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约瑟夫·博伊斯
✍ dations ◷ 2025-04-03 12:23:54 #约瑟夫·博伊斯
约瑟夫·博伊斯(德语:Joseph Beuys,1921年5月12日-1986年1月23日)是著名的德国行为艺术家,其作品包括各种雕塑、行为艺术,信奉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的观点。代表作如《如何向死兔子讲解图画》《油脂椅》等。1921年出生在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的克列弗尔德, 父亲是小商人。博伊斯青少年间就表现出叛逆的性格,中学期间他曾逃学到一家马戏团打工。1938年后他加入了阿道夫希特勒青年团,二次世界大战中参加空军,曾受伤降落在苏联领土被当地鞑靼人所救。战争中多次负伤使得他腿脚有毛病,行动不便二战后在克莱沃向当地艺术家学习雕塑及绘画艺术,同时认识了凡·格林腾兄弟。1947年博伊斯进入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开始系统地学习艺术,师从恩塞林(Joseph Enseling)、马塔利(Ewald Mataré)等人。然而1953年他大学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其未婚妻也解除了和他的婚约,这些打击使得博伊斯一蹶不振并一度打算自杀。凡·格林腾兄弟帮他举办了一些小规模的展览,同时把他送到乡下两兄弟母亲的农场内进行调整。在农场生活工作了两年之后博伊斯重新恢复了信心,1959年与艾娃·汪姆芭走入婚姻殿堂并育有一对儿女。1961年,他被母校聘为教授,然而他本人并不喜欢学院僵化的制度。1967年建立了德国学生党,因为与学校方面的矛盾而在1972年被开除。1978年由于学生们的支持又恢复了他的教授名誉,正是在这几年中他积累起了国际声誉。1986年博伊斯死于杜塞尔多夫。博伊斯的作品种类多样,媒材从雕塑到行为艺术都有涉及。其创作创意很多来源于他在童年和二战中的经历,比如他在二战中曾当过德军飞行员,他所驾驶的飞机坠毁在克里米亚半岛后被鞑靼人救起,用毛毯和动物油脂包裹住身体为他保暖。因此他的创作有很多是用这两种元素创作的,比如《油脂椅》和《毛毡衣》。他的作品充满隐喻,如油脂椅是在一把普通的椅子上堆积上坡状的动物油脂,油脂象征着能量,椅子则暗示人的躯体。在《如何向死兔子解说图画》这件行为艺术中,博伊斯怀抱死兔子,头顶涂着蜂蜜,右脚绑着铁板,象征理性世界,左脚踩着毛毡鞋底,象征温暖。而《给卡塞尔的7000棵橡树》,实际上只是由作者开头,大部分橡树都是由市民和追随者种下的。
相关
- 头孢地嗪头孢地嗪是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属于半合成的抗生素。其对β内酰胺酶稳定,对头孢菌素酶和青霉素酶极稳定,且有较长的生物学半衰期。头孢地嗪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均有抗菌活
- 育空河育空河(英语:Yukon River)是北美洲主要的水系之一,发源于加拿大的育空地区(而育空地区即以发源于该地区的育空河来命名)。育空河长3,700公里,并由发源地向北流于育空-库斯科奎姆冲积
- 本都统治者列表这是一份本都王国统治者的列表。本都是希腊化时代安纳托利亚的一个重要王国,其国王可能具有伊朗血统。
- 视盲失明,俗称盲或者瞎,是指由生理或心理原因引发的人体视知觉缺陷。目前对于视觉丧失的程度有多种度量标准,而失明也有许多种定义。完全失明是指人体彻底丧失对于形状和可见光的感
- 讯息传递讯息传递可以指:
- 二倍体染色体倍性是指细胞内同源染色体的数目,只有一组最基本的称为“单套”或“单倍体”(haploid),两组备份称为“双套”或“二倍体”(diploid)。多倍体的细胞则有更多套的染色体。其中
- 奥托·布伦费尔斯奥托·布伦费尔斯(德语:Otto Brunfels,1488年-1534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德国的神学家、植物学家。他著有一本重要的草本植物志《活植物图谱》。该书出版于1530年至1536年,同时还附
- 中生动物中生动物是一种多肉海洋无脊椎寄生动物,现今依然不清楚它们是退化了的扁形动物,还是独立发展出的。一般而言,这些细小、难以理解的生物是由包附在一个或多个生殖细胞上的纤毛种
- 尼曼匹克症尼曼匹克症(Niemann-Pick disease),是一种脂质代谢异常的遗传疾病。过量脂类累积于病人的肝脏、肾脏、脾脏、骨髓等,甚至脑部,而造成这些器官的病变。遗传模式为体染色体隐性遗传
- 冯小明冯小明(1963年10月7日-),中国化学家。生于四川武胜。198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1988年获兰州大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任四川大学教授。2013年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