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里斯托·波特夫

✍ dations ◷ 2025-02-24 09:56:20 #保加利亚诗人

赫里斯托·波特夫 (保加利亚语:Христо Ботев, pronounced ), 全名赫里斯托·波特亚夫·佩特科夫 (Христо Ботьов Петков; 1848年1月6日(儒略历1847年12月25日) – 1876年6月1日(儒略历5月20日)),保加利亚革命者、诗人,他的文学创作活动和他亲身参加的革命活动紧密相连,被广泛认为是保加利亚的文化象征和英雄人物。

1848年1月6日波特夫生于保加利亚卡洛费尔,父亲Botyo Petkov(1815–1869)是知名的启蒙学者和教师,在奥斯曼帝国后期保加利亚国家复兴中有重要作用,母亲依万卡·斯塔伊科娃是个贤慧的女子,能唱四百多首保加利亚民歌,父母对疾苦人民的关心对波特夫的成长有巨大影响。

波特夫十五岁时即到俄国敖德萨读高中,读到了很多倡导自由的俄国文学作品,并受到亚历山大·赫尔岑和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影响。1865年离开高中的他开始在敖德萨和比萨拉比亚任教,并开始写诗。在早期诗歌如《致母亲》和《致兄弟》中,波特夫倾诉了身在异国的孤独和对祖国亲人的怀念,抨击那些昏庸的、对被奴役的祖国无动于衷的人们。1866年,因作品的进步倾向,波特夫被迫离职,于次年回故乡接替病中父亲的教师工作。

1867年5月波特夫在庆祝西里尔和美多德的节日上即席发表了抨击奥斯曼当局和保加利亚富人的演讲,被勒令离开故乡。波特夫本来打算前往俄国,但途经罗马尼亚时,结识了许多保加利亚流亡者,并且在这里发现可以为人民的事业献身,便毅然留下。他在罗马尼亚做过印刷工人、教师和革命刊物的工作人员,并且同流亡的保加利亚爱国者从事革命活动。1868年7月革命领导人哈基·迪米特尔组织的两支起义军渡过多瑙河,进入保加利亚,准备发动反土耳其奴役的武装起义,在巴尔干山脉的布兹路嘉山上和土耳其部队作战时,迪米特尔英勇牺牲。波特夫写了《哈基·迪米特尔》,以浪漫主义手法歌颂了这位民族英雄。全诗充满哀惋悲壮气氛,被认为是保加利亚诗歌史上最好的抒情诗之一。

1869年一批革命领导人在布加勒斯特组成了瓦西尔·列夫斯基为首的保加利亚中央革命委员会,波特夫当选为中央委员。1869-1871年,波特夫继续在比萨拉比亚任教,同时保持和革命领导人之间的联系。他和瓦西尔·列夫斯基、柳宾·卡拉维洛夫成为好友,此时他写有《哀歌》、《海杜特》、《斗争》和《私奔》等诗篇,出版自己早期的诗作,同时开始创办《保加利亚流亡者论坛报》宣传民族解放思想。1872年底,列夫斯基由于叛徒出卖被捕,次年2月遇害。革命者队伍产生了意见分歧,波特夫与他的支持者如斯特凡·斯塔姆博洛夫等人认为应该尽早发动起义,以取得国际支持;而卡拉维洛夫等人认为,现在还为时过早。

1873年波特夫开始担任《闹钟报》的编辑,创作了许多讽刺诗,如在《流浪汉》、《圣乔治节》、《在酒店中》、《爱国者》和《为什么我不是》等诗中,他辛辣地讽刺了那些麻木不仁的蠢人、懦弱无能的软骨头、高谈阔论的空想家以及唯利是图的财主们,斥责了那些压迫人民的暴君、主教以及愚弄人民的神父和牧师。1875年,卡拉维洛夫因病辞去革命领导职务,波特夫接任中央委员会主席。他认为发动起义的时机已到,无需更周全的准备。准备不足和通信不畅最终导致了1875年9月旧扎果拉起义的失败。

面对起义失败,波特夫主动辞职,并推荐斯塔姆博洛夫为新的革命委员会主席,消除了委员会内部分纷争。1876年,保加利亚南部爆发了著名的四月起义,波特夫闻讯后即率队回国支援。5月17日这些革命者们化妆成了各色人等,通过奥地利船只“拉德斯基”号进入了弗拉查革命区,对这里的起义进行增援。可是他们却不知道,这里的起义已被镇压,奥斯曼政府已经可以腾出手来专心的对付他们了。当他们在5月20日登陆后,立刻就在米林卡姆科高地与奥斯曼军队进行了正面冲突。在Nikola Voinovski的领导下,革命者们击退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卡马拉、库彭、奥克尔奇查等地都被解放。5月20日,当他们正向沃拉峰挺进时,突然遭到土耳其军队的包围和袭击,波特夫在激烈战斗中胸口中弹牺牲。

相关

  • MAC膜攻击复合物(MAC),是一种通常生成于致病细菌表面的结构。人体补体系统的替代补体途径、经典补体途径、凝集素途径均可产生这种复合物。该复合物是免疫系统的效应蛋白之一,它可
  • 紧急洗眼器洗眼器是实验室等需处理危险性物质的场所之常见安全设备 ,是在化学品进入眼睛时用以即时洗清的器具,以在送医急救前降低对眼睛的伤害。洗眼器已经被广泛使用在全球各地方。在
  • 1997年 茂朱-全州第十八届冬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1997年1月24日至2月2日在韩国的全罗北道茂朱郡举行,这是韩国首次主办冬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韩国也成为第二个主办冬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亚洲
  • 芭蕉布芭蕉布,又名蕉布、蕉纱、蕉葛,是从芭蕉叶中抽取纤维而织出来的布。广泛产于亚太地区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域。中国在汉代已有生产芭蕉布,《后汉书·王符传》提及“葛子升越,筒中女布
  • 蒲蛰龙蒲蛰龙(1912年8月1日-1997年12月31日),原籍广西钦州,生于云南,中国昆虫学家。193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农学院。1949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博士学位。曾任中山大学教授、生命科学
  • N1N1运载火箭是苏联研发的用来将苏联宇航员送到月球的火箭,也被西方人称为 G-1e 或 SL-15 。N1就是俄语носитель(运载器)的缩写。N1运载火箭研发工作比土星五号晚,不仅资
  • 席又写作蓆,是传统日常用品,在中国多以草或竹织成。古人喜欢将之铺在地上坐卧,也就是“席地而睡”、“席地而坐”等成语的来源。
  • 偶像英里子传说《偶像英里子传说》(日语:アイドル伝説えり子)是PRODUCTION REED和濑户内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电视动画,为濑户内电视台首套亲自参与制作的全国联播动画,在1989年于东京电视台播放。
  • 凯旋式凯旋仪式(拉丁语:triumphus,古希腊语:θρίαμβος,转写:thríambos)是古罗马授予取得重大军事成果,特别是那些获得打赢了一整场战争的军事将领的庆祝仪式。对于统治罗马的贵族
  • 抗日战争人物列表抗日战争中各方人物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