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拉斯·赫里霍罗维奇·谢甫琴科

✍ dations ◷ 2025-11-25 12:56:10 #1814年出生,1861年逝世,俄罗斯帝国诗人,乌克兰诗人,欧洲纸币上的人物,乌克兰民族主义者,乌克兰社会运动者,基辅省人

塔拉斯·赫里霍罗维奇·谢甫琴科(乌克兰语:Тара́с Григо́рович Шевче́нко,1814年3月9日-1861年3月10日),又名塔拉斯·格里戈里耶维奇·谢甫琴科(俄语:Тарас Григорьевич Шевченко),乌克兰诗人、艺术家及人道主义者。他的文学作品被视为近代的乌克兰文学,甚至是现代乌克兰语的奠基者。谢甫琴科亦有以俄语写作,另外留下了很多美术杰作。

谢甫琴科生于小村庄墨岭瓷(由俄罗斯帝国属下的基辅省管辖,现在属于乌克兰切尔卡瑟州),贵族领主Pavel V. Engelhardt 属下的农奴家庭。其母1823年离世,父亲于他12岁时逝世,成为孤儿的塔拉斯由村中的圣诗班领导者接养教育,但因为喜欢争取绘画的时间而时常遭受体罚。1828年至31年间跟随Engelhardt 前往维尔拿(今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及后到圣彼得堡(今俄罗斯属)。

Engelhardt 有感谢甫琴科的艺术天资而让他向多位美术家拜师当学徒。这段期间谢甫琴科结识了许多当地的艺术家,诗人及思想家,其中经朋友介绍认识的俄罗斯名画家卡尔·布留洛夫教授于1838年5月5日向Engelhardt 捐出自己绘画的诗人伐斯里·茹科夫斯基肖像画,以换取谢甫琴科的人生自由。

获得赎身的谢甫琴科很快就进入布留洛夫教授于艺术学院中的工作坊学习美术,次年成为了“艺术家促进协会”寄宿生。在年度帝国艺术学院的考试中,谢甫琴科以一幅风景画获得银勋的奖状。次年1840年再次在考试中获得银勋,这次的作品是名为《奉献面包给狗的乞丐男孩》的油画。在这年间他开始写作诗歌描写他作为农奴时的生活。他的第一批诗歌集命名为《卡巴扎》出版。伊凡·法兰科(英语:Ivan Franko)作为比谢甫琴科晚一辈的乌克兰诗人曾说道:“《卡巴扎》是诗歌的新境界。她的清澈、宽宏及优雅,就像泉水、冷水和火花般爆发出来,(这些特质都)不见于从前乌克兰的文学写作中。”

于1841年,他的第二部史诗《海尔达马其(英语:Haidamaka)》(Гайдамаки)出版,同年又再以画作《吉普赛算命人》获得第三面银勋。谢甫琴科亦写作剧本,继后又完成并发行了《娜扎尔·斯托多莉亚》(Назар Стодоля),这部戏剧于后来被改编成歌剧及电影公演。

在圣彼得堡定居的期间,谢甫琴科曾经三度分别于1843年、1845年及1846年到乌克兰出游。同胞的生活困境为他带来深刻的冲击,他与仍然是农奴的亲戚相会,又拜访著名的乌克兰作家及知识分子如潘特雷蒙·库莉什(英语:Panteleimon Kulish)和穆克哈衣罗·麦克西茅奇(英语:Mykhaylo Maksymovych),另外又与俄国王侯家族列普宁(英语:Repnin)结交。1844年,有感于俄罗斯帝国下的乌克兰所承受着的贫困环境,谢甫琴科决定到他家乡的遗迹与文化遗址采集创作素材制作一本命名为《生动的乌克兰》(Живописна Україна)的蚀刻画集。

1845年3月,美术学院议会授予了谢甫琴科艺术家的称号后他再次走访乌克兰,拜会历史学家尼古拉·考斯特莫洛夫(英语:Nikolay Kostomarov)及其创立的秘密结社“济利禄及默多狄兄弟会(英语:Brotherhood of Saints Cyril and Methodius)”(Кирило-Мефодіївське братство)一众成员,其社团的目标是取消农奴制及将俄国的集权统治解放成联邦制的斯拉夫诸州。但在帝国的迅速打击下,1847年4月谢甫琴科及其他会员随着兄弟会的取缔而被拘捕。尽管塔拉斯并非兄弟会的核心成员,但在取缔行动期间他的诗歌《梦》(Сон)遭搜出,其内容为批判帝国的支配而被认为是煽动极端主意,因此在审判时对谢甫琴科的判刑是兄弟会成员间最重的。

他被收监于圣彼得堡,接着又以二等兵身份跟随俄军被流放到接近乌拉尔山脉的奥伦堡奥尔斯克驻防地,沙皇尼古拉一世又在判词中加入“接受最高级别的监视,褫夺写作及绘画的权利”。不过在一些例外下,对谢甫琴科的创作禁令执行上相对宽松,在前往乌拉尔及现为哈萨克斯坦地带执勤时继续有创作活动。直到1857年谢甫琴科获得特赦后当局又不准许他回到圣彼得堡,而被命令前往下诺夫哥罗德。1859年他获准移动到他的家乡乌克兰,他本来打算在那里买一块小地好好安顿,但在7月他以亵渎罪被捕,没多久被释放但又被下令返回圣彼得堡。

