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障事件

✍ dations ◷ 2025-08-06 11:27:03 #路障事件

 拉脱维亚

苏联 苏联

路障事件(拉脱维亚语:Barikādes)指的是1991年1月13日至27日期间拉脱维亚独立运动人士与苏联军队对抗的事件,主要发生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此次事件的得名于拉脱维亚人在各处设置的路障。

翌年前,拉脱维亚最高苏维埃通过了《重建独立的拉脱维亚共和国(英语:On the Restoration of Independence of the Republic of Latvia)》这一法案,并预料到苏联军队会试图用武力重新控制拉脱维亚。在1月初苏联的特别用途机动单位袭击里加以后,拉脱维亚政府号召人民建立路障来保护可能被攻击的目标(主要在首都里加以及附近的Ulbroka、库尔迪加和利耶帕亚。六人在后来的冲突中被杀,数人因苏联特别用途机动单位枪击或殴打而受伤。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拉脱维亚被苏联占领.在1985年,戈尔巴乔夫推出改革重组和开放政策,希望能够改变苏联的经济状况。这些改革同时放宽了苏联在政治自由上的限制。随着政治的开放也产生了意料之外的后果,过往苏联政府所否认以及保密的事件的曝光,使民众对政府造成不满,政府对苏联-阿富汗战争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处理手段更加深化了这种不满。而苏联中央政府长期打压的民族主义情绪也开始在苏联加盟共和国中蔓延。

对苏联政权的大型游行示威已经开始。在拉脱维亚也已经开展了独立运动。独立运动的支持者—拉脱维亚人民阵线(英语:Popular Front of Latvia),拉脱维亚绿党,拉脱维亚民族独立运动党(英语:Latvian National Independence Movement)—赢得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最高苏维埃选举,在1990年3月18日成立拉脱维亚人民阵线,反对亲苏派。

在1990年5月4日,拉脱维亚最高苏维埃,也就是之后的拉脱维亚最高议会宣布拉脱维亚独立宣言并开始脱离苏联。苏联对以上行为不予承认并认为是违反苏联宪法。结果,拉脱维亚与苏联以及独立运动与亲苏派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例如拉脱维亚劳动人民国际阵线以及其他共产党组织也由此开始壮大。

亲苏阵营开始尝试以武力来夺取在拉脱维亚的权力。一系列的炸弹爆炸事件发生在1990年12月,苏联元帅德米特里·季莫费耶维奇·亚佐夫承认军方与头四起的爆炸事件有关,其他爆炸事件的主谋未知,亲共党媒体把这些事情归咎与拉脱维亚民族主义分子所为。

苏联政府以及其他亲苏团体扬言威胁会宣布紧急状态,授予戈尔巴乔夫在拉脱维亚的无限权力以及军方会实施在波罗的海的加盟共和国的命令。当时苏联军队,特别用途机动单位和KGB均驻扎在拉脱维亚。1990年12月23日KGB的大型战斗群在尤尔马拉被曝光。当时有传言指将会有政变和独裁统治。苏联外交部长爱德华·谢瓦纳兹在12月20日辞职时对此深信不疑,并写到独裁统治将会来临。

在1990年12月11日,人民阵线发布了声明,指无需担心害怕苏联总统行使无限权力,而每个人也应该准备思考一下如果行使了无限权力后应该做些什么。人民阵线也提出一些建议给人们,一旦苏联成功镇压之后要怎么做。这些计划显示出对独立的支持和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游说在拉脱维亚的俄罗斯裔人加入志愿卫队,尤其是那些军官们,解释人民阵线的理念和俄罗斯民主派人士相同。这样做同时也为了保护当地的经济和保持资讯流动。

万一苏联成功控制拉脱维亚,计划会提倡人们进行公民不合作运动—无视苏联当局的任何命令与要求,以及苏联提倡的选举与公投,进行罢工及按章工作以削弱苏联经济,或进行非法工作以支持独立运动和帮助独立运动支持者打入苏联机构工作。最后,仔细记录苏军在紧急状态中的任何罪行。

 苏联: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 阿努阿尔别克·阿利姆扎诺夫(俄语:Алимжанов, Ануарбек Турлыбекович) · 根纳季·伊万诺维奇·亚纳耶夫 · 阿纳托利·伊万诺维奇·卢基扬诺夫 ·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
 俄罗斯: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 · 鲁斯兰·伊姆拉诺维奇·哈斯布拉托夫 · 亚历山大·弗拉基米罗维奇·鲁茨科伊 · 根纳季·布尔布利斯
 乌克兰: 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 · 维托尔德·帕夫洛维奇·福金
 白俄罗斯: 斯坦尼斯拉夫·舒什克维奇 · 维亚切斯拉夫·克比奇

相关

  • 布兰戴斯大学布兰戴斯大学(英语:Brandeis University,/ˈbrændaɪs/),又称布兰迪斯大学,是美国第一所由犹太人成立、着重人文教育、非隶属任何教派的私立研究型大学。成立于1948年,位于马萨诸
  • [Cu(CHsub3/subCN)sub4/sub]sup+/sup硝酸四乙腈合铜(I)是一种配位化合物,化学式NO3。硝酸四乙腈合铜(I)可由铜粉和硝酸银的乙腈溶液反应得到。硝酸铜和铜在热的乙腈中反应亦可得到硝酸四乙腈合铜(I)。它在失去溶
  • 卫笑堂卫笑堂(1902年7月23日-1984年3月2日),原名延桐,字梓生,山东栖霞县人,民国时期著名武术家,八步螳螂拳第三代传人,将八步螳螂拳传至台湾。卫笑堂在年青时即喜欢武术,其父卫稽云是地方上
  • 租约租约又名租单。譬如属于商业合约之一的房地产租约,又名出租房合约,在一般情况下,合约条款通常订明有关:按金、上期、免租期、“一年生约、一年死约”、包差饷、物业管理费,家具、
  • 蓝花西番莲蓝花西番莲(学名:),别名巴西耐寒西番莲,原产于巴西,是多年生草本藤本植物,比其他种类的西番莲有更高的耐寒性。本种因花色艳而成为园艺植物,各茎节上均长有卷须以作攀爬,是十分受欢迎
  • 乔·查斯汀乔·L·查斯汀(英语:Joe L. Chasteen,1925年6月8日-)是一位美国共和党籍政治人物、保险业从业员和商人,生于怀俄明州普拉特县乌瓦。查斯汀曾于查尔顿州立学院(Chadron State Colleg
  • 多梅尼科·贝拉尔迪 多梅尼科·贝拉尔迪(Domenico Berardi,1994年8月1日-),是一名意大利足球运动员,现效力于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球队萨索洛。贝拉尔迪早期在家乡的低级别球队科森扎踢球。据贝拉
  • 耶尔德勒姆·阿克布卢特耶尔德勒姆·阿克布卢特(Yildirim Akbulut,1935年-),前土耳其总理。阿克布卢特生于埃尔津詹。毕业于伊斯坦布尔大学法学院。1984年10月任第一届图尔古特·厄扎尔政府内政部长。19
  • 安海度亚娜其他传说安海度亚娜(Enheduanna,苏美尔语:�����,也转写为 , 或变体; 生活于公元前23世纪)阿卡德/苏美尔人。作为世界上最早被记录的署名作家而为世人所知,她是阿卡德王萨尔贡大帝的女儿。
  • 吴育纶吴育纶(1989年10月1日-),台湾新北市人,绰号小霸王,赢得2004年-2006年之世界青少年花式台球锦标赛冠军,成为史上首位在世青赛三夺冠军的选手,在2007年的世界青少年花式台球锦标赛输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