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工场

✍ dations ◷ 2025-11-10 00:26:53 #台北工场

台北工场,是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交通局的铁道车辆组装、维修保养工厂,1934年迁移至松山新厂后,原有厂区逐渐改做铁道部其他单位办公处所,或陆续改建为铁道部员工宿舍,原有厂房至今几乎已拆除而不复存。今日所称的台北工场,为1909年台北工场东扩厂区时所建的“车辆修理工场”,战后主要改作为交通部台湾铁路管理局礼堂使用,于2005年指定为台北市市定古迹。

日治时期初期铁道车辆组装、维修保养工作,曾短暂使用大稻埕“台北停车场”机关库,而后亦借用“台北兵器修理所”部分厂房。1899年“台北兵器修理所”改为“台北炮兵工场”,隔年1900年“台北炮兵工场”移交给台湾总督府铁道部作为铁道工场使用:52-53。

在铁道工场的编制上,台北编制为“台北工场”,接续于1901年成立“打狗工场”,于1918年设立花莲港工场。1924年12月,配合台湾总督府官制调整,于铁道部之上设立交通局,而台北、打狗及花莲港工场改隶直属于交通局管理。1926年改为台北铁道工场、高雄铁道工场、花莲港铁道工场。1927年花莲港铁道工场改并入花莲出张所下,称修理场。至日治时期结束,台北、高雄铁道工场直属于交通局的编制:38。

在“台北工场”成立前,铁道车辆组装、维修保养工作借用接收自清代台北机器局之“台北炮兵工场”北侧厂房使用。1900年由铁道部接收“台北炮兵工场”后沿用北侧厂房成立“台北工场”,厂区内主要有7栋建物,陆续于厂区内空地兴建5间左右的大、小型厂房,至1908年厂区主要建物有13栋:55。

1908年纵贯线铁道通车,车辆维修业务增加,计划于既有厂区之东侧腹地扩增厂房,于1909年完成扩厂,新建“车辆修理工场”及“涂工场”(油漆工场)与迁车台。其中“车辆修理工场”即今日的台北市市定古迹“台北工场”。而后随着铁道事业逐年发展,厂区内多有增修建以配合业务扩增,但日渐周边已无腹地扩建,受限于既有厂内空间使用逐渐趋于饱和,而于1934年迁至松山台北新铁道工场:39,42-43。

迁厂后于既有建筑厂房,于1909年东扩的厂区因其南侧于1918年开始为铁道部办公厅舍区,此区厂房则改作为铁道部相关单位办公使用。而西侧厂区则陆续配合周边既有的铁道部宿舍群,拆除改建为铁道部员工宿舍。战后,铁道部办公厅舍区及宿舍区由台湾铁路管理局接收使用,基本延续既有的使用机能:66。

今日所称的台北市市定古迹“台北工场”,是日治时期台北工场内的“车辆修理工场”,于1909年5月 22日开工、同年10月31日完工:69。建筑构造为英式砌法砖构,面宽约25.77米,进深约35米,南、北侧有大型半圆山墙立面,东、西侧为拱圈长廊,中央为厂房主要作业空间,宽达17.42米。屋顶设有太子楼高窗,为当时厂房建筑常见之采光通风设计,铁制桁架屋架亦为其重要价值特色,使用铁轨组构,构造形式与清代台北火车票房屋架构造型似类似,推测可能转用自清代末期大型厂房屋架:61-63。

1934年迁厂至松山后,“车辆修理工场”改作为铁道部监督课及运输课办公室,战后则主要为台湾铁路管理局之礼堂使用:88,时间在1949年6月正式使用,期间因此使用机能改变而有增设讲台及相关空间修缮工程,南侧约于1950至1952年间增建入口玄关,高度约有2层楼高:66-68。

古迹于2020年修复前,屋顶太子楼已拆除,南侧半圆山墙亦拆除另砌,东、西两侧拱圈原有6组,结合迁车台调配功能,可作为6辆车辆进出厂房使用,在1980年代初期因市民大道兴建时而遭拆除北侧2组拱圈,而成为现存样貌:71。