谢甫琴科在往后的几年专注于新诗集、绘画、版画及修订他的旧作。但被流放的多年后他身上的疾病开始恶化,在他1861年47岁寿辰后的一天于圣彼得堡去世。他先被埋葬于圣彼得堡的斯摩棱斯克公墓(英语:Smolensk Cemetery)(东正教属墓地),但为了履行塔拉斯在诗中《遗嘱》(Заповіт)的遗愿,他的朋友安排用火车将遗体运出莫斯科,接着以马车转送到他的故乡,最后于5月8日安葬于卡尼夫的僧侣山,面对着基辅罗斯文化的母亲河──第聂伯河。后世人为纪念谢甫琴科又称呼这座丘陵为“塔拉斯山”,在其墓冢上树立起一座高大的纪念碑,构成了卡尼夫展览馆-保育区的地标之一。谢甫琴科死后的7日也就是1861年农奴解放改革的宣布之日。

Як умру, то поховайте
Мене на могилі,
Серед степу широкого,
На Вкраїні милій,
Щоб лани широкополі,
І Дніпро, і кручі
Було видно, було чути,
Як реве ревучий.
Як понесе з України
У синєє море
Кров ворожу... отойді я
І лани, і гори —
Все покину і полину
До самого бога
Молитися... а до того
Я не знаю бога.
Поховайте та вставайте,
Кайдани порвіте
І вражою злою кров'ю
Волю окропіте.
І мене в сем'ї великій,
В сем'ї вольній, новій,
Не забудьте пом'янути
Незлим тихим словом.

25 декабря 1845,
в Переяславі

当我死后
请将我埋葬吧
在辽阔的乌克兰平原中
我的墓碑高高竖立于
这田原、这无尽的草原
这第聂伯、这峭壁
如此我可目睹,感受到
她气势汹汹的怒号。
当她从乌克兰溢出
流到那蓝色的汪洋
敌人的鲜血...我继而离开
这田地、这山-
我将留下他们而独自飞翔
到那神的住处
祈祷...但直到那一刻
我仍然是不了解神。
将我安葬和站起来吧
冲破那枷锁
以暴君们的鲜血
喷洒在你们自由的种子上。
在伟大的家庭中
在新生自由的家庭中
以善良温柔的言语
请不要忘记我。

1845年12月25日
佩列亚斯拉夫

相关

  • 细胞程序性死亡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是一种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按照预定的程序集体自杀的行为。它包括细胞凋亡和自噬两类。细胞程序性死亡与细胞坏死不同。
  •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一种处理污水的好氧生物方法,是一大类生物处理方法的统称。共同的特点是微生物附着在作为介质的滤料表面,生长成为一层由微生物构成的膜。污水与之接触后,其中的溶解
  • landraces作物地方品种(crop landraces) 是个动态名词,指那些起源古老、特征独特尚未进行改良的栽培植物,但它们遗传多样性高、适应当地环境并与传统和栽培体系密切相关。地方品种是地方
  • 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biosafety level (BSL))是指在封闭的实验室环境中隔离危险的病原体所需的一套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一般学校里都会有生物实验室,医院的验血实验室也是生物安全实验
  • 满洲里市满洲里市(蒙古语: ᠮᠠᠨᠵᠤᠤᠷᠬᠣᠲᠠ,西里尔字母:Манжуур хот,俄语:Маньчжу́ри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代管的县级市。1901年(清光绪二
  • 南极罗斯属地罗斯属地(英语:Ross Dependency)是一块新西兰在南极洲(以及其它在南冰洋的分散领土)声称拥有的地区。这块领地的范围是从南极点出发的一个扇形,沿着160°东经线至150°经线之间向
  • 赫斯特国际集团赫斯特国际集团(Hearst Corporation)是总部建在美国纽约市的出版界巨头,它的创始人是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1863年4月29日-1951年8月14日)。集团在1935年
  • 赎罪日战争以色列埃及  叙利亚  伊拉克 约旦  沙特阿拉伯  利比亚  突尼斯  阿尔及利亚  摩洛哥  古巴阿拉伯-以色列战争(1948年–1949年) – 苏伊士运河危机(1956年)
  • 张谷英镇张谷英镇,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东南部。以境内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张谷英古民居建筑群而得名。镇人民政府驻岳阳县渭洞。张谷英镇主要产业为水稻种植、竹木加工与旅游等。20
  • 开央圆唇元音开央圆唇元音是一个用于一些口语的元音。由于国际音标中并没有特别用来标注与两个元音之间的符号,故在一般情况下仅使用⟨ɒ⟩来表示。若欲更清楚地描述这个元音,可以使用变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