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胞外底物
✍ dations ◷ 2025-11-04 05:41:17 #胞外底物
在生物学,细胞外间质或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是动物组织的一部分,不属于任何细胞。细胞外间质决定结缔组织的特性。此外细胞外间质还吸收了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和蛋白酶。当生理条件变化时,激活蛋白酶而释放这些细胞因子,而无需从头合成这些因子,从而迅速激活细胞功能。鉴于细胞外间质的多样性,细胞外间质有多方面的功能。例如,为细胞提供支持和固定、提供组织间的分离方法、调节细胞间的沟通、调节细胞的动态行为。许多细胞与细胞外间质的成分结合。这种细胞与细胞外间质的粘连受特定的细胞表面细胞粘附分子如粘合素(integrin)的调节。粘合素可以传导机械刺激从细胞外间质到细胞骨架。细胞外间质在肿瘤、纤维化、伤口愈合、炎症反应等疾病中起作用。
相关
- 固氮固氮作用(英语:Nitrogen fixation),简称固氮,指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如硝酸盐、氨、二氧化氮)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固氮以及人工固氮两种。自然固氮(Natural nitro
- 锥虫锥虫(Trypanosoma,希腊语:trypaô钻,soma体)是一种带鞭毛的原生动物(鞭毛虫),它可寄生在多种温血动物和冷血动物中。布氏罗得西亚锥虫(Trypanosoma brucei rhodesiense)和布氏冈比亚锥
- 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又称铜绿假单胞菌(学名: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好氧、呈长棒形的细菌,只有单向的运动性。它是一种机会性感染细菌,且对植物亦是机会性感染的。与其
- 不可逆激动剂不可逆激动剂是一种永久结合并激活受体的激动剂。一般激动剂与受体的结合是可逆的,而不可逆激动剂与此不同,它和受体的结合至少在理论上是不可逆的,如Oxymorphazone就是一种不
-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一种处理污水的好氧生物方法,是一大类生物处理方法的统称。共同的特点是微生物附着在作为介质的滤料表面,生长成为一层由微生物构成的膜。污水与之接触后,其中的溶解
- 模型论模型论(英语:Model theory)一般是指数学中集合论的论述角度对数学概念表现(representation)的研究,或者说是对于作为数学系统基础的“模型”的研究。粗略地说,该学科假定有一些既
- 傅-克酰基化反应傅里德耳-克夫特化酰化反应(简称傅-克酰基化反应)是一种傅-克反应,在质子酸或路易斯酸(如三氯化铝)催化下,芳香性化合物与酰卤或酸酐发生的亲电子取代反应,为一改良的亲电子取代反应。
- Ga镓(原子量:69.723(1))共有34个同位素,其中有2个是稳定的。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
- 张裕恒张裕恒(1938年2月28日-),物理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生于江苏宿迁。196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65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 胡尼胡尼是埃及第三王朝的最后一位法老。他曾在象岛上修建了一座堡垒,用以守卫埃及位于第一瀑布的南方边界。他可能是下一位法老斯尼夫鲁的妻子海特菲莉斯的父亲。在左塞尔的宫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