2005年“台北工场”经指定并增列于台北市市定古迹“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之古迹本体中。2007年因“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厅舍、八角楼男厕、战时指挥中心、工务室、电源室、食堂)”由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另公告为国定古迹,后于2010年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公告修正台北工场古迹名称为“台湾总督府铁道部(台北工场)”。

配合机场捷运及台北捷运松山线北门站施工,2007年将台北工场往东南方挪移30米,并于2012年挪回至现址,并设有保护钢棚保护。现址与原址仍有些许差异。2020年由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主办启动古迹修复工程,由徐裕健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监造,工程由松肯营造工程有限公司承揽。

相关

  • 硫化银硫化银(化学式:Ag2S),是银(I)的硫化物,标准情况下为黑色立方晶系晶体,难溶于水。自然界中主要以辉银矿和螺状硫银矿存在,也是银与硫化氢气体接触时表面生成的黑斑的主要成分。它有
  • 厌世厌世(Misanthropy)一种对人类本性仇恨、不信任或不屑的感情。抱持有这样的看法或感觉的人被称为厌世者。这个词起源从希腊文μῖσος(“仇恨”)与人类ἄνθρωπος(“人”)
  • 非洲森林象非洲森林象(学名:)又名圆耳象,主要分布于非洲刚果盆地一带。从前,非洲森林象被视为普通非洲象(学名:)的亚种,但透过基因分析之后,被认为可能是一支独立物种。然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非
  • 卢芹斋卢芹斋(英语:C .T. Loo,1880年-1957年),生于中国浙江湖州卢家渡,初名卢焕文,国际文物贩、古董商人,先后旅居法国、美国等。曾将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䯄”辗转盗卖给宾夕法
  • 天主教因普丰多教区天主教因普丰多教区(拉丁语:Dioecesis Impfondensis;法语:Diocèse d'Impfondo)是刚果共和国一个罗马天主教教区,属奥旺多总教区。利夸拉宗座代牧区于2000年10月30日成立,2011年2月
  • 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大辞典“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大辞典”由胡述兆主编,原全书三册,于民国八十四年由汉美公司出版。内容包含图书馆学、资讯科学、目录学及档案学。凡与这些学门有关的理论、实务、历史、
  • 圣保罗岛 (阿拉斯加)圣保罗岛(Saint Paul Island)是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岛屿,属于普里比洛夫群岛的一部分,位于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白令海,面积100平方公里,每年平均降雨量605毫米,岛上有机场设施,2000年人
  • 施佩伯爵将军号装甲舰施佩伯爵将军号重巡洋舰(德语:Admiral Graf Spee)是纳粹德国海军的一艘德国级装甲舰,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指挥德国东亚舰队参加过科罗内尔海战和福克兰群岛海战的海军中将马克西米利安·冯·施佩命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未完成的四艘马肯森级战斗巡洋舰中其中一艘以施佩伯爵号命名。施佩伯爵将军号于1932年10月在威廉港德国海军船厂动工,1936年1月完工。该舰名义上受《凡尔赛条约》限制排水量小于10,000吨,但实际上满载排水量达到16,280吨。最高航速达28节(52千米每小时),超越大多数英法军舰。
  • 戈德斯贝格围城战1583年11月18日至12月17日的戈德斯贝格围城战(德语:Belagerung von Godesberg)是科隆战争中首次大规模围城战,巴伐利亚人和雇佣兵为夺取一处重要的防御工事而包围了戈德斯贝格(或称戈德斯山)及山脚下的同名村庄(今巴特戈德斯贝格)。山顶上的强大要塞名为戈德斯堡(英语:Godesburg),于13世纪初由科隆总主教下令建造。戈德斯堡高耸于莱茵河谷,控制着往来于科隆选侯国首都玻恩及地区经济强城科隆之间的道路,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任总主教陆续加强了壁垒并升高了塔楼。他
  • 唐纳德·阿诺德唐纳德·阿诺德(英语:Donald Arnold,1935年7月14日-2021年6月27日),加拿大男子赛艇运动员。他曾代表加拿大参加1956年和196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赛艇比赛,获得一枚金牌和一枚银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