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代
✍ dations ◷ 2025-09-02 13:01:58 #三代
三代是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又称夏商周。“三代”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s:论语/卫灵公第十五》:“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该词一直到战国时期,都是指夏、商、西周:37。秦朝之后,“三代”的含义才开始包括了东周,并一直沿用下去:37。在周朝初期还有统称夏、商为“二代”之说。中国儒家喜欢称美三代。特别是孔子最喜欢称美西周,此在《论语》常有记载,“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周鉴于三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照孔子的说法,“三代”以前是盛世;他在《礼运》又强调:“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逮也,而有志焉。”,而如今(春秋时代)则是“礼崩乐坏”,“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南宋理学家朱熹继承儒家思想,认为三代统治者“致诚心以顺天理,而天下自服,王者之道也。”朱熹比喻三代帝王为“金”,认为“汉祖唐宗用心行事之合理者,铁中之金也。”儒家此种“三代上有圣人,三代下无圣人”的概念,几乎贯穿中国二千多年,朱熹分割历史为“三代以上”与“三代以下”两大截,“三代专以天理行,汉唐专以人欲行。”李宗吾质疑儒家史学:“世间顶怪的东西,要算圣人,三代以上,产生最多,层见叠出,同时可以产生许多圣人。三代以下,就绝了种,并莫产出一个……三代上有圣人,三代下无圣人,这是古今最大怪事。”三代的礼制基本相同,仅仅在仪式细节上有差别,又如周代的明堂制,是起源于夏代的世室。
相关
- 计划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 是一个由Icek Ajzen所提出的行为决策模型,主要用以预测和了解人类的行为。计划行为理论的模型中主要由行为信念、行为态度、
- 原子序原子序数(英语:Atomic Number)是一个原子核内质子的数量,因此也称质子数,也等于原子电中性时的核外电子数。拥有同一原子序的原子属于同一化学元素。原子序数的符号是Z。通常原子
- 伊拉克总理伊拉克总理是伊拉克的政府首脑。伊拉克总理是在伊拉克国家元首总统之下的一个政府专门机构,并且是伊拉克议会的象征性领导人。根据新通过的伊拉克宪法规定,总理是国家行政权力
- 台湾花布花布,旧名被单布或花仔布,一种台湾的传统印花装饰布。出现在日治台湾时期,在1950年代至1960年随着台湾纺织业的发达,开始大量制造,常使用来当成被单布或窗帘布使用。在1970年代后
- 潜在适居太阳系外行星列表适居太阳系外行星目录是波多黎各大学的行星适居性实验室编制,这个列表是根据其方法及估算而使用地球相似指数(Earth Similarity Index)去为可能适居的太阳系外行星评定等级
- 1806年1806年逝世人物列表: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谢甫琴科塔拉斯·赫里霍罗维奇·谢甫琴科(乌克兰语:Тара́с Григо́рович Шевче́нко,1814年3月9日-1861年3月10日),又名塔拉斯·格里戈里耶维奇·谢甫琴科(俄语:Т
- 医缓医缓(生卒年不可考),是传说中中国春秋时期秦国的医家。其姓不可考,名缓,因其职,人称医缓。其主要生平不可考,描述医缓的文献详见于《左传·成公十年》和《通志》两书。前581年,晋景
- 珠玑古巷珠玑古巷,位于中国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珠玑镇,现为南雄市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建筑,公布时间为1982年5月21日。珠玑古巷的历史年代为唐-清。
- 占语占语(ꨧꩇ ꨌꩌ Sap Cam)是东南亚占族的语言,曾经是古占婆王国(今越南中部)的国语,是南岛语系下的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一员。1992年估计,越南有100,000人、柬埔寨有220,000人使用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