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根山

✍ dations ◷ 2025-02-25 05:04:56 #箱根町,神奈川县山峰,静冈县山峰,日本火山,神奈川县旅游景点

箱根山(日语:箱根山はこねやま )是日本的一座火山,跨越神奈川县和静冈县县境,现指定为富士箱根伊豆国立公园。地名“箱根”在古时也记做“函根”,因此“箱根山”也写作函根山,另称函岭、函岭洞门等。

箱根山是40万年前开始活动的第四纪火山,可见破火山口、内火山锥,以及两重外轮山构造。破火山口内侧有堰塞湖芦之湖。现在大涌谷(日语:大涌谷)等地仍有喷气与硫磺等火山活动,甚至有些地方会喷出具致死性的火山气体。

箱根火山下的岩浆规模尚未明朗,但依据目前的地震观测结果,岩浆上端大略在地下5㎞以下的位置。山体南侧是被大幅侵蚀的汤河原火山(日语:多賀火山)。

箱根山由于仍是活火山,有火山活动,因此被火山喷火预知连络会(日语:火山噴火予知連絡会)选为必须充实火山防灾监视、观测体制的火山。

山腰、山麓有许多温泉,形成非常著名的温泉乡箱根温泉。平安初期以前,东海道在箱根山西方北上至金时山跨越北方的足柄峠后继续往东方延伸。之后富士山的延历喷火(800年 - 802年)造成道路中断,东海道改通过箱根山南方的箱根峠(日语:箱根峠),此地成为交通要冲。江户时代设有箱根关所(日语:箱根関),严格执行取缔。

明治维新以后,箱根地区逐渐成为高级度假地。战后在积极开发下,度假设施、别墅地、旅馆、美术馆等众多休闲设施陆续完工,也引发了俗称箱根山战争(日语:箱根山戦争)的巨大集团观光客输送竞争。虽然不如全盛期,但近年在温泉主题公园等设施带动下,依然吸引众多观光客、度假客到访。

箱根山由于是知名观光地,有着发达的铁道交通运输。都心可搭乘小田急电铁的浪漫特快直达箱根汤本站,交通非常便利。

东海道(国道1号)在现在仍是东西重要交通路线,而全线标高最高的箱根山正是该道路最大的难点,但在东名高速道路与国道246号开通之后,现在箱根山的干线重要性已不如以往。即使如此,观光带来的庞大车流,加上周边的国道138号(日语:国道138号)与各收费道路,在假期常有交通堵塞。

2007年,“箱根火山”入选日本地质百选,2012年9月再以箱根地质公园(日语:箱根ジオパーク)成为日本地质公园之一。

依据其活动期,从旧到新分为“古期外轮山”、“新期外轮山”、“中央火口丘”三类。

箱根火山活动从约40万年前开始,在经历多次喷发后,约25万年前形成被称为古箱根火山、标高2,700米的富士山型成层火山。之后仍不断喷发,在约18万年前的山岳中心因地底空洞化而陷落,形成巨大的破火山口。此时,围绕在周边的塔之峰、明星岳、明神岳、丸岳、三国山、大观山、白银山等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岳被称为“古期外轮山”。金时山虽然像是外轮山的一峰,但该山是古箱根火山山腰形成的侧火山。

破火山口诞生后的2万6千年间,火山活动稳定,但在约13万年前起火山活动开始活跃,破火山口内形成小型的盾状火山。约5万2000年前,盾状火山发生普林尼式喷发,再次陷落的东部至南部形成浅间山、鹰巢山、屏风山等半月形的山岳“新期外轮山”。这次喷发带来50亿立方米的火山碎屑流,范围西至富士川,东至现在横滨市郊外。该火山碎屑流堆积的碎屑称为东京轻石与箱根东京轻石。

约5万年前,破火山口内再次开始火山活动,形成先神山(pre-Kamiyama)。先神山的活动从“喷发碎屑”变为“喷发类岩片”最后“先神山一部分崩壊形成早川泥流”。之后大量流出高黏性的熔岩,“形成火山穹丘与火山穹丘崩坏型碎屑流”,最后形成中央火口丘群。中央火口丘群包含台岳、箱根驹岳、上二子山、下二子山等火山穹丘。此时的火山碎屑流流至旧早川(日语:早川 (神奈川県)),在现在仙石原(日语:仙石原)一带形成堰塞湖“仙石原湖”。

