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戴潮春政权
✍ dations ◷ 2024-12-22 18:54:53 #戴潮春政权
戴潮春(?-1864年1月29日),字万生,台湾府彰化四张犁庄人(今台中市北屯区四张犁),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台湾清治时期戴潮春反清事件领袖。戴潮春因身为地主,家境十分优渥。1861年,戴潮春所在地的彰化县知县高廷镜委由戴潮春组织乡勇,以遏止当地盗匪。戴潮春藉以发展天地会组织,不到数月,团练人数扩充至十余万人,为了避免官府注意,改称八卦会。1862年初,知县高廷镜离职后,继任的新知县雷以镇,仍继续将维持治安的任务交由戴潮春,天地会众已经积极准备起义。1862年四月,该会洪姓总理遭巡视彰化的台湾兵备道孔昭慈处死,此举使戴潮春与会众义愤填膺,正式起义。同月,戴潮春顺利攻下彰化街,孔昭慈不降,仰药自尽。随后,戴潮春建立政权,扩大战果,获得许多地方响应。但是因为戴潮春与雾峰望族林家有宿怨,加上官府蓄意挑拨漳泉不合,因此并未获得中台湾雾峰与鹿港门阀势力的回应,会中部分泉州人也叛逃天地会。1863年,戴潮春持续攻打嘉义与鹿港。同年十一月,清派福建提督林文察(出身雾峰林家)与新任台湾兵备道丁曰健会办军务,以数千清军,趁著彰化县城的天地会众前往攻打鹿港,城内空虚,乃以偷袭手法占领彰化城,1864年正月,戴潮春眼见势不可为,为了保全会众,投降丁曰健,但言语不屈,丁曰健怒命部下陈捷元将他斩杀。戴潮春事件,官方、民间的记载很多,但由于立场不同,对其有褒、有贬。不过一般而言,仍被定义为反清的起义。之后戴潮春虽死,但因为清国的太平天国仍余波未平,戴潮春所掀起的波涛仍延续到1867年。在台中市北屯区仁美里丰乐路的合福祠,表面上是个土地庙,实际上是祭拜戴潮春。据台中市犁头店乡土文化学会理事长黄庆声表示,北屯人在戴潮春埋尸处,约在今北屯文昌庙东侧附近,偷放三颗石头,以“戴恩公神位”之名奉祀。后来因崇德路修建工程,旧址只留下一颗石头。1968年,北屯区建立合福祠,3年后雕塑祭拜戴潮春夫妻的金身,并因为戴家所有的土地都被清廷“查封”,而称之为“查封公”、“查封婆”,至于原先祭祀的石头请出供奉于庙左树下。
相关
- 泊松比泊松式比(英语:Poisson's ratio),又译泊松比,是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中的名词,定义为材料受拉伸或压缩力时,材料会发生变形,而其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率,是一无量纲的物理量。当材料
- 催化催化(catalysis)是利用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种工艺。许多化学工业要利用催化作用来获得需要的反应速率。催化也是一种化工单元过程,催化剂本身在反应中不会被消耗,但催化
- 头盔盔或称胄、鍪、牟,也称头盔,是具有对头部非一般保护能力的帽。古代盔主要由皮革、棉布、麻布与金属制成,近世亦用树脂或塑胶制成。今日军用盔多采用抗弹纤维制成。民用盔常在人
- 饭 (消歧义)饭通常指人在一定时间内吃进的食物。在这个意义上,饭会与餐同义。《说文解字》:饭,食也。此外还可能指:
- 胞外底物在生物学,细胞外间质或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是动物组织的一部分,不属于任何细胞。细胞外间质决定结缔组织的特性。此外细胞外间质还吸收了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和蛋白酶
- 陈书《陈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凡三十六卷,记南朝陈朝史。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姚思廉父亲姚察
- 奥柏丹尼尔·弗朗索瓦·埃斯普雷特·奥柏(法语:Daniel François Esprit Auber,1782年1月29日-1871年5月13日),法国作曲家,他早年在伦敦商界当小职员,1804年回国,致力于音乐创作,曾任巴黎
- 粗略触觉体感,或称躯体感觉,是触觉、压觉、温觉、痛觉和本体感觉(关于肌肉和关节位置和运动、躯体姿势和运动以及面部表情的感觉)的总称。体感是和特殊感觉相对的一个概念。这些不同的体
- 箬竹箬竹(学名:Indocalamus tessellatus)为禾本科箬竹属下的一个种。
- 张献忠张献忠(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字秉吾,号敬轩,明末民变首领之一。陕西延安卫柳树涧(今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郝滩乡刘渠村)人,主要割据于四川,曾建立大西政权,与李自成同年生皆肖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