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139号潜艇 (1917年)

✍ dations ◷ 2025-08-17 15:39:37 #U-139号潜艇 (1917年)

陛下之139号潜艇(德语:SM U 139)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建造的U-139级巡洋潜艇(德语:U-Kreuzer)的首艇。它由基尔的日耳曼尼亚船厂承建,于1917年12月3日下水,至1918年5月18日交付使用(英语:Ship commissioning)。U-139号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Naval warfare of World War I)期间服役的329艘德国潜艇之一,曾参加过大西洋潜艇战(英语:Atlantic U-boat campaign of World War I)。在其仅有的一次巡逻中,共击沉协约国或中立国的3艘商船(6301总吨)和1艘辅助军舰(487总吨)。战后,该艇于1918年11月20日移交法国正式投降,并以阿尔布龙号(法语:Halbronn)之名在法国海军服役,直至1936年拆解报废。

U-139号是U-139级巡洋潜艇(德语:U-Kreuzer)的命名艇。这是德国有史以来最大型的军用潜艇之一,体积甚至超过了二战中最大的X级潜艇。它的水面排水量1930吨,水下则高达2483吨;全长92米,舷宽(英语:Beam (nautical))9.12米,有5.27米的吃水深度,安全潜航深度75米。推进系统为两台总功率为3,300匹公制马力(2,427千瓦特)的六缸四冲程柴油发动机和两台总功率为1,780匹公制马力(1,309千瓦特)的双电动发电机,可分别提供最高15.3节(28.3千米每小时)的水面航速和最高7节(13千米每小时)的水下航速,8节(15千米每小时)航速时的水面续航里程为17,750海里(32,870千米)、4.5节(8.3千米每小时)航速时则可在水下巡航53海里(98千米)。额定船员编制66人,另配有21名俘虏舱位,甚至有1张专为被俘军官预留的铺位。为了满足海上长时间巡航的需求,该艇还装备有以柴油机排出的高温废气为能源的海水淡化装置,并为此而搭载了总功率为900匹公制马力(662千瓦特)的两台辅助柴油发电机。

U-139号装备有六具直径为500毫米的鱼雷发射管,其中艇艏四具、艉部两具,并可合共搭载至多24枚G6型鱼雷。作为辅助武器的甲板炮是两门150毫米45倍径(英语:15 cm SK L/45)艇用高射炮(德语:Utof),为提高射速还配备了扬弹机。舰桥后部安装了一具大型测距仪(英语:Rangefinding telemeter),用于提高火炮射击精度。潜望镜从以往的单目式改为双目式,司令塔的指挥中心外壳采用90毫米厚的钢板作为防护装甲,以抵御敌方商船通常携带的火炮;而耐压壳体(英语:pressure hull)也比往常厚了25毫米,以增加潜航深度。艇艛则升高了2米,这样即便被炮弹命中也不会穿透耐压壳体(英语:pressure hull)。因此,它既适用于无限制潜艇战,也适用于捕获法则(德语:Prisenordnung)下的破交战(德语:Handelskrieg)。但由于交付太晚,它已无法对一战的进程产生显著影响。

