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协同物种形成
✍ dations ◷ 2025-10-20 02:24:11 #协同物种形成
协同物种形成指不同物种间平行的物种形成过程。寄生虫与寄主之间通常有很紧密的关系,它们无法离开寄主太久,终身生活于寄主身上或体内;而且有高度专一性,一种寄生虫只寄生于某种寄主,甚至是某个部位。因此研究寄生虫也可以很好的得知寄主的演化过程。多数灵长类身上只有一种虱子,人类身上却有三种:头虱、体虱和阴虱。其中黑猩猩虱(Pediculus schaeffi)和人类头/体虱为同一属;大猩猩虱(Pthirus gorillae)则和人类阴虱同一属。人类头虱(Pediculus h. capitis)人类体虱(Pediculus h. humanus)黑猩猩虱(Pediculus schaeffi)人类阴虱(Pthirus pubis)大猩猩虱(Pthirus gorillae)由人类DNA的研究得知:黑猩猩和人类的祖先在约6百万年前分枝,而大猩猩与黑猩猩/人类的共同祖先则在约7百万年前分枝。另外根据寄生虫学者的研究:黑猩猩虱与人类头/体虱的共同祖先在约640万年前分枝,而大猩猩虱与人类阴虱的共同祖先则在约330万年前分枝;而且,Pediculus属和Pthirus属的虱子的共同祖先是在约1300万年前分枝,早于大猩猩与黑猩猩/人类的分枝约6百万年。寄生虫学者对这个结果有两种假说:一是大猩猩虱在3、4百万年前突然"跳"到人类身上;第二是灵长类身上本来就有多种虱子,只是其他所有灵长类身上的虱子都灭绝到只剩一种,只有人类仍然保持多种。寄生虫学者认为可能的演化是这两种假说的结合:1300万年前,Pediculus属和Pthirus属的虱子在大猩猩/黑猩猩/人类的共同祖先上分枝;700万年前,大猩猩与黑猩猩/人类的祖先带着它们身上的虱子分枝,不过,Pediculus属的虱子在大猩猩身上消失,而Pthirus属的虱子在黑猩猩/人类的祖先身上消失。6百万年前,黑猩猩和人类分枝,它们身上的虱子也跟着分成两个物种。最后,在约3百万年前,大猩猩身上的虱子由于未知的原因转移到人类身上,造成只有人类有多种虱子。大猩猩虱是怎么转移到人类身上是个有趣的问题。阴虱靠吸血维生,离开寄主超过24小时便会死亡,而且大多借由性交传播。不过寄生虫学者认为大猩猩与史前人类之间的人兽交是不太可能发生的;比较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史前人类与大猩猩有过(非性欲上的)亲密接触:人类可能是大猩猩的掠食者,或史前人类懒得自己铺床,因此睡在大猩猩遗弃的巢穴中。头虱与体虱之间的分化也是很有趣的问题。头/体虱同样是Pediculus属的虱子,与阴虱不同,头/体虱以毛发碎屑等为食。头虱仅生活局限于头发中,体虱则生存局限于衣物、被褥中。寄生虫学者根据DNA的研究推测头虱与体虱大约在7万±4万年前分枝。这个结果建议:人类大约在10万年前之前失去了大部分像猩猩们一样的体毛,并且开始穿着衣服。由于衣服无法形成化石,过去古人类学者认为人类早在50万年前便失去大部分体毛并开始穿着衣服了。
相关
- 尖团合流尖团音是指存在于汉语中的两组对立的声母。在官话里、(漢語拼音:i, ü)前的声母、、(拼音:z, c, s)称为尖音,声母、、(拼音:j, q, x)称为团音。民国成立不久后于1913年建立的国语规范
- 杰马里·莱恩让-马里·莱恩(法语:Jean-Marie Lehn,1939年9月30日-),法国化学家,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他主要的研究领域是超分子化学 ,尤其是穴醚的合成。1901年:范托夫 | 1902年:费歇尔
- 在永恒之门《在永恒之门》(Op de drempel van de eeuwigheid),或称《悲痛的老人》是一幅梵高1890年5月初在圣雷米精神病院完成的油画, 此画基于其1882年在海牙绘成的铅笔草稿完成,画中人物
- 英联邦宪章英联邦宪章是阐述了英联邦国家价值观的一部宪章,也是其54个成员国平权、民主等一系列原则的承诺。于2012年12月19日通过后在2013年3月11日(即英联邦日)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 刘芳刘芳(1974年-)是一位加拿大华人音乐家。1974年出生于昆明,擅琵琶、古筝,得到媒体、专家和听众给于极高的赞誉。刘芳的多场音乐会被加拿大、荷兰、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国
- 守恒力假设一个受到某作用力的粒子,从初始位置移动到终结位置,而此作用力所做的功跟移动路径无关,则称此力为保守力(conservative force),又称为守恒力。等价地说,假设一个粒子从某位置,移
- 亚欧大陆欧亚大陆或亚欧大陆是亚细亚洲大陆和欧罗巴洲大陆的合称。面积5473.8万平方公里。亚、欧二大陆单从地理学方面来归类应属同一个、地球表面面积最大的洲。亚洲与欧洲的分别主
- 日冕日冕是环绕太阳周围的等离子体光环, 环绕其它恒星的称为冕或星冕。太阳的日冕延伸到外太空数百万公里,在每一次的日全食中都很容易看到;平常也可以透过日冕仪观测。英文的冕 (co
- 耿继茂耿继茂(?-1671年),为清朝初年明降将耿仲明之子,耿精忠之父。清初三藩之一。顺治六年(1649年),其父耿仲明因为藏匿逃人而获罪,畏罪自杀。顺治七年(1650年),耿继茂与平南王尚可喜联手攻破广
- 闲中录《闲中录》,又作《恨中录》,《闲中慢录》是朝鲜英祖次子思悼世子嫔,正祖母亲惠庆宫洪氏(献敬王后)所著自传体回忆录:1345-1346。这是一部流传很广的作品,被称为朝鲜宫廷纪实散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