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桑德海姆

✍ dations ◷ 2025-08-13 20:06:35 #1930年出生,在世人物,奥斯卡最佳歌曲奖获奖作曲家,葛莱美奖获得者,普利策奖获奖者,普利策戏剧奖得主,东尼奖得主,美国作曲家,美国作词家,美国剧作家,犹太古典

斯蒂芬·约书亚·桑德海姆(英语:Stephen Joshua Sondheim,1930年3月22日-),美国著名音乐剧及电影音乐作曲家及剧作家,曾经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七次托尼奖,托尼奖戏剧终生成就奖,多次格莱美奖项以及一次普利策奖。他被誉为是“美国音乐剧界最重要及最具知名度的人物”。他包办作曲及作词的著名音乐剧有《理发师陶德》、《春光满古城(英语:A Funny Thing Happened on the Way to the Forum)》、《伙伴们》(company)、《痴人大秀》、《小夜曲》、《与佐治在公园的星期天》、《拜访森林》以及《刺杀》等等,而负责作词的音乐剧则有《西区故事》以及《吉卜赛人》。他是美国剧作家协会1973年至1981年的主席。

斯蒂芬·桑德海姆是赫伯特·桑德海姆和珍妮·桑德海姆的儿子,生于纽约,并在纽约曼哈顿的上西区成长,后来曾居住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农场。父亲赫伯特是制衣商人,母亲珍妮是服装设计师。斯蒂芬·桑德海姆自九岁第一次接触百老汇音乐剧之后便对音乐剧产生热爱。在十岁时,他的父母离婚,斯蒂芬跟随母亲生活。

斯蒂芬·桑德海姆十岁认识占美·汉默斯坦,占美是著名剧作家及作词人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Oscar Hammerstein II)的儿子。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成为桑德海姆心目中的父亲,也是他的音乐剧启蒙导师。汉默斯坦的音乐剧《南太平洋》演出时,桑德海姆遇上了导演哈洛·普林斯(Harold Prince),日后许多桑德海姆的著名音乐剧都是由普林斯导演。

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所高中乔治学校(George School)就读期间,桑德海姆首次创作了一出校园喜剧音乐剧《乔治作品》(By George),获得同学的欣赏。但奥斯卡·汉默斯坦却指出该剧剧本和歌词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指导桑德海姆去撰写更多音乐剧练习,让桑德海姆获益良多。

在1950年,桑德海姆自麻省威廉士镇的威廉姆斯学院毕业。毕业后,桑德海姆跟随米尔顿·巴比特(Milton Babbitt)学习作曲。巴比特以创作无调性音乐著名,但他认为桑德海姆在有调性的音乐风格里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桑德海姆因此逐渐发掘到自己的音乐风格,以有调性的音乐为主,虽然他亦经常运用半音及不协调的和弦。

桑德海姆形容最初几年的创作生涯颇为艰苦。在1950年代,他曾在荷李活为电视剧Topper撰写配乐。桑德海姆后来回顾时认为电影配乐的经验对他有重要影响。1954年,他创作了《星期六晚》(Saturday Night),但该作品直至1997年伦敦的演出之前,一直都没有上演的机会。

《西区故事》(West Side Story)是桑德海姆事业的突破。由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作曲,桑德海姆作词,杰洛美·罗宾斯(Jerome Robbins)导演,并在1957年上演了共732场。虽然这是桑德海姆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桑德海姆却并不满意,认为自己的歌词写得太过像诗歌,并不切合剧中角色的身份。

接着他为另一出著名音乐剧《吉卜赛人》作词。虽然桑德海姆希望包办作曲填词,但主演的明星埃塞尔·默尔曼(Ethel Merman)却推荐了朱利·史坦(Jule Styne)作曲。在这个剧里,桑德海姆也是第一次和编剧阿瑟·劳伦兹(Arthur Laurents)合作。《吉卜赛人》在1959年首演,共上演了702场。

在《春光满古城》(A Funny Thing Happened on the Way to the Forum)桑德海姆终于有机会包办作曲及作词。《春光满古城》在1962年首演,共上演了964场。剧本由Burt Shevelove及Larry Gelbart撰写,改编自罗马帝国时期的剧作家普罗托斯(Plautus)的荒诞剧。该剧赢取了当年的托尼奖年度最佳音乐剧奖,但桑德海姆的音乐却没有获得提名。

之后几年桑德海姆的事业并不顺利。1964年的《众人皆懂的口哨》(Anyone Can Whistle)剧评评价甚低,只上演了九场便告终,直至1995年重演之后才逐渐为观众认识。1965年他和作曲家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dgers)合作,为难道我听见华尔兹?(Do I Hear a Waltz?)填词,但合作并不愉快。1966年他为外百老汇的一个节目《疯狂表演》(Mad Show)之中的一首歌曲填词,但在节目介绍里他仅仅以笔名出现。

