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诏书

✍ dations ◷ 2025-07-14 17:59:20 #阿育王诏书

阿育王诏书(英语:Edicts of Ashoka),又称阿育王诏令、阿育王垂谕,于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所流传下的石刻文书,出现时间约在公元前269年至前231年间。在孟加拉、尼泊尔至巴基斯坦等地,都曾发现这类的古石刻文书,计有大磨崖、小磨崖各七所、石柱十根、石窟刻铭及石板等五种。除小磨崖法敕有阿育王之名外,余皆刻以天爱喜见王(梵 Devānajpriya priyadraśi,巴 Devānajpiya piyadassin)之名。它是研究孔雀王朝与原始佛教的重要考古资料。

此种法敕刻文,所在范围甚广,几遍及全印度。高僧法显传、大唐西域记中屡次提到的石柱即指此,其后湮没,世人遂无知之者。直至西元一三五六年,回教王菲罗兹夏尔(Fīroz Shāl)在距离德里(Dehli)一百六十余公里及六十余公里处各发现一根石柱,并将之移至德里。至百年前为英领东印度协会之霍尔上尉(Captain Hoare)所注意,尔来又陆续于印度、尼泊尔、阿富汗等地发现。后经普林斯(Prinsep)苦心研读,至一八三七年得以确认为阿育王刻文,遂为印度史及佛教史之研究,大放异彩。

大磨崖刻铭,考其记载,可知系阿育王即位十二年至十四年间所刻成。概言之,其大意为禁止杀生、设立疗养院、凿井、订定会议制度、颁药剂并鼓励栽植药草、每五年官民共同举行一次无遮大会、兴法利生、确保有司对教法之兴隆及民众之安和幸福、尊重信仰自由、和异教徒之抗争应谨慎、禁止虚伪背德之仪礼、应举行正法之式典、为来世之福乐应脱离先世之罪业。此诰文显示阿育王痛悔征服羯陵伽所带来之悲惨,因而皈依佛法并热心于弘扬佛法,相信依教法之征服方是最胜之征服。而其主要目的为向希腊人传布佛教。

小磨崖诰文,大意为对外扩充大法之教域,对内应举孝顺之实;另有别文一章,训谕摩揭陀国之僧众应长久持续大法。

十根石柱中,六根刻有相同之诰文六章。其余四根则刻别文各一章,且于此四石柱之柱头有铃形圆板,上置狮子像,侧缘有莲花、鹅等类之雕刻。其长,小者高约八米,大者高及十余米。考据诸刻文,乃阿育王即位二十六年至二十九年所制,内容为禁止杀生,有司应以仁慈为旨而使赏罚之道不误,奖掖民众以正义而脱离恶业,为王者对待臣民不分种族、阶级、信仰,一以慈爱视之。别文则刻记王妃施舍树林等因缘,或王参拜建柱等事迹。

石窟之铭文,各记其洞崖施舍之事迹。石窟位于菩提伽耶(梵 Buddha-gaya)北方二十余公里之帕拉帕尔丘(Barābar),共计有四窟,其中三窟之刻文记载施与洞窟之事迹。

晚近才发现之石板本是奥立沙(Orissa)附近一农家之壁石。上记各种刻文中,特别值得注意者为磨崖刻文第十三条,内容系阿育王与外国之交涉,文中出现之希腊王约当公元前二六○年至二五八年之人物,以此可推知阿育王出世之年代及佛教之传布地域。

今朕思惟:“如此正法得久住而得指示〔如下〕:〔即〕,诸大德,此等之法门,于毘奈耶最胜〔法说〕(转法轮经)、圣种〔经〕(AN 10.20圣居经)、当来怖长〔经〕(AN 5.77-79当来怖畏经)、牟尼偈(经集蛇品第12章牟尼经)、寂默行经(经集第三品第11章那罗迦经)、优婆帝沙问〔经〕(经集第四品义品第16章)及关于妄语而薄伽梵佛陀所说罗睺罗〔经〕(MN61教诫罗睺罗经)即是也。

相关

  • 神迹神迹或者奇迹来自于希腊语dy′na·mis,英语中常翻译为“miracle”,字面意思是“力量”,也有能力、异能的意思,是指无法用人们的常识所解释的而归于神的作为的一些现象,也就是来自
  • 呼吸道肿瘤新生物、息肉、瘜肉或赘生物(英语:neoplasm),是指身体细胞组织不正常的增生,当生长的数量庞大,便会成为肿瘤(英语:tumor)。而肿瘤亦可以是良性或恶性的。肿瘤(英语:tumor)在医学上是指细
  • 影武者《影武者》又名《影子武士》,是一部1980年上映、由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执导的日本电影,“影武者”谓日本战国时代中样貌形象与大名相似的替身。该片男主角一开始由《盲剑客
  • 玛丽亚温泉市玛丽亚温泉市(捷克语:Mariánské Lázně,德语:Marienbad;含义皆为“玛丽亚之温泉”)是捷克卡罗维发利州的一个镇,以温泉著名。
  • 杰西·韦德杰西·韦德(Jessica Alice Feinmann Wade BEM,1988-)是英国物理学家,在伦敦帝国学院的Blackett实验室(英语:Blackett Laboratory)进行研究,其研究针对聚合物为基底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
  • 苦蓝盘苦蓝盘(学名:)为苦蓝盘科苦槛蓝属下的一个种。
  • 宋光祖宋光祖(1939年-2013年9月1日),上海南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戏曲家。担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擅长戏曲创作理论,著有教材《戏曲写作论》、《中国戏曲名著选读》、《“红楼”戏曲概述》
  • 李朝仪李朝仪(?-1881年),字藻洲,贵州贵筑县(今属贵阳市)人。清朝政治人物。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恩科进士,即用直隶知县,历任平谷、三河、大兴等县。咸丰三年(1853年)后历升南路厅同知、东路
  • 气象学报《气象学报》创刊于1925年,是中国大陆基础科学类双月刊,编辑部位于北京市。此刊物由中国气象学会主办。《气象学报》在201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
  • 刘大受 (清朝官员)刘大受,是中国清朝官员,于1884年上任台北府儒学教授,隶属于台湾道台北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南台湾境内之教育行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