最近1万年间的活动限于破火山口内的后期中央火口丘群。此时期火山活动的特征是形成火山爆发喷发岩浆或形成火山穹丘,以及发生火山穹丘崩壊型火山碎屑流。

岩浆喷发共有三次,分别是约8000年前的神山山顶、约5700年前的二子山火山穹丘、约3200年前的神山。神山北侧在山体崩塌后形成冠岳。

约3000年前,神山西北斜面的山体崩塌,喷发大量水蒸气,形成大涌谷,蒸气喷发引起的土石流填埋一半以上的仙石原湖,形成仙石原,早川上游(现在湖尻一带)另形成堰塞湖芦之湖。

有史以来,火山活动限于大涌谷周边的蒸气喷发。其中12世纪后半至13世纪曾喷发3次。21世纪喷发1次。

2015年5月6日,火山活动开始活跃,气象厅将喷发警戒等级从1(当时称为“平常”。现称为“留意活火山”)提升至2(火山口周边管制)。接着在6月30日出现小规模喷发,喷发警戒再升至3(入山管制),针对大涌谷周边半径1公里发出避难指示。

箱根山北部金时山至足柄峠(日语:足柄峠)又称作足柄山(あしがらやま),以金太郎诞生地闻名。

相关

  • Dysgeusia味觉障碍(英语:Dysgeusia)指的是味觉的扭曲或失真。味觉障碍通常与丧失味觉(英语:ageusia)、味觉迟钝(英语:hypogeusia)有关。味觉障碍可能是某个疾病的主要症状或次要症状。
  • 雅罗斯拉夫·海罗夫斯基雅罗斯拉夫·海罗夫斯基(捷克语:Jaroslav Heyrovský,1890年12月20日 - 1967年3月27日),捷克化学家,布拉格大学教授。早年留学英国,研究电化学;1922年提出极谱法;在电毛细现象中,用滴
  • 脱甲基化脱甲基化(英语:Demethylation)是一种结果使得甲基(CH3)从一个分子上脱下的化学反应。最常见的脱甲基化方法是将氢原子置换掉甲基,结果也就是使得净损失一个碳原子与两个氢原子。脱
  • EIF4FeIF4F(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F,真核起始因子4F)是一种在真核翻译起始中发挥重要功能的复合物。eIF4F由eIF4A、eIF4E、eIF4G三个起始因子组成。氨酰-tRNA
  • 伊丽莎白·夏洛特 (普法尔茨公主)伊丽莎白·夏洛特·德·巴伐利亚(法语:Élisabeth-Charlotte de Bavière,1652年5月27日-1722年12月8日),又称伊丽莎白·夏洛特,普法尔茨公主(法语:Elizabeth-Charlotte, Princess Pa
  • 南社 (台湾)南社 (台湾)于1906年(明治39年)由连横、陈渭川邀集谢石秋、赵锺麒、邹小奇、杨宜绿于台南厅(今台南市)创立,开元寺与固园为最常聚会的场所。南社创立初始不设社长,为一松散的组织,后
  • 神火飞鸦神火飞鸦是于明代出现的热兵器,一种以火箭为运具的爆炸装置,纪录于《武备志·军资乘》。是先以细竹条或芦苇编成造型如飞鸟的篓子,内装火药,再取棉纸封固,篓子两侧各绑两管火箭筒
  • 野槌野槌(のづち)是日本传说中的妖怪,其名称有“山野精灵(野つ霊)”之意。野槌像蛇一样细长,直径约15公分,体长约1米,但是头的部分只有一张大嘴,没有眼睛,也没有鼻子,类似蚯蚓,也像一把没有
  • 我家的熊孩子《我家的熊孩子》(韩语:미운 우리 새끼)是由SBS电视台制作的综艺节目,由申东烨、徐章煇、韩惠轸(至第20集)共同主持。节目主轴为重新书写育儿日记-我家的熊孩子,主持人每周会与有
  • 小白河小白河,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中部,是大清河水系南部地区骨干排沥河道。小白河经过多次修治,现已分为不相连的上下两段。小白河上段有西支、中支和东支三个源流,西支为主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