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标志

✍ dations ◷ 2025-08-18 00:13:52 #旗帜

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标志是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在残奥会所使用的图标、旗帜和象征。

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标志的座右铭为:“运动家精神”。

这个座右铭从2004年雅典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开始被使用,而1994年前使用的座右铭为“心灵,身体,精神”。

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标志是白底上由红、蓝、绿三个颜色组成的“彩带”围绕一点。不对称新月形的彩带是运动的象征。残奥会标志由Scholz & Friends(英语:Scholz & Friends)机构创建,并于2003年4月被批准使用。

白色背景上三种颜色的彩带代表着世界各地国旗中最广泛使用的三种颜色。 三条彩带围着一个中心点,强调“ 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的作用是将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带到一起,使他们能够参与”。 形状也像征著残奥会的愿景是“使残奥运动员实现卓越运动,鼓舞和激励世界”。

该残奥会标志于2003年首次用于出版物和其他产品。由于距离2004年夏季帕奥会时间已不多,2004年雅典夏季残奥参赛代表团在运动会期间没有使用新的符号。然而,在2004年闭幕式上,移交给北京的旗帜开始使用这一符号。而这个标志Paralympic emblem真正开始在运动会上使用则是在2006年冬季残奥会。

第一个残奥会会徽是在汉城举行的1988年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使用的,它以东亚国家常常使用的太极传统图案中的“阴阳鱼”为基础(朝鲜将其称呼为 (谚文: 파),将五个同奥林匹克五环颜色相同的“阴阳鱼”图案以五环排列方式组合在一起,但彼此不互相连接。

因为原来的标志与奥运五环太像,1990年10月6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要求世界残障运动总会 (ICC)设计新的标志。IPC于是设计了一个新的标志,新标志是一个由六个“阴阳鱼”图案环绕成一圈的图案。然而1991年11月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IPC)成员否决了这个新的标志,继续使用老标志。国际奥委会对此则明确表示如果老标志仍然继续使用,它将拒绝与IPC进一步合作。

1992年3月残奥会标志改为了三个“阴阳鱼”的图案,但因为挪威利勒哈默尔举行的1994年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使用老标志进行宣传,所以三个阴阳鱼图案的新标志在1994年冬季帕奥会之后才开始全面使用。这个版本的标志一直使用到希腊雅典的2004年夏季残奥会结束。

每一个残奥会都有一只吉祥物,通常是当地土产的动物,或是可以代表当地文化特色的人物形象。如今,多数年轻人更关注吉祥物,而不是残奥会标志或旗帜。




相关

  • 四因说四因说(four causes),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将世界上事物的变化与运动的背后原因(古希腊语:αἴτιον)归纳为四大类。四因包括:亚里士多德认为,凡感性实体,包括自然物和人
  • NFC近距离无线通信(英语: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又简称近距离通信或近场通信,是一套通信协议,让两个电子设备(其中一个通常是移动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在相距几厘米之内进行通信。N
  • 朱晓东朱晓东可以指:
  • 主广场 (布拉迪斯拉发)主广场(Hlavné námestie)是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最著名的广场之一.它位于布拉迪斯拉发老城,通常被认为是城市的中心。广场上的主要地标有布拉迪斯拉发旧市政厅和罗兰喷泉
  • 懿靖大贵妃懿靖大贵妃(?-1674年),博尔济吉特氏。蒙文译名为德勒格德勒,满文译名则为娜木锺(满语:ᠨᠠᠮ ᠵᡠᠩ,转写:)。阿霸垓部郡王额齐格诺颜之女,喀尔喀车臣汗硕垒妻子阿海之妺。清太宗皇太极
  • 阿里山十大功劳阿里山十大功劳(学名:),又称海岛十大功劳、翠峰十大功劳、二色叶十大功劳、玉山十大功劳、玉山蘗木,是小檗科十大功劳属的植物。分布于台湾,生长于海拔650米至3,800米的地区,多生长
  • 翠丝翠丝(Jessie)是动画片《玩具总动员2》中虚拟的一个角色,是一个玩具娃娃。在电影中,她还是一个为虚拟的电视剧Woody's Roundup 而塑造的女牛仔人物,其中的角色还包括警长胡迪、矿
  • 直播贴直播贴是网络上常见的网络用语,意为网友在网络上以文字的方式一集一集的讲述的正在发生、或发生过的事情,通常是自己的真实经历,也有些是重大新闻事件。在中国论坛中,“直播贴”
  • 苏格兰议会;低地苏格兰语:)是从1997年权力下放方式成立的,一院制苏格兰地方议会。地点位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老城区的圣鲁德。从体制上说,苏格兰议会与英国国会没有直接联系。英国国会中的苏
  • 罗伯·马歇尔罗伯·马歇尔(英语:Rob Marshall,1960年10月17日-) 是一名美国戏剧导演、电影导演和编舞。他获得过四项艾美奖,以及六次托尼奖提名。最知名的电影是2002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芝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