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漫滩平原

✍ dations ◷ 2025-06-28 18:50:10 #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又称泛滥平原或洪泛平原,通常位于河流中下游,指由于河流堆积作用而形成的大片堆积体,是河流堆积地貌的一种。常在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在丰水季节又常被淹没。河漫滩一旦形成,在河流不改道的情况下会因河水携带的物质不断沉积而不断扩大,直至河流改道或继续向下侵蚀而被废弃。河漫滩可分为堰堤型河漫滩、汊道型河漫滩、河曲型河漫滩等。其发育的最终结果常为形成宽广的河漫滩平原。同时亦有河漫滩地貌。河漫滩的形成是河流堆积作用的结果。在这种堆积作用下,河床在凹岸受到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受到堆积的一岸会形成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不断扩大,河水流速减慢,就将悬浮的颗粒物质沉积下来。久而久之,堆积体露出水面,就形成了河漫滩。河漫滩上部由洪水泛滥时沉积下来的细粒物质组成,下部由河床侧向移动过程中沉积下来的粗粒物质组成。而河漫滩的形成又细分为三个阶段:河漫滩类型的不同主要由河床类型的不同造成。主要分为3种:随着河曲不断地横向发展,凸岸部位形成一组弧形垄岗状沙坝与弧形洼地相间的扇形体,称为迂回扇。组成迂回扇的多条垄岗向河流下游方向幅聚,向上游则逐渐幅散开来。故可以根据垄岗聚散分布情况大体上可以恢复河床移动和河曲发展过程,在航空相片和遥感影像上据此可以判断河流的流向。作为一种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河漫滩平原通常比较广阔,且土壤肥沃、取水方便,人们可以很方便的在此定居,许多大城市就建在河漫滩平原上。但另一方面,由于河漫滩在洪水季节有被淹没的可能,在这里定居不一定十分安全。历史上许多大洪水,如1931年江淮大水、1998年中国水灾都与居民点所在河漫滩被淹没有关。

相关

  • 脑部脑(英语:Brain)作为一个器官,是所有脊椎动物和大部分无脊椎动物都具有的神经系统中心。它位于头部,通常靠近感觉器官,如视觉器官。脑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复杂的器官。人类的大脑皮
  • 中国南方中国北方与中国南方是指中国内部的两大块地理区域,常以淮河或长江为界,将中国分为南部和北部。进入20世纪后,中国地理学中,通常以秦岭-淮河线为自然地理分界线。北方的地域范围
  • 氟硝西泮氟硝西泮(学名:Flunitrazepam、或称FM2、罗眠乐、氟硝安定、氟硝基安定、氟甲硝安定、十字架、十字仔),由罗氏药厂制造,取它们的成分Flunitrazepam的首尾字母加原剂型每锭两毫克
  • 祭祀祭祀,(英语:祭:sacrifice;祀:ritual;韩语:한국의 제사,罗马化:Jesa)是指以线香、酒水、肉类、蔬果,或布帛和玉(传统儒教祭祀)等供品向神灵、圣徒或者亡魂奉献、祈祷的一种行为。中国古代
  • 督脉督脉(Du Meridian,DU)是一条经脉,奇经八脉之一,起于长强,止于龈交,共28个腧穴。督脉位于背后中脊,总制诸阳,故谓之“督”,是奇经八脉的主脉,与六阳经有联系,是“阳脉之海”。督脉与脑、
  • 维生素缺乏病维生素缺乏症(英文:Avitaminosis)是由维生素缺乏或者代谢转化(例如色氨酸转烟酸过程)缺损所引起的一系列慢性或长期的疾病,这类疾病根据与其有关的维生素的字母进行定名。与此相反
  • 种类疫苗是用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制成的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生物制剂,通过疫苗接种使接受方获得免疫力。英语中,疫苗一词“vaccine”源自于爱德华·金纳所使用的牛痘。“v
  • 绿色计算绿色计算指利用各种软件和硬件先进技术,将目前大量计算机系统的工作负载降低,提高其运算效率(如flop/watt指标),减少计算机系统数量,进一步降低系统配套电源能耗,同时,改善计算机系
  • 冠状动脉心脏疾病冠状动脉疾病(英语: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或简称冠心病(英语:ischemic heart disease, IHD)、冠状动脉粥状硬化心脏病、冠状动脉粥状硬化心血管疾病(英
  • 季平子季平子(?-前505年),季孙氏,名意如,季孙宿之孙,季悼子季孙纥之子。鲁昭公二十三年(前519年),叔孙昭子将鲁政让位给他。鲁昭公在二十五年(前517年)九月联合不满季孙氏的郈昭伯和臧昭伯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