U-139号是由德意志帝国海军作为N项战时订单()的一部分,于1916年8月1日向基尔的日耳曼尼亚船厂订购,建造编号为300。艇体于1917年12月3日下水,并一度以不久前阵亡的德国U艇功勋指挥官瓦尔特·施维格(德语:Walther Schwieger)命名。至1918年5月18日,该艇在首任暨唯一一任艇长、海军上尉洛塔尔·冯·阿尔诺·德·拉·佩里耶的指挥下正式交付使用(英语:Ship commissioning)。佩里耶是德国海军的王牌指挥官,此前曾率U-35号潜艇累计击沉逾44.5万吨的船舶。完成海试(英语:Sea trial)后,U-139号被编入驻基尔的巡洋潜艇部队()服役,并一直隶属于该部队直至战争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U-139号曾奉命前往美国东岸展开猎杀巡航。但由于出发时间太晚,行至中途即被通知掉头返航。尽管如此,该艇还是在途中击沉3艘(6301总吨)、击伤1艘(2502总吨)协约国船舶;并于1918年10月14日行动(英语:Action of 14 October 1918)中击沉1艘葡萄牙海军(英语:Portuguese Navy)的军用拖网船(英语:Naval trawler)(487总吨)。当时,U-139号在北大西洋东部准备袭击由奥古斯托·德·卡斯蒂略号军用拖网船(英语:NRP Augusto de Castilho)护航的葡萄牙客货轮圣米格尔号()。卡斯蒂略号通过与U-139号驳火数小时来掩护圣米格尔号逃脱,直至自己在亚速尔群岛西南约100海里(190千米)处遭摧毁。被U-139号击沉的最大型船舶则是载有3309吨磷酸盐的英国货轮白兰斯号(),它于1918年10月1日在从邦纳驶往都柏林的途中,至比亚诺角(英语:Cape Vilan)西北约150海里(280千米)沉没。

战后,根据对德停战协议的要求,U-139号于1918年11月24日作为战利品移交法国。从1921年10月6日至1937年7月24日期间,它被重命名为“阿尔布龙号”投入法国海军服役,后于1936年拆解报废。

相关

  • Z0Z0性别决定系统(英语:Z0 sex-determination system)是一个性别决定系统,常见于几种飞蛾。在这些物种中,雄性有两个Z的染色体,而雌性中有一个。
  • 李坦密丰君(韩语:밀풍군,1688年3月29日(二月二十八)-1729年4月26日(三月二十九)),讳李坦(韩语:이탄),是朝鲜王朝时代的王族成员,曾被拥立为朝鲜国王。李坦是临昌君李焜的儿子,凝川郡夫人朴氏所生
  • 乙丑乙丑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2个。前一位是甲子,后一位是丙寅。论阴阳五行,天干之乙属阴之木,地支之丑属阴之土,是木克土相克。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2年称“乙丑
  • 海港海港可以指:
  • 刘敬妃刘敬妃(?-1463年),中国古代明朝皇族女性,明英宗的敬妃。刘氏被明英宗册封为敬妃。天顺七年(1463年)七月廿四辛亥,敬妃刘氏薨,明英宗辍朝五日,不鸣钟鼓,加封为惠妃,谥号贞顺懿恭。明英宗的
  • 指令 82/501/EC指令 82/501/EC 是旨在提高含有大量危险物质场所的安全之欧盟法律,亦被称作Seveso指令(于Seveso灾难发生后),之后它被Seveso II指令取代。
  • 吉佬儿到此一游“吉佬儿到此一游”是美国流行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经常在街头涂鸦中出现。虽然起源难以确定,但这一片语及与之相伴的独特涂鸦——一个双手攀墙,向前窥探的大鼻子光头男——对二
  • 新加坡报章列表新加坡的报章列表目前新加坡共有16份报章,其中三份为免费索取报刊。中文英文双语
  • 信江信江位于中国江西省东北部,是鄱阳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发源于玉山县怀玉山脉三清山的玉山水和发源于福建省浦城县武夷山脉铜钹山的丰溪,在上饶市区汇合后始称信江。干流自东向
  • 张冲 (元朝)张冲,元朝大臣,华州渭南县(今陕西省渭南市)人。元顺帝时中书左丞。元惠宗至正初年,张冲为御史台都事。至正九年(1349年),诏命教授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文学。后来官至中书左丞。至正十八年(1358年),奏请建立奉元路(治今陕西省西安市)、延安路(治今陕西省延安市)、巩昌府(治今甘肃省陇西县)等处团练安抚劝农使,元惠宗听从。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张冲上奏章请昭雪右丞相脱脱的冤情。当时脱脱已死,元惠宗诏命恢复他生前官爵,归还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