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城号炮艇

✍ dations ◷ 2025-08-24 17:12:50 #费城号炮艇

费城号炮艇(USS )是大陆海军的一艘炮艇(在当代文献中被称为贡达罗或贡多拉)。该舰建于1776年7月至8月,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服役。本舰由大陆军士兵操纵,是本尼迪克特·阿诺德将军指挥的舰队一员,曾在尚普兰湖的瓦库尔岛战役中与英国皇家海军作战。在1776年10月11日的战斗中被击沉。

1935年,业余军事海洋考古学家洛伦佐·哈格伦德在尚普兰湖的湖底发现了“费城”号的残骸。同年,残骸被打捞出水。1961年,该舰遗骸被赠给史密森尼学会。该舰及相关文物现在是华盛顿国家历史博物馆永久收藏的一部分,在被列入美国国家史迹名录的同时也是美国国家历史名胜之一。

美国独立战争始于1775年4月的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战役,同年9月大陆军开始入侵英属魁北克。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该地被视为英国军队进攻和分裂反叛殖民地的潜在途径,而对该地的防御却较为轻率。英军的入侵行动在1775年12月31日达到了顶峰,这一天的魁北克战役以美国人的灾难性失败而告终。1776年春天,一万名英德联军士兵抵达魁北克,在盖伊·卡尔顿将军的指挥下将大陆军赶出魁北克,撤退回提康德罗加堡。

卡尔顿随后发动了自己的进攻,意图到达哈德逊河,该河从尚普兰湖南部开始,一直延伸到纽约市。对哈德逊河上游的控制将使英军能够将他们在魁北克的部队与最近在纽约战役中被威廉·荷奥少将俘虏的纽约部队联合起来。这一战略将把新英格兰的美洲殖民地与更南的那些殖民地分隔开来,并有可能平息叛乱。

随着美国从魁北克撤退,湖上唯一的船只是本尼迪克特·阿诺德在1775年5月攻占提康德罗加堡后集结的一支轻武装船队。然而这支舰队的规模实在太小了,无法将庞大的英国军队运送到提康德罗加堡。

在从魁北克撤退的过程中,美军小心翼翼地占领或摧毁了尚普兰湖上所有对英军有用的船只。当阿诺德和他的连队组成的后卫部队放弃圣让堡(英语:Fort Saint-Jean (Quebec))时,他们烧毁或击沉了所有无法使用的船只,并放火烧毁了锯木厂和堡垒。这些行动实际上使英国人失去了立即进入尚普兰湖区的希望。

之后,双方开始各自组建舰队:英军在圣让堡,美军则在湖另一边的斯科尼斯堡(现在的纽约州白厅)。在1775年规划魁北克的总体防御时,卡尔顿将军预见到尚普兰湖的交通问题,并要求从欧洲提供预制船只。由于这个计划,英国方面能够集结一支大大超过美军方面的舰队。总的来说,英国舰队(25 艘武装舰艇)的火力比美军方面的15艘舰船要多,总计80多门火炮也大大超过了美军装备的74门小型火炮。

美国在斯科尼斯堡的造船工作由赫马努斯·斯凯勒(Hermanus Schuyler)(可能是菲力·斯凯勒少将的亲戚)负责,装备由军事工程师杰杜坦·鲍德温(Jeduthan Baldwin)负责。斯凯勒于4月开始制造比用于在湖上运输的小型浅吃水船更大、更适合作战的船只。这一过程最终涉及经验丰富的船长本尼迪克特·阿诺德将军和具有海上经验的康涅狄格州民兵领袖大卫·沃特伯里(David Waterbury)。负责整个尚普兰湖防御的霍雷肖·盖茨少将最终要求阿诺德在造船工作中承担更多责任,因为“我对海洋事务一无所知”。

“费城”号是同期在斯科尼斯堡建造的八座炮舰之一。该舰于1776年7月初开建,并于8月中旬下水。本舰主要是用橡木建造,船长53英尺2英寸(16.21米),舷宽15英尺2英寸(4.62米)。该舰有一根36英尺(10.97米)高的桅杆并配备方帆和上桅帆各一面。武装方面,本舰安装了3门大炮,1门12磅(5.4公斤)主炮面向前方,另外两门9磅(4.1公斤)舰炮安装在舷侧。舰上还有多达8个旋转炮安装点,史密森尼学会估计其排水量为29长吨(32.5短吨;29.5公吨)。在建造施工的后期,阿诺德将军下令抬高舰尾甲板以容纳1门迫击炮。但在提康德罗加堡的一次试射中一枚迫击炮弹爆炸了,因此这个修改就被迫取销。为了保持平衡,一旦迫击炮被移除,压舱石可能被移到船尾部分。为了舰员操作环境相对舒适,这艘船在桅杆后部有一个帆布遮阳篷,可能会在船侧绑上绑带,以分散瞄准船上的火枪火力。

