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理论

✍ dations ◷ 2025-08-29 21:40:34 #幽默理论

幽默理论解释什么是幽默以及幽默在社会上的功能。在解释幽默的流行理论中,其中有心理学理论,当中绝大多数认为幽默是健康的行为。有些精神理论认为幽默是一个莫名其妙的谜,犹如神秘主义。尽管可以找到各种经典的幽默理论,但在当代学术文献中,三种幽默理论不断出现:救济理论、优越理论和不协调论。在目前的幽默研究人员中,关于这三种幽默理论中哪一种最可行尚无共识。每个人最初都声称他们的理论能够解释所有幽默案例。但是,他们都承认,尽管每种理论都涵盖其自身的关注领域,但是许多幽默实例都可同时用一种以上的理论来解释。例如,不一致理论和优越理论都具备了共同创造幽默的因素,并且能互相递补。

调剂理论认为,幽默是一种体内平衡,通过这种机制可以减轻心理压力。因此,幽默可以有助于减轻由恐惧引起的紧张感。 根据调剂理论,幽默是神经能量所释放的结果。此理论还认为,幽默主要用于克服社会文化障碍并揭示压抑的欲望。据说,这也是我们在挠痒且会产生笑的原因,这是由于随着幽默的人而产生的紧张感。 根据赫伯特·斯宾塞的说法,幽默是一种“经济现象”,其作用是调剂因错误或错误的期望而产生的“压力”。后一种观点也得到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支持。

幽默的优越性理论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以及托马斯·霍布斯的《利维坦》。普遍的想法是,一个人嘲笑他人的不幸,因为这些不幸在他人缺点下证实了他的优越性。 柏拉图引述苏格拉底说,这些特征表现出了自我愚昧。根据亚里士多德,我们嘲笑劣等或丑陋的人,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优越感感到高兴。 优越感通常是基于群体的不足或与社会内部规范的偏离。

不协调理论指出,在某种情况下所涉及的概念与认为与该概念有某种关系和真实对象之间产生不协调时,就会产生幽默。

由于该理论的重点不是本身的不一致性,而是其真实和概念(即将所讨论的对象置于真实关系中),因此通常称为不一致性理论。

弗朗西斯·哈钦森在《幽默中的思想 ,1725年》中表达了什么是幽默,该思想成为幽默发展理论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幽默是对不协调感的回应。 阿瑟·叔本华写道,感知到不一致是在概念与它所代表的真实对象之间出现不协调。黑格尔几乎持完全相同的观点,但将这个概念视为“外观”,并认为幽默会完全否定这种外观。

第一位发表不一致理论为苏格兰诗人比蒂。 然而,不协调理论最著名的版本是康德,他对幽默描述作“一种期望突然变成了虚无”。亨利·柏格森则试图通过将不一致性简化为“活着的”和“机械的”对比来完善它。

在伯格森这样的不协调理论仍在流行期间,人们常常对幽默观点转变的理论进行争论,例如约翰·莫雷尔和罗伯特·拉塔之间的幽默研究系列的辩论。莫雷尔提出了大多数同时存在的不协调理论 ,而拉达则侧重于由突然解决某种问题而产生的“认知转变”。

幽默经常包含意料之外的、常常是突然的视角转变,这让不一致理论得到支持。拉塔和布莱恩·博伊德为这一观点辩护。 博伊德认为这种转变是从认真到发挥,几乎所有事物都可能成为扭曲的对象,这正是人类创造力的灵感(尤其是科学和艺术),这种转变是由“结构映射”(Koestler称为“ 二元化”)创造新的含义而产生的。 亚瑟·科斯特勒认为,当建立两个不同概念并在它们之间产生碰撞时,就会产生幽默。

一个人必须具有幽默感和严肃感,以区别看待事情。当幽默被用来表达观点时,则需要一种更加敏锐的感觉。 心理学家研究了如何利用幽默表达具有严肃性的事情,就像宫廷小丑通过幽默传达严肃的信息一样。相反,当不打算认真对待幽默时,幽默中的不良品味可能会越过界线,尽管不是故意的,但还是要认真对待,甚至应该停止。

