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古典逻辑

✍ dations ◷ 2025-04-26 12:10:31 #自2021年2月需要逻辑专家关注的页面,非古典逻辑,形式逻辑系统,逻辑,哲学

非古典逻辑(英语:Non-classical logic),又称非经典逻辑,概括了在经典逻辑体系之外的各种形式系统,这些系统在命题及谓词等方面,与经典逻辑不同。 随着现代哲学逻辑与理论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推动了非经典逻辑发展。

经典逻辑基于公理化的四个基本原理:同一律, 排中律, 无矛盾律(也被称为矛盾律),和充足理由律。 经典逻辑也被特征化为下面一些性质:

非经典逻辑是缺乏上面这其中的某一个或多个特性的逻辑系统。


历史上关于经典逻辑(古典逻辑), 康德认为亚里士多德发现了关于逻辑的一切知识,逻辑史学家潘特尔得出了这样的推论,即亚里士多德之后的任何逻辑学家所提出的新事物,实际是困惑,愚蠢或不正当的。 在经典逻辑系统里,从矛盾中可以推导出任何东西;这叫叫做爆炸原理(ECQ: ex contradictione quodlibet)。 ECQ在非经典逻辑往往不成立。 发明非经典逻辑(例如, 次协调逻辑)有很多动机。比如,不一致的(矛盾的)信息存在于, 信仰, 道德, 辩证法, 人工智能, 形式语义, 集合论, 算法,和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等领域, 经典逻辑的会导致反直觉结果的协调性(一致性)的不满足。发明非经典逻辑的主要动机是坚信,应该有可能以受控和区分的方式,对这些含不一致的信息的系统进行推理。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逻辑和数学的基础受到许多困难(所谓的悖论)的发现的影响, 特别是经典集合论中被发现有自相矛盾的现象,尤其是罗素悖论,以极为简明的形式震撼了数学的基础。这些难题涉及基本概念以及定义和推理的​​基本方法,这些以前通常被认为是没有问题的。悖论的研究也促进了非经典逻辑的研究和发展。

被归类为非古典逻辑的系统包括:


&   ∨   ¬   ~   →   ⊃   ≡   |   ∀   ∃   ⊤   ⊥   ⊢   ⊨   ∴   ∵

相关

  • 十三殖民地十三个殖民地(英语:Thirteen Colonies)是指大英帝国于1607年(弗吉尼亚)至1733年(乔治亚)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建立的一系列殖民地。这些殖民地最终成为了美国独立时的组成部分,即后来
  • 异丙酚异丙酚(英语:Propofol),又名“丙泊酚”,商品名Diprivan及其他。本品为一种短效静脉注射麻醉药,可用于全身麻醉的诱导及维持、成人机械呼吸器(英语:mechanical ventilation)或手术的镇
  • 沃尔顿威廉·西奥多·沃尔顿三世(英语:William Theodore Walton III,1952年11月5日-),绰号红色巨人,为前美国NBA联盟的职业篮球运动员及电视评论员,场上位置为中锋。被普遍认为是联盟历史
  • Paragonimus microrchis小睾并殖吸虫(学名:Paragonimus microrchis)为并殖科并殖属的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营寄生生活,终末宿主家猫、家犬和大白鼠(均为人工感染),寄生于肺以及少数在胸
  • 增生楔增生楔(accretionary wedge),也称增生柱(accretion prism)、增生杂岩(accretion complex),是大洋板块在海沟(板块汇聚边界)处向地幔俯冲时被上盘的大陆板块(非潜没板块)刮削下来的深海
  • 亨德里克·韦德·波德亨德里克·韦德·波德(1905年12月24日-1982年6月21日),是荷兰裔美国工程师、科学家、发明家和作者。1905年出生在威斯康星州麦迪逊,父亲是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一名教授
  • 越南教育越南教育制度,制度可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学前教育、小学(第1级-第5级)、初中(第6级-第9级)、高中(第10级-第12级)以及高等教育(四年的学士班和两年的硕士班)。越南的教育系统
  • 自发发射自发辐射(Spontaneous emission),是在没有任何外界作用下,激发态原子或是分子的电子自发地从高能阶向低能阶跃迁,同时发射出一光子。各原子的自发发射过程完全是随机的,所以自发辐
  • 共产党人 (小说)《共产党人》(法语:),法国作家路易·阿拉贡所著6卷本长篇小说,出版于1947年至1951年,讲述了1939年2月至1940年6月间法国共产党抗击法西斯侵略者的故事。
  • 欧阳彬欧阳彬(?-950年),字齐美,衡州衡山人,五代十国时前蜀和后蜀政治人物。欧阳彬祖上都官至县吏,而他特别好学、善于辞赋。楚武穆王马殷割据湖南,欧阳彬打算求见马殷时被一名樊姓掌客吏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