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戴潮春政权
✍ dations ◷ 2025-08-13 12:50:37 #戴潮春政权
戴潮春(?-1864年1月29日),字万生,台湾府彰化四张犁庄人(今台中市北屯区四张犁),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台湾清治时期戴潮春反清事件领袖。戴潮春因身为地主,家境十分优渥。1861年,戴潮春所在地的彰化县知县高廷镜委由戴潮春组织乡勇,以遏止当地盗匪。戴潮春藉以发展天地会组织,不到数月,团练人数扩充至十余万人,为了避免官府注意,改称八卦会。1862年初,知县高廷镜离职后,继任的新知县雷以镇,仍继续将维持治安的任务交由戴潮春,天地会众已经积极准备起义。1862年四月,该会洪姓总理遭巡视彰化的台湾兵备道孔昭慈处死,此举使戴潮春与会众义愤填膺,正式起义。同月,戴潮春顺利攻下彰化街,孔昭慈不降,仰药自尽。随后,戴潮春建立政权,扩大战果,获得许多地方响应。但是因为戴潮春与雾峰望族林家有宿怨,加上官府蓄意挑拨漳泉不合,因此并未获得中台湾雾峰与鹿港门阀势力的回应,会中部分泉州人也叛逃天地会。1863年,戴潮春持续攻打嘉义与鹿港。同年十一月,清派福建提督林文察(出身雾峰林家)与新任台湾兵备道丁曰健会办军务,以数千清军,趁著彰化县城的天地会众前往攻打鹿港,城内空虚,乃以偷袭手法占领彰化城,1864年正月,戴潮春眼见势不可为,为了保全会众,投降丁曰健,但言语不屈,丁曰健怒命部下陈捷元将他斩杀。戴潮春事件,官方、民间的记载很多,但由于立场不同,对其有褒、有贬。不过一般而言,仍被定义为反清的起义。之后戴潮春虽死,但因为清国的太平天国仍余波未平,戴潮春所掀起的波涛仍延续到1867年。在台中市北屯区仁美里丰乐路的合福祠,表面上是个土地庙,实际上是祭拜戴潮春。据台中市犁头店乡土文化学会理事长黄庆声表示,北屯人在戴潮春埋尸处,约在今北屯文昌庙东侧附近,偷放三颗石头,以“戴恩公神位”之名奉祀。后来因崇德路修建工程,旧址只留下一颗石头。1968年,北屯区建立合福祠,3年后雕塑祭拜戴潮春夫妻的金身,并因为戴家所有的土地都被清廷“查封”,而称之为“查封公”、“查封婆”,至于原先祭祀的石头请出供奉于庙左树下。
相关
- 头皮头皮(英文:Scalp)是指头颅上方及后方,从皮肤一直到骨膜的部分,位在脸部的后方及两侧,颈部上方的区域。头皮通常分为五层,而五层的首字母恰好是头皮的英文SCALP,以方便记忆。头皮的
- span class=chemf style=white-space:nowrap;Csub29/sub二十九烷是一个化学式为C29H60的直链烷烃。它有1,590,507,121个结构异构体。
- 奥德省奥德省(法文:Aude)是法国朗格多克-鲁西永-南部-比利牛斯大区所辖的省份,东邻地中海。该省编号为11。5个海外省及大区
- 大西洋比利牛斯省大西洋比利牛斯省(法语:Pyrénées-Atlantiques)是法国新阿基坦大区所辖的省份,滨大西洋,原名“下比利牛斯省”。该省编号为64,省会为波城。5个海外省及大区
- 自组装自组装(英语:Self-assembly,或译自我组装)是用来形容一无序系统在没有外部的干预下,由个别部件间之互动(如吸引和排斥,或自发生成化学键),而组成一个有组织的结构之过程。近年自组装
- 三官大帝三官大帝,指的是道教中掌管天界(天府)、地界(地府)、水界(水府)三界之神天官、地官和水官,闽南语俗称“三界公”,客家话称为“三界爷”,又称“三元大帝”。三位神明掌握三界间的一切行
- 台29线台29线,是台湾的一条省道,起点高雄市那玛夏区达卡努瓦,终点高雄市林园区汕尾,全长112.310公里。此省道原为省道台21线南段,经2014年7月16日行政院公告解编塔塔加至达卡努瓦的未开
- 毛利元德毛利元德(1839年10月28日-1896年12月23日),又名毛利定广。长州藩第十四代(最后一代)藩主。位阶为从一位、一等勋、公爵。毛利元德为德山藩第八代藩主毛利广镇的十子。母亲是身为侧
- 石高石高是日本幕府时代用以表示土地生产力的一种制度,又称石高制,举凡税贡、劳务、军役等对政府的义务皆依据石高的多寡来课征。此制度始自1582年羽柴秀吉所实施的太阁检地,直到明
- 捷克行政区划捷克的一级行政区划包括13个州和1个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