建成后不久,“费城”号就在费城的本杰明·鲁(Benjamin Rue)船长手下服役。8月下旬,阿诺德将军召集了他的舰队,在尚普兰湖北部地区四处游弋。9月23日,为了迎接更大的英国舰队的到来,他将他的舰队驻扎在瓦库尔湾,该海峡将湖的西岸与瓦库尔岛隔开。当10月11日两军相遇时,作为阿诺德在瓦库尔海峡的编队的一员,“费城”号由本杰明·鲁指挥。在长达六个小时的战斗初期,装有12门炮的“皇家野人”号(英语:USS Royal Savage (1775))双桅纵帆船搁浅并被烧毁。傍晚时分,英军发射的一颗24英磅(10.9千克)炮弹击中了“费城”号,该舰很快就沉没了。夜幕降临,阿诺德得以趁着夜色逃走。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在英军追击他前往提康德罗加的途中时,他剩下的许多船只被烧毁、沉没或被俘。

20世纪30年代,一战老兵、历史爱好者洛伦佐·哈格伦德(Lorenzo Hagglund)开始在海峡中寻找这场战役的遗迹。1932年,他发现了“皇家野人”号的船体残骸,并于1935年将其成功打捞上来。哈格伦德在发现“皇家野人”号之后,又于1935年发现了“费城”号的残骸直立在湖底。同年,哈格伦德将其打捞出水,除了舰上的枪炮和船体,还从船上找到了数百件其他物品。这些文物包括枪弹、炊具、工具、纽扣、扣环以及人骨等。

费城曾在尚普兰湖和哈德逊河的不同地点展出,然后在纽约州埃克塞特成为长期展览。洛伦佐·哈格伦德花了数年时间寻找阿诺德舰队中的其他舰只,此外还在1952年又着手建造了一艘炮艇。 然而建造一个容纳这些发现和“皇家野人”号的建筑物的资金没有到位,该舰的残骸最终也因为疏忽和抢劫而毁于一旦。

在这次失败之后,哈格伦找到了史密森尼学会来保护“费城”号,并在1961年将该舰和相关的文物捐赠给了该组织。据英国《白厅时报》报道,这些遗骸在水面以上的时间里遭受的破坏比在水下的时间要严重得多。该舰和相关文物现在是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永久收藏的一部分。此外,该舰也被列入国家历史遗迹名录,并被指定为美国国家历史名胜。该舰的状况仍然岌岌可危:截至2001年,尽管试图稳定木制和铁制配件,但遗骸仍然显示出逐渐恶化的迹象。

相关

  • 上皮囊肿皮脂腺囊肿(Sebaceous cyst),是一种皮肤症状,又称粉瘤,通常用来指表皮样囊肿或毛囊囊肿(英语:Trichilemmal cyst)。然而这两种囊肿都不是由皮脂腺引起的。因此技术上说这两种囊肿都
  • 使者古罗马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罗马共和国前509年–前27年 罗马帝国前27年–1453年元首制西罗马帝国君主制东罗马帝国王政时代宪政(英语:Constitution of the Roman Kingdom) 共和
  • 二氢乳清酸脱氢酶结构 / ECOD1f76A:47-336 1uumA:77-377 1uuoA:77-377 1d3gA:77-377 1d3hA:77-377 2b0mA:77-377 1lx3A:49-334 1tv5A:207-550 1ep3A:6-291 1ep2A:6-291
  • 集体动物行为集体动物行为又可称为动物集体行为,是指除了人类以外的生物的集体行为。在这些动物的集体行为中,包括觅食,迁徙甚至集体自杀,以及在灾难前集体逃跑。
  • 光侵蚀光侵蚀是星前核心因为附近恒星的电离辐射导致外层的色散。 这种侵蚀阻碍了环绕着原恒星中心核的外围吸积,因此,反过来也阻止了原恒星成为成熟的恒星,使得原恒星只能发展成为棕
  • 尕让邓真尕让邓真(藏语:.mw-parser-output .uchen{font-family:"Qomolangma-Dunhuang","Qomolangma-Uchen Sarchen","Qomolangma-Uchen Sarchung","Qomolangma-Uchen Suring","Qomolan
  • 下平匠下平匠(1988年10月6日-)是一位日本足球运动员。2001年起,便加入大阪飞脚青年队,2007年进入大阪飞脚,担任左后卫的位置。2012年转队至大宫松鼠。2014年,转队至横滨水手。更新日期
  • 林门入林门入(1640年-1686年),日本围棋棋手,本名不详,为安井算知就任名人碁所隔年过继给门入斋以代替门入斋两年前刚死去的徒弟。之后承袭门入斋的俸禄,林家正式诞生。当时算知名人与本因
  • 土光真代土光真代(1996年5月3日-),日本足球运动员,日本国家女子足球队成员。2018年,她共为日本国家女子足球队出场1次。
  • 时间领主时间领主(英语:Time Lord),又译为时间之王,是英国长青科幻电视剧《异世奇人》中已灭绝的虚构外星人群体,主角“博士”即为其中一员。时间领主因他们可以操作时间穿越技术而得名。时间领主们在早期历史中有一名叫Omega的科学家,他发明了可以控制时间能量来进行时间旅行的手段。在终末时间之战(英语:Time War (Doctor Who))时,时间领主们与他们的母星Gallifrey被毁灭(备注),只有博士一人幸存。备注:Gallifrey后来在第七季博士之日(The Day of the Do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