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布尔战争

✍ dations ◷ 2025-10-29 11:26:26 #英国战争,游击战,南非战争,大英帝国历史,大英帝国军事史,1880年冲突,1881年冲突

第一次布尔战争,1880年12月16日至1881年3月6日,是英国与南非布尔人之间的一次小规模战争。

1652年,第一批荷兰移民抵达非洲南部的好望角定居。1795年和1806年,英国两次占领好望角殖民地。1814年至1815年的维也纳和会上,英国以600万英镑的价格从荷兰手中购买了好望角地区,开始对其加以统治。好望角地区又称作开普(Cape)。

1836年,对英国统治不满的布尔人开始集体离开开普殖民地。民团司令官安德列斯·比勒陀利乌斯(Andries W. J. Pretorius,史称老比勒陀利乌斯)在北方内陆建立了莱登堡共和国、温堡共和国等殖民区。这些殖民区在1849年合并,建立了南非共和国(Zuid Afrikaansche Republik),又称德兰士瓦共和国。另一部分布尔人在其东部和南部先后建立了纳塔利亚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Republik Van Die Oranje Vrijstaat)。

1876年,英属纳塔尔省总督谢普斯通(Sir Shepstone)于前往德兰士瓦共和国进行游说,劝其接受英国统治。由于财政困难,以及面临与东边祖鲁人王国的大规模冲突,德兰士瓦共和国接受了归并英国的要求。1877年4月,英国发表声明,德兰士瓦共和国成为英国殖民地,任命谢普斯通爵士为行政长官。德兰士瓦总统伯格斯辞职。

1879年祖鲁战争之后,英国消灭了祖鲁王国,解除了布尔人面临的最大威胁。由于英国人统治德兰士瓦共和国的三年期间,并没有着手改善中下层布尔人的生活条件,也没有增加投资、改善当地的财政、经济和政治生活,反而允许英国商人进行土地投机、向布尔人补收以前欠德兰士瓦共和国的税款,引起了布尔人民广泛的不满情绪。

1880年9月,为了从土著手中收缴金伯利钻石矿作为工资发到黑人劳工手里的大量枪支,在英国保护国巴苏陀兰(今莱索托)发生了“缴枪暴乱”。英国驻德兰士瓦的主力部队南下镇压暴乱,留在德兰士瓦的英军总数不超过三千人,只驻守在比勒陀利亚、吕斯滕堡、莱登堡、斯坦德顿等几个重要城镇,防务空虚。该年12月16日,五千多不满英国治理的布尔人聚集在帕尔德克拉尔举行国民大会,宣布进行武装反抗,恢复南非共和国。推举在布尔人当中德高望重的保罗·克鲁格 (S. J. Paulus Kruger)、皮埃特·茹贝尔 (Jacobus “Piet” Joubert)和小比勒陀利乌斯 (Martius Pretorius)三人为首领。同日,新组成的三人政府将南非共和国的独立声明送到了比勒陀利亚驻军的手中,英国人拒绝接受,下令各地驻军火速增援比勒陀利亚。

1880年12月17日,布尔人市民和英国驻军的冲突在波切夫斯特鲁姆爆发。12月20日,驻扎在莱登堡的英军第94团两个连驰援比勒陀利亚,在布朗霍斯普鲁特河(Bronkhorst Spruit)遭到布尔民团的伏击,第一场战斗爆发。由于布尔人采取了游击战的战术,在交战中,英军247人中有77人阵亡,157人受伤,布军只有2人死亡,4人受伤。

1881年1月,增援的英军部队从纳塔尔殖民地出发,向德兰士瓦进军。英军司令科利将军(Sir George Colley)率这支千余人的援军,西进德兰士瓦。在纳塔尔与德兰士瓦边境的朗峡谷(Laing's Nek)受到茹贝尔将军的阻击。英军有93人被打死,133人受伤,54人被俘,科利本人也在山顶被击毙。布军方面只有1人阵亡,5人受伤。

1881年3月6日,英国和德兰士瓦军队签订停战协议,8月3日双方又签订了《比勒陀利亚协定》。该协定规定,保证德兰士瓦可以建立在英国女王宗主权下的完全自治的政府,英国保持三项特权:控制德兰士瓦对外关系;保持对德兰士瓦同非洲部落关系的控制权;战时英军有权借道德兰士瓦。

相关

  • VATC代码V(其他)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分类,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Drug Statistics Methodology)所制定的药品
  • 燧人.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狂热宗教狂热(英语:Religious fanaticism)指一种对待自己或己方群体宗教的不加批判或过度的热情。这种人类狂热的形式也可以表现在对该宗教的参与之中,如职业、党派等。
  • 杏林子刘侠(1942年4月12日-2003年2月8日),已故中华民国作家,北投国小毕业。据其自述,因家乡在陕西省扶风县杏林镇(今属陕西省宝鸡市),也为了纪念自己一辈子与医院结下的“不解之缘”(因为杏
  • 物部守屋物部守屋(?-587年7月)是日本飞鸟时代的政治家,官职为大连(伴造出身的有力豪族)。物部守屋出身于当时朝廷中的有力氏族物部氏,其父亲为物部尾舆,母亲为弓削氏之女阿佐姬。物部守屋同其
  • 七股潟湖七股潟湖,位于台湾台南市七股区境内,由于曾文溪的四次改道而造成今日的潟湖景观,为台湾第一大潟湖,当地人称为“内海仔”或“海仔”。2009年台江国家公园成立,成为国家公园的一部
  • 公主港地下河国家公园普林塞萨港地下河国家公园、公主港地下河国家公园(英语:Puerto Princesa Subterranean River National Park)位于菲律宾巴拉望省普林塞萨港市中心以北50公里处,由普林塞萨港市政
  • 埃诺省埃诺省(法语:Hainaut;荷兰语:Henegouwen;德语:Hennegau)是位于比利时瓦隆大区西南部的一个省,首府蒙斯,人口1,290,079(2006年)面积3,786 km²。几个世纪以来,埃诺历来是法国和周边贵族争
  • 小休伯特·摩斯·布列拉克小休伯特·摩斯·布列拉克(Hubert M. Blalock, Jr.,1926年8月23日-1991年2月8日)是一位美国社会学家,致力于发展统计研究方法,因而获得国际性的学术声誉。他是华盛顿大学的社会学
  • 双联频哪醇硼酸酯双联频哪醇硼酸酯是一种含有两个频哪醇结构的硼化合物。 该化合物为商业市售试剂,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底物,用于制备多种频哪醇硼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