在1970年桑德海姆创作的《伙伴们》(Company)终于带来突破。这是桑德海姆和导演哈洛·普林斯首次合作,直至1981年两人一直合作创作了许多音乐剧。《伙伴们》以幽默的角度描写都市人种种不安定的婚姻和伴侣关系,被认为是当时百老汇音乐剧中少有的深刻的作品。《伙伴们》更突破了以往音乐剧的故事形式,被称为“概念音乐剧”,剧本围绕着一个中心主题发展,虽然也着眼于人物关系,但却并不会像通俗剧那样有开端、冲突、大团圆结局的故事铺排。

1971年的《富丽秀》(Follies)原名《楼上佳人》(The Girls Upstairs),继承了《伙伴们》概念音乐剧的形式。二三十年代美国盛行富丽秀(Follies),这出音乐剧讲述两对当年曾参与富丽秀的夫妇,数十年后故地重聚的所见所闻,反映了几十年来美国社会的变迁。桑德海姆以怀旧的音乐风格模仿埃尔文.柏林(Irving Berlin)和盖希文(Gershwin)的早期百老汇音乐剧。因为布景及服装皆极尽奢华,这个音乐剧虽然大获好评,却结果以亏本收场。

桑德海姆1973年的作品《小夜曲》(A Little Night Music),剧本改编自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夏夜的微笑》(Smiles of a Summer Night)。这出音乐剧几乎从头到尾都是华尔兹或者三拍子的舞曲。音乐风格里有拉威尔(Ravel)、布拉姆斯(Brahms)以及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的影子。而桑德海姆的多声部合唱,更运用了复杂的对位法。这出音乐剧被当年时代杂志评为桑德海姆最优秀的成就。

1976年的《太平洋序曲》(Pacific Overtures)是少有融合东方戏剧风格的音乐剧。内容描述日本明治维新的年代,美国以船坚炮利打破了日本的锁国政策,日本因而走上现代化之路。这个剧从日本人的视角描述,批评西方殖民主义对亚洲文化的影响,更运用了能剧和歌舞伎的戏剧风格,演员经常以舞蹈或默剧表达剧情,而故事则由旁述者叙述。这出剧更以全男班演出,而且主要角色皆由亚洲裔演员饰演。在音乐风格上桑德海姆亦尝试模仿日本传统音乐,除了运用了日本的乐器,歌词亦常常模仿日本俳句的诗歌形式。

1979年的《理发师陶德》(Sweeney Todd)可能是桑德海姆最为人熟悉的音乐剧。内容以工业革命时期、贫富悬殊的伦敦作为背景,讲述理发师为了复仇而导致人吃人的故事。《理发师陶德》在2007年由导演蒂姆·伯顿(Tim Burton)拍成电影。

1981年的《那些曾经有过的欢乐岁月》(Merrily We Roll Along)由George Furth编剧,是首出以全倒叙法叙事的音乐剧,亦是桑德海姆音乐风格上比较传统的作品,虽然首演时并不成功,只演了16场,但其中有部分热门歌曲后来被弗兰克·西纳特拉(Frank Sinatra)和卡莉.赛门(Carly Simon)演唱及灌录唱片。

在《那些曾经有过的欢乐岁月》的失败以后,桑德海姆和哈洛·普林斯便开始分道扬镳。1984年,桑德海姆开始和当时一位年青导演詹姆斯·拉潘(James Lapine)合作,创作出《星期天与乔治同游公园(英语:Sunday_in_the_Park_with_George)》(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为桑德海姆的事业再次带来另外一个突破。这出音乐剧以画家乔治·秀拉(George Seurat)的名作《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为题材,探讨艺术的价值以及在商业社会中如何平衡艺术和商业效益的关系。桑德海姆利用类似“点描法”的手法,以一个个片段去刻划每个人物。这出音乐剧在1995年获得普立兹戏剧奖,并被作曲家及指挥家伯恩斯坦形容是桑德海姆最有个性的作品。

桑德海姆和詹姆斯·拉潘1987年合作创作的《步入森林》(Into the Woods),颠覆了格林童话的故事如小红帽、灰姑娘等等的大团圆结局,在故事里每一个角色最终都会为自己的行为负上责任。同年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的《歌声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获得托尼奖最佳音乐剧奖,桑德海姆和拉潘却借着《步入森林》分别夺得托尼奖最佳音乐和最佳剧本奖项。

桑德海姆和约翰·怀德曼(John Weidman)1990年在外百老汇的剧院上演的作品《刺客》(Assassins),引起当时广泛争论,因为1990年正值波斯湾战争,这个音乐剧却以另一个角度去描写反面人物,似乎在歌颂美国历史上行刺总统的刺客,。这出剧在十年后2001年9月再次排演,却刚刚又发生了911事件,以致制作的剧团决定暂停演出计划。直到2004年4月才有机会在百老汇上演,获得了托尼奖最佳重演音乐剧、最佳导演等五个奖项。

