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鉴(日语:手鑑/てかがみ */?)是日本的一种经折装书帖,汇集有各种文献的古笔(日语:古筆),手指笔迹,鉴指规范或镜,通常始于圣武天皇的“大圣武”,然后是天皇、皇后、摄关、书法家、歌人和武士等等,背面始于圣德太子、藤原镰足和菅原道真等人,随后是僧人、二条家、冷泉家(日语:冷泉家)、女性和连歌师等等,大致按时期排序,涵盖佛书、和歌、汉诗和书信等各种文献。获指定为日本国宝的手鉴有京都国立博物馆的藻盐草、MOA美术馆的翰墨城、出光美术馆的见努世友以及阳明文库(日语:陽明文庫)的大手鉴[1][2]。
首页 >
手鉴
✍ dations ◷ 2025-10-19 12:26:04 #手鉴
相关
- 亨利·艾林亨利·艾林(英语:Henry D. Eyring,1901年2月20日-1981年12月26日),墨西哥出生的美国理论化学家。艾林曾任1963年度美国化学会主席和1965年度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1966年因为对反应速
- 拉安戈斯图拉镇拉安戈斯图拉镇是阿根廷的城镇,位于该国西部讷韦尔瓦皮国家公园,由内乌肯省负责管辖,面积79平方公里,海拔高度780米,2001年人口7,526。
- 科纳斯组织科纳斯组织(Khronos Group)是一个由成员资助的,专注于制定开放标准(Open standard)的行业协会,重点制定免费的API,使在各种平台和设备上创作或播放的多媒体可以得到硬件加速。所有K
- 卡尔·亚当·佩特里卡尔·亚当·佩特里(Carl Adam Petri,1926年7月12日- 2010年7月2日),德国数学家、信息学家。 佩特里1926年出生于德国莱比锡,1950年开始在德国汉诺威学习数学。1956年完成理学硕士
- ASH1L3MQM, 3OPE· zinc ion binding · chromosome · nucleolus · cytoplasm · Golgi apparatus · regulation of transcription, DNA-dependent · transcription fr
- 俄国农奴制俄国农奴制是俄国15世纪至19世纪中叶实行的农奴制。农奴与奴隶不同,贵族如果要出售农奴,必须将农奴所在的土地与农奴一同出售,单独交易农奴是不被允许的。俄国奴隶制已于1723年被彼得大帝废除。 俄罗斯沙皇国时期,该国的中部和南部地区率先普及农奴制。一开始乌克兰、哥萨克、乌拉尔和西伯利亚等地区的农奴制不太发达,直到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期间,乌克兰和哥萨克等地开始普及农奴制。俄罗斯帝国时期,只有贵族才能合法拥有农奴,但实际上当时有农奴沦为奴隶,并且被商人贩卖至国外。亚历山大一世在位时就想改革农奴制,但收效甚微,只
- 羽饰棺羽饰棺(Rishi coffin)是一种古埃及葬礼时使用的一种羽毛纹饰装饰的棺材。这是埃及第二中间期间的一种典型棺材,约前1650~前1550年。命名源自阿拉伯语ريشة(),意为“羽毛”。 在古王国时期和中王国时期期间,棺材都是矩形的。最初的类人棺出现在埃及第十二王朝。这些棺材,模仿了木乃伊的头部,没有手和脚,犹如被包裹起来一样。棺材由几组组成,外棺是矩形的。也许在埃及第十三王朝,这些类人棺的外饰已经布满了羽毛纹。古埃及官员Neferhotep(英语:Neferhotep)提及了这种棺材。 然而,这棺材
- 维克多 (皇帝)弗拉菲乌斯·维克多(拉丁语:Flavius Victor,?-388年8月),于383/384年或387年中至388年8月间短暂在任罗马皇帝(西部皇帝)。维克多的生年不详,其父马格努斯·马格西穆斯于383年7月反叛并击败了时任西部皇帝格拉提安,之后获东部皇帝西奥多西一世承认为格拉提安的继任者。383/384年或387年中,维克多受封为奥古斯都,成为皇帝。387年,马格西穆斯入侵意大利,企图消灭格拉提安之弟瓦伦提尼安二世的势力;惟西奥多西一世于388年挥军攻打西部罗马,马格西穆斯于潘诺尼亚两次与之交战皆被击
- 莱舍克·米莱尔莱舍克·米莱尔(Leszek Cezary Miller) 试听 (1946年7月3日—) 波兰左翼政治人物,2001年到2004年担任波兰总理。他是民主左派联盟的前任领导人(2011年12月10日至2016年1月23日)。
- 么么哒么么哒是一种源自中国网络文化的表达方式,常用于表达爱意、亲昵和友好。它的使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文字、语音、图片等多种形式,成为了网络社交和日常交流中常见的表达方式之一。“么么哒”这一表达方式的起源并不明确,但据推测,它可能起源于中国南方方言中的“么么”,意为亲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么么哒”逐渐成为了一种流行的网络用语,被广泛应用于网络聊天、社交平台和短视频等场景中。文字表达:在文字聊天中,“么么哒”通常以“muack”、“mua”、“mmdd”等形式出现,用于表达亲吻或爱意。有时候还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