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卫五

✍ dations ◷ 2025-11-10 21:20:11 #土卫五

土卫五又称为“瑞亚”(Rhea),是环绕土星运行的第二大卫星,并为太阳系中第九大的卫星。它是由法国天文学家乔瓦尼·多梅尼科·卡西尼于1672年所发现的。

土卫五的英语名字瑞亚(Rhea)乃源自希腊神话中十二泰坦巨神之一瑞亚(众神之