一个议会民主制国家,官方语言为斯洛伐克语。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从2004年5月1日起成为欧洲联盟的一员,在2007年12月21日成为申根公约会员国。2009年1月1日起加入欧元区。现在斯洛伐克被分类为中欧国家,但是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属于东欧。最初在今天的斯洛伐克定居的是凯尔特人,前5世纪开始他们被属于日耳曼人的部落排挤,从1世纪到5世纪今天的斯洛伐克是罗马人和日耳曼人的边界,这里发生了多次边界战争。500年左右斯拉夫人的祖先来到这里。7世纪中斯洛伐克是当时萨莫王国(英语:Samo's Empire)的中心。8世纪时这里出现了尼特拉公国(英语:Principality of Nitra),833年它成为大摩拉维亚的中心部分。10-11世纪斯洛伐克逐渐成为匈牙利王国的一部分。1526年随匈牙利归奥地利君主管辖,由此1867年成为奥匈帝国的一部分。16世纪和17世纪内当东南欧大部分地区被鄂图曼帝国占领时,匈牙利王国的实际组成部分只有今天的斯洛伐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瓦解,1918年斯洛伐克和捷克一起组成捷克斯洛伐克,它也包括今天匈牙利的一部分,这些地区的主要居民是匈牙利人,同时今天匈牙利境内也有部分说斯洛伐克语的地区。但由于经济和政治上的纠纷,1920年代起,一些斯洛伐克的精英要求从捷克斯洛伐克中分离出去,最终导致了1939年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国成立,得到纳粹德国的支持和保护。1945年,德国战败,苏联占领了斯洛伐克,交由捷克共产党控制。斯洛伐克共和国的首相约瑟夫·蒂索被审判后绞死,同时大批共和国的支持者流亡海外成为难民。对于这个只有6年寿命的斯洛伐克共和国,不同阵营的人看法完全相反: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称其为“伪政权”。而不少斯洛伐克人认为它是合法政权,是被苏联的强权消灭了。斯洛伐克被捷克合并后,实行社会主义政策,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开始一党执政。从1969年起,斯洛伐克成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一个加盟共和国。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发生民主变革——天鹅绒革命,实行多党议会民主制。之后,斯洛伐克的分离倾向日益明显,1992年通过全民公投,1993年1月1日斯洛伐克宣布脱离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史称“天鹅绒分离”。2003年5月17日至18日斯洛伐克举行全民公投,92.45%的公民支持加入欧洲联盟。420万选民中只有52.15%参加投票。2004年3月29日斯洛伐克加入北约,2004年5月1日加入欧盟。2004年4月3日的总统选举中在首轮选举中,没有任何候选人获得50%的最低投票率,在第二轮选举中伊万·加什帕罗维奇以60%的选票获胜。在2004年举行的欧洲议会的选举中只有16.66%的选民参加了投票。2006年6月17日,新一届国会选举结果揭晓,方向党获得29.14%的选票,成为国会第一大党。斯洛伐克民主基督教同盟,获得18.35%的选票;接下来是斯洛伐克民族党,获得11.73%的选票。7月4日,斯洛伐克总统加什帕罗维奇正式任命方向党主席罗伯特·菲乔为新政府总理。方向党与斯洛伐克民族党和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组建联合政府。2009年3月21日的总统选举,在首轮选举中,争取连任的总统伊万·加什帕罗维奇获得46.7%的选票,领先于其他候选人。但没有任何候选人获得50%的最低投票率,在第二轮选举中伊万·加什帕罗维奇赢得55.53%的选票,击败对手拉迪乔娃(得票44.47%)成功连任。2019年3月16日的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查普托娃得票率40.57%,排名第一。由于13位候选人得票均未过半,她与排名第二、获得18.66%选票的马罗什·谢夫乔维奇进入第二轮。2019年3月30日举行的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查普托娃以58.40%的得票率当选斯洛伐克总统,成为斯洛伐克首位女性总统。她将在6月15日宣誓就职。有证据称,该地区首次被称为斯洛伐克是在15世纪,而16世纪“斯洛伐克”成为常用称呼。然而5世纪在该处定居的斯拉夫民族,从9世纪开始自称为斯拉夫人,因此“斯洛伐克”之名有可能在15世纪前就已经被使用。斯洛伐克实行多党议会民主制。总统是国家元首,由国民直接选举,任期五年,最多可连任两届。现任总统为苏珊娜·查普托娃。内阁负责人是总理,拥有最高的行政权,一般为议会中最大党或最大的政治联盟的党魁,由总统任命。内阁的其他成员由总理提名,总统任命。斯洛伐克的最高立法机关是一个一院制的议会──斯洛伐克共和国国家议会,共有150名议员,任期四年,由国民按比例选出。