善意理论(BVT)由研究人员A. Peter McGraw和Caleb Warren研究得出。BVT整合了完全不同的幽默理论,得出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时就会发生幽默:1)某种事物违反着人们对世界“本应如何”的感觉,2)威胁形势是善意的,并且3)一个人看到了两者同时解释。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幽默很可能起源于感到明显的身体威胁,例如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威胁。随着人类的发展,引起幽默的情况可能从身体威胁扩大到其他的侵犯,包括侵犯个人尊严(例如打闹,戏弄)、语言规范(例如双关语,不正当行为)、社会规范(例如奇怪的行为,过度的笑话)、甚至道德规范(例如不敬的行为)。BVT建议,只要意识到威胁局势是善意的、任何威胁到人们对世界“本来应该如何”的感觉事物都是幽默的。

幽默还有多种方法,麦格劳和沃伦在道德行为领域检验了三种情况:表明某件事是错误的、另一项表明它是善意的、当一个人在心理上远离违反道德行为或仅仅虚弱地遵守行为时,而这种违反道德行为也是属于善意的。

例如,麦格劳(McGraw)和沃伦(Warren)发现,人们在读到一所教堂在招募新成员并且该宣传是可笑时,都非常反感。然而,很多人也同时感到好笑。这与BVT一致,参与教堂的人比没有参加教堂的人发笑的可能性较低,因为上教堂的人更多地相信教堂是神圣的,因此,他们认为取笑教堂的行为是善意的可能性较小。

相关

  •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抗甲状腺自身抗体或简称抗甲状腺抗体(a
  • 吞枪饮弹 ,又称吞枪,是人类自杀方法的一种,办法是向自己的头部开枪。最有效的饮弹方式应该要把枪口放进嘴里,然后向上颚方向轰击。这样子弹会通过脑干,确保快速而必然的死亡。有些电
  • 宋徽宗宋徽宗赵佶(1082年6月7日-1135年6月4日),北宋第八位皇帝,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同时也是画家、书法家、诗人、词人和收藏家,且擅长古琴、蹴鞠、击鞠、打猎,自创“瘦金书”字体。徽宗在书
  • 桑植县桑植县位于中国湖南省西北部,是张家界市下辖的一个县。国内生产总值329,043万元(2009年)。面积3465平方千米,人口456,958人(2009年)。该县主要资源为天然气、铁矿、煤炭、硅石和水
  • 建安建安(元年:196年 - 末年:220年二月)是东汉皇帝汉献帝刘协的第五个年号,共计25年。为李傕郭汜之乱中,献帝在流亡途中所立的年号。由于196年曹操迎献帝于许昌,因此建安年间也可以说是
  • 弗里茨·海德弗里茨·海德(Fritz Heider,1896年2月18日-1988年1月2日)是一位美国格式塔心理学家,以发展认知平衡理论和归因理论而著称。1896年2月18日,弗里茨·海德出生在奥匈帝国京城维也纳,是
  • Bran New KISS《Bran New KISS》是韩国的男子组合U-KISS的第5枚迷你专辑,于2011年3月30日发行。唱片公司为NH Media。
  • GJ部《GJ部》(日语:グッジョぶ)为日本作家新木伸所撰写的轻小说系列,插画为あるや。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全9卷刊行。2012年7月宣布动画化,2013年1月起于日本电视台播放。新系列《GJ部中等部》(日语:グッジョぶちゅうとうぶ)于2012年4月发行。2014年3月21日官方公开动画30秒宣传影片,即将推出特别篇OVA《GJ部@》。《GJ部@》于2014年5月5日在BS日本播出一小时的特别节目,2014年5月14日于日本发售Blu-ray&DVD-Video,收录46分钟的本篇影像与特典影像。故事
  • 勒斯米雷什蒂乡坐标:.mw-parser-output .geo-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dms,.mw-parser-output .geo-dec{display:inline}.mw-parser-output .geo-non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multi-punct{display:none}.mw-parser-output .longitude,.mw-parser-output .latitude{white-space:n
  • 斯堪的纳维亚羽毛球公开赛斯堪的纳维亚公开赛(Scandinavian Open)或称斯堪的纳维亚锦标赛、斯堪的纳维亚大师赛,是1981年起于丹麦举办的国际羽毛球赛事,最初的名称为斯堪的纳维亚杯,1985年改称斯堪的纳维亚公开赛,在1987年举行最后一届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