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比尔施塔特
✍ dations ◷ 2025-11-25 03:22:12 #比尔施塔特
阿尔伯特·比尔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年1月7日至1902年2月18日)是一位德裔美国风景画家,以其绘制的美国西部风景画名噪一时。他参与了多次的西部扩张旅行,是最早开始绘制美国西部风景的画家之一。他虽然出生于德国,但在一岁的时候就被双亲带到了美国。后来他也曾回到德国的杜塞尔多夫学习绘画技巧。比尔施塔特是哈德逊河派的重要成员之一,他的作品也像画派里面的其他画家那样充满浪漫主义气息。此外,他有时也和另外一位西部风景画家托马斯·莫兰一起被划到所谓的“落基山画派”(Rocky Mountain School)中。比尔施塔特在1830年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的索林根,次年双亲移民美国马萨诸塞州新伯福,他也随之前往。年少时便显示出绘画的才能,1851年开始学习油画。1853年比尔施塔特返回德国,在杜塞尔多夫学习了数年时间,1857年返回新伯福。在这之后他曾担任过短期绘画教师,后来开始专职绘画。1858年在国家设计学院展出了一张大幅瑞士风景画,这幅画得到了学界好评,也使得他后来得以跻身此学院中。 此后的一段时期内,比尔施塔特主要在新英格兰和纽约上州绘制作品,当然也在哈德逊河派画家常前往的哈得逊河谷取材。1859年,比尔施塔特和美国政府的土地测量师弗雷德里克·W·兰德结伴西行,并从此行中获得了不少启发。四年后与作家菲茨·休·勒德洛再次前往西部。他曾于1861年在军营里呆过一段时间,但实际上并未服役。整个内战期间,他出钱找人代替自己去服了兵役,因此得以继续作画。基于其短暂的军旅生活,他绘制了《游击战,内战》(Guerilla Warfare, Civil War)。1860年比尔施塔特被选入国家设计学院,后来又获得了来自奥地利、巴伐利亚、比利时和德国的奖章。 1867年前往伦敦旅行,在一场维多利亚女王举办的私人聚会上展出了两幅风景画。 随后比尔施塔特花费了两年时间周游欧洲,以拓宽其作品销售的市场。回国后比尔施塔特在1871年前往地貌奇特的黄石国家公园,其作品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美国国会1872年黄石公园法案(Yellowstone Park Bill)的进程。之后国会以一万美元的价格从比尔施塔特那里购买了一幅大型的画作。比尔施塔特的名声从此鹊起,许多西行的探险家都曾邀请他同行,后来艾奇逊,托皮卡和圣塔菲铁路也委派他前往科罗拉多大峡谷进行创作和考察。虽然比尔施塔特在当时非常出名,但也有些同行批评他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对光线的使用过于夸张, 又因为其作品对于宣传美国西部的“希望之乡”形象来说作用不小,因此也被批评过度商业化。比尔施塔特的妻子罗莎莉(Rosalie)原本是菲茨·休·勒德洛之妻,后来改嫁给比尔施塔特,她在1876年被确诊患有肺结核,直到罗莎莉1893年逝世为止,比尔施塔特都一直陪着她呆在气候温和的拿骚。 期间1882年他在纽约州欧文顿的画室失火,因而损失了大量的作品。比尔施塔特一生中创作了超过500幅画作,是一位非常多产的画家。 在晚年声誉渐衰,被大众所遗忘。1902年逝世,葬在老家新伯福的乡村公墓中。1960年代比尔施塔特和他的作品又开始被媒体提及,因而回到了大众的视野中。《Gosnold at Cuttyhunk》,约1858年,新贝德福德捕鲸博物馆《The Marina Piccdola, Capri》,1859年,奥尔布赖特-诺克斯画廊《落基山脉,兰德峰》(The Rocky Mountains, Lander's Peak),1863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俯瞰加州优胜美地峡谷》(Looking Down Yosemite Valley),1865年,伯明翰艺术博物馆《太浩湖》(Lake Tahoe),1868年,福格艺术博物馆《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山脉之中》(Among the Sierra Nevada Mountains, California),1868年,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落基山风景》(Rocky Mountain Landscape),1870年,白宫《内华达山脉》(Sierra Nevada),约1871年–1873年,雷诺达美国艺术博物馆《California Spring》,1875年,旧金山美术博物馆
相关
- 波斯匿王波斯匿王(梵语:Prasenajit,巴利语:Pasenadi),又译作钵逻犀那恃多王,逻犀那恃多王、啰洗曩喻那王。意译胜军王、胜光王、和悦王、月光王、明光王。古印度憍萨罗国国王,子毘琉璃、祗陀
- 排尿疼痛排尿疼痛、尿痛(英语:dysuria)是指在排尿过程中出现的疼痛现象,是与膀胱有关的症状(有时也作“下泌尿道症状”)。患者通常会形容排尿疼痛为“刺痛、灼烧、瘙痒”的感觉。该症状通
- 代谢网络代谢网络(英语:metabolic network)是完整的一决定细胞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属性的整套代谢与物质过程。这些网络包含了代谢的化学反应以及指导这些反应的调整性相互作用。随着基因
- 蔡立慧蔡立慧(1960年3月18日-),美籍华裔生物学家。1983年国立中兴大学兽医学系毕业、威斯康辛大学分子生物硕士、1990年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病毒学博士、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麻省
- 气凝胶气凝胶(Aerogel)是目前已知密度仅次于全碳气凝胶的物质。它是由气体取代液体在凝胶中的位置制造而成。其拥有许多俗名:冻结的烟雾(frozen smoke)、固态的烟雾(solid smoke)、固态的
- 无氧运动无氧运动(英语:Anaerobic exercise)是强度足够引起乳酸形成的体能锻炼。无氧运动被非耐力运动的运动员用于增强力量、速度和能力,而被健美运动员用于打造肌肉量。利用无氧运动发
- 垃圾信件垃圾电邮(英语:email spam)是滥发电子消息中最常见的一种,指的就是“不请自来,未经用户许可就塞入信箱的电子邮件”。垃圾电邮的主要特性包括:垃圾电邮的防制:“SPAM”最初是一个罐
- 北太平洋渔业委员会北太平洋渔业委员会(英语:North Pacific Fisheries Commission,NPFC),是以条约设立之政府间国际组织,亦为区域渔业管理组织 (regional fisheries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RFMO)
- 反击反击可以指:
- 紧张理论紧张理论(英语:Strain Theory),又称文化失范理论(Anomie Theory),由美国社会学家、犯罪学家罗伯特·金·莫顿于1938年提出,是二十世纪美国犯罪学三大理论之一(其他两者是差别接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