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汉字

✍ dations ◷ 2025-11-13 01:04:16 #琉球语,各地汉字,琉球语书写系统

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
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
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
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

笔画 ‧  笔顺 ‧  偏旁 ‧  六书 ‧  部首
汉字结构(合体 ‧ 独体) ‧ 部件
俗字 ‧ 异体字 ‧ 多音字 ‧ 通假字 ‧ 假借字
隶变 ‧ 隶定 ‧ 古今字 ‧ 生僻字

右文说 ‧ 同形异义词

陆 ‧ 港 ‧ 台 ‧ 新 ‧  日 ‧ 琉 ‧ 朝 ‧ 越

吴语字 ‧  粤语字 ‧  四川方言字 ‧  南京官话字
客家话正音正字 ‧ 台湾客家语书写推荐用字
台闽汉字(字 ‧ 词)

繁体字 ‧ 简化字
汉字简化方案 ‧ 二简字 ‧ 简笔字

旧字体 ‧ 新字体 ‧ 扩张新字体
当用汉字 ‧ 常用汉字 ‧ 同音汉字书写规则

韩国国字 ‧ 朝鲜汉字 ‧ 汉文教育用基础汉字

合文 ‧ 女书 ‧ 则天文字 ‧ 闽南借音字 ‧ 注音符号
喃字 ‧ 岱喃字 ‧ 假名(万叶 ‧ 平 ‧ 片)
口诀 ‧ 吏读 ‧ 乡札 ‧ 韩国国字 ‧ 西夏文
方块侗字 ‧ 古壮字 ‧ 僰文 ‧ 傈僳竹书 ‧ 仡佬字

音读 ‧ 朝鲜汉字音

古汉越语 ‧ 喃音 ‧ 汉越音

琉球汉字是琉球国时代开始在琉球使用的汉字,由于琉球曾向中国朝贡,不少书面文件使用汉文和汉字,而琉球语固有词除使用琉球国字头(假名)表记外,亦有使用汉字训读或音读表记,这些汉字就是琉球汉字。

不少琉球的书面文件,包括官方文书和家谱等均使用汉字、汉文书写。

琉球语的词汇也可以用汉字表记,如表示“幸运”、“吉祥”、“与自然调和”之意的“かりゆし”,汉字作“嘉利吉”。琉球语对冲绳本岛的称呼有“ジジ”、“ジチ”,“ウフジ”、“ウフジー”,其中“ジジ”、“ジチ”汉字作“地下”,“ウフジ”、“ウフジー”则作“大地”。当地传统宗教的女祭司“ノロ”汉字作“祝女”。

部分琉球语词汇有多于一种汉字写法,如当地的一种艺娼“ジュリ”,汉字可写成“侏�”、“侏麗”、“尾類”、“傾城”等不同写法。

大部分琉球汉字写法与中文通用繁体字相同,但亦有少数例外,如“慎”作“愼”(愼为慎的本字),“島”作“嶋”等。

相关

  • 17α-羟孕烯醇酮17α-羟孕烯醇酮(英语:17α-Hydroxypregnenolone)是一种孕烷类(C21)甾体物质,由孕烯醇酮在C17的α位羟基化而来。体内的17α-羟孕烯醇酮由肾上腺和生殖腺的线粒体细胞色素P450氧化
  • 硫酸铜硫酸铜,化学式CuSO4,无水为白色粉末,或因不纯而呈淡灰绿色,是可溶性铜盐。硫酸铜常见的形态为其结晶体,一水合硫酸四水合铜([Cu(H2O)4]SO4·H2O,五水合硫酸铜)为蓝色固体,故俗名为蓝矾
  •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维吾尔语:.mw-parser-output .font-uig{font-family:"UKIJ Tuz","UKIJ Nasq","UKIJ Basma","UKIJ_Mac Basma","UKIJ Zilwa","UKIJ Esliye","UKIJ Tuz Basm
  • Hsub2/subSO硫氧化氢,又称巯氧化氢(英语:hydrogen thioperoxide),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H2SO,亦可计为H2OS、SOH2或HOSH,其结构类似于过氧化氢与二硫化氢。硫氧化氢具有类似硫化氢的难闻
  • 党进党进(927年~977年),北宋初年将领。朔州马邑 (今山西朔县)人。早年在魏帅杜重威任给事。杜重威失败后,因膂力过人在军伍中任职。后周时为铁骑都虞侯。宋太祖乾德五年,担任彰信军节
  • 灯谜灯谜,在中国习俗的活动上会称做猜灯谜,每年逢正月十五元宵节,会将灯谜结合赏花灯,变成许多人可共同参与的猜谜游戏。与一般的谜语相比,具有更严格的规则。方法是将谜语贴在灯上,多
  • 阿公店水库阿公店水库位于高雄市燕巢区小岗山东麓与冈山区、田寮区交界之阿公店溪上,主要功能为防洪与农田灌溉,为二次大战后台湾最早完成之水库;公共给水部分,因水库严重淤积及集水区污染
  • 行星尺度尺度指天气系统的大小及持续时间,尺度有4种分级:又称长波系统。水平尺度在10000公里以上,生命期10天以上的天气系统。在天气系统中水平尺度、时间尺度均为最大者。它决定了大
  • 遏必隆遏必隆(满语:ᡝᠪᡳᠯᡠᠨ,转写:Ebilun;?-1673年),或作鄂必隆,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后金开国五大臣之额亦都第十六子,母为清太祖之女,和硕四公主穆库什。天聪八年(1634年),以父荫袭一等昂邦
  • 鹿鼎记《鹿鼎记》(英文:Tales of a Eunuch),是1983年华山执导之电影,改编自金庸名著《鹿鼎记》。故事以原作为主干。叙述扬州妓女韦春花之子韦小宝(汪禹饰)于一次因缘巧合中结识反清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