1994年的《激情》(Passions)改编自伊吉尼奥·雨果·塔切蒂(Iginio Ugo Tarchetti)1869年的小说《佛斯卡》(Fosca),描述一位军官和一位被认为是精神病患人之间的爱情。

在九十年代末,桑德海姆再次和哈洛·普林斯合作,2000年本来打算演出音乐剧《Wise Guys》,但计划延迟,后来改名为《反弹》(Bounce)。内容讲述二十世纪初,美国两位兄弟成为企业家的故事,2003年在华盛顿及芝加哥上演,剧评的评价不佳,只能等到2008年才有机会在纽约外百老汇的The Public Theater上演。

桑德海姆在2006年接受伦敦Timeout杂志访问时,说因为年纪渐长的关系,而且以往成功的剧作变成了观众对新剧的期望,令他感到难以突破,缺乏信心去创作新剧。在2008年接受Playbill.com访问时,则表示自己正在批注以往音乐剧的歌词,有可能会在不久将来出版。在2008年至2009年,桑德海姆接受Frank Rich访问并在多间大学演讲。除此之外,导演詹姆斯·拉潘准备在2009年4月15日在阿特兰大举办一场名为iSondheim:aMusical Revue的表演。

除了音乐剧以外,桑德海姆亦有不少其它工作及兴趣。在1968年至1969年之间,他在纽约杂志(New York Magazine)刊登了不少填字游戏。他曾经和Anthony Perkins一起为1973年电影《勾魂游戏》(The Last of Sheila)撰写剧本。在1996年桑德海姆曾经为舞台剧《逃离谋杀》(Gettomg Away with Murder)撰写剧本,但观众反应不佳,只是预演了29次及正式上演17次。

桑德海姆亦曾为不少电影配乐。1990年,他为由华伦·比提(Warren Beatty)导演的电影《至尊神探》(Dick Tracy)撰写了一系列歌曲,由麦当娜主唱的Sooner or Later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

除非特别注明,音乐及歌词皆为史提芬.桑德海姆创作

(Side By Side By Sondheim, 1976),(Marry Me A Little, 1980),(You're Gonna Love Tomorrow, 1983)以及(Putting It Together, 1993)都是为了纪念桑德海姆贡献而制作的综合表演,其中的乐曲皆选辑自其它桑德海姆的音乐剧。

相关

  • 发酵发酵作用(英语:fermentation)有时也写作酦酵,其定义由使用场合的不同而不同。通常所说的发酵,多是指生物体对于有机物的某种分解过程。发酵是人类较早接触的一种生物化学反应,如今
  • 支链氨基酸支链氨基酸(英语:Branched-chain amino acid)是指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三种分子结构中侧链具有分支结构的氨基酸。在运动界常作为增强肌肉力量的补充剂。
  • ɤ表内成对的元音分别为不圆唇/圆唇。半闭后不圆唇元音(英语:close-mid back unrounded vowel、high-mid back unrounded vowel)是相应的半闭后圆唇元音/o/的扁唇音。发音同/o/但
  • 沈惟敬沈惟敬(?-1597年),明朝嘉兴(今浙江省嘉兴市)人,市井出身。沈惟敬在万历朝鲜战争爆发时奉命出使朝鲜与日本谈判,但却私自违逆明朝的外交内容以图利自满,清朝官修的《明史》认为沈惟敬
  • 欧盟运作条约本文是 欧洲联盟的政治与政府 系列条目之一欧洲联盟诸条约(英语:Treaties of the European Union)为一系列于欧盟成员国间所缔结的国际条约,这些条约为欧盟中具有如同宪法地位的
  • 秦玥飞秦玥飞(1985年6月-),重庆人,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湖南地区代表。2016年,被中国中央电视台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18年,被
  • C-27J斯巴达人战术运输机C-27J斯巴达人战术运输机是一种意大利设计的运输机,由列奥那多 和阿莱尼亚共同生产。2007年,C-27J被选为美国军方的联合货运飞机(JCA) 2012年由于预算削减美国空军退役C-27J,只使
  • Windows高级光栅化平台Windows高级光栅化平台(Windows Advanced Rasterization Platform,缩写WARP)是Windows 7及更高版本中的一个软件光栅化程序(英语:Software rendering)、DirectX图形运行时组件。通
  • 石黑修石黑修(日语:石黒 修/いしぐろ おさむ ,1936年8月12日-2016年11月9日),日本前男子网球运动员。他曾在1966年亚洲运动会网球比赛中获得男子单打、男子双打和男子团体三个项目的金牌
  • 圣胡安省 (阿根廷)圣胡安省(San Juan)为南美国家阿根廷二十三省之一,位于阿根廷西部(如右图之18位置),该省首府为圣胡安(San Juan)。1自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