斯洛伐克的最高法院是宪法法院(Ústavný súd),决定涉及宪法的诉讼。它的13个大法官由总统在一份由议会提交的名单中任命。斯洛伐克的中部和北部是属于喀尔巴阡山脉的塔特拉山,这里是良好的冬季滑雪地区,幽谷深湖风景优美。斯洛伐克的最高峰格尔拉赫峰海拔2655米,也在这里。南部有小片平原。流经斯洛伐克的最大的河流是多瑙河。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500~700毫米。斯洛伐克分八个地区(kraj),每个地区以其首府命名,其下分区(okres),现在一共有79个区。重要城市有首都布拉迪斯拉发、科希策、日利纳、尼特拉等等。斯洛伐克最大的民族是属于斯拉夫人的斯洛伐克人,占总人口的85.8%,最大的少数民族是匈牙利人,占9.7%,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东部。其他有吉普赛人(他们人口增长最快)(1.7%)、捷克人(0.8%)等。犹太人从战前的12万到今天只剩下约2300人。斯洛伐克的宪法保障宗教自由,69%的公民信仰天主教,9%信仰新教。斯洛伐克的官方语言是斯洛伐克语,属于斯拉夫语族。在南部匈牙利语也很常用。斯洛伐克人非常喜欢石竹花和玫瑰花,认为它们是幸福的象征,并视其为“国花”。斯洛伐克成功地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自由市场经济的改革。祖林达政府在2001年起为稳定总体经济而进行结构改革。主要的企业私有化过程已经完成,几乎整个金融界现在在外资掌握下,外资投资不断扩大。尽管其主要出口市场于2000年后经济萧条,但斯洛伐克的经济发展超过预计。2002年,斯洛伐克国民所得提高促进了国内需求的增高,克服了出口增长的减低,使得整个经济达到从1998年以来最高的成长率(4.4%)。2003年出口恢复,克服了国内消费的紧缩,使得国家经济成长4.2%。2001年的失业率达19.8%,祖林达政府2002年上台后采取的剧烈的改革使失业率降低,2004年6月降低为13.9%。2000年的通货膨胀率是12.0%,2002年降到3.3%,2003和2004年又有所增长。2009年1月1日,斯洛伐克正式加入欧元区,成为欧元区第16个国家。
相关
- 碳循环碳循环是一种生物地质化学循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及大气中交换。碳的主要来源有四个,分别是大气、陆上的生物圈(包括淡水系统及无生命的有机化合
- 朊毒体朊毒体(英语:prion,发音为/ˈpriː.ɒn/;又译为普利昂、蛋白质侵染因子、毒朊、感染性蛋白质、普恩蛋白等)是一种具感染性的致病因子,能引发人类及哺乳动物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朊
- b义/b链(英语:Sense,也称股)在分子生物学中指一段核酸分子(如RNA与DNA)及其互补序列在指定氨基酸序列中的作用性质。例如,若RNA可以直接合成蛋白质,则该段RNA为正链;反之,若RNA需要先进行转
- CACNA1Sn/an/an/an/an/an/an/an/an/an/aCav1.1又称为L型钙通道α1亚基(calcium channel, voltage-dependent, L type, alpha 1S subunit,CACNA1S),为一种由CACNA1S基因翻译而成的蛋白质
- 雷耶氏综合征雷伊氏综合征(Reye's syndrome),又称雷氏综合征是会快速进展的脑部疾病(英语:Encephalopathy)。症状包括呕吐、精神混乱、癫痫发作、失去意识(英语:Unconsciousness)。虽然一般也会有
- Lac+马康基氏琼脂(英文:MacConkey Agar)为一种细菌繁殖营养成分,但只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而且由于它的特殊成分(NEUTRAL RED指示剂),可以辨别会利用乳糖发酵和无法利用乳糖发酵的细菌
- 骨骼肌骨骼肌是一种肌组织。此外心肌和平滑肌亦属于肌组织。肌肉中的肌细胞又称肌纤维,而骨骼肌的肌细胞属于多核细胞,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呈扁椭圆形的细胞核。骨骼肌纤维呈长圆柱状
- 冠状动脉再成形术冠状动脉再成形术又名球囊动脉成形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简称PTCA),也称作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 细胞沟通细胞信息传递(英语:cell signaling)是一个主管细胞基本活动并协调细胞行为的复杂沟通系统。细胞对周遭微环境进行感知与正确回应的能力是其发展、修复组织、免疫以及体内正常动
- DNA脱氧核糖核酸病毒(英语:DNA virus),又称D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为DNA。一般为正链DNA病毒。医学导航: 病毒病病毒(蛋白质)/分类cutn/syst (hppv/艾滋病, 流感/疱疹/人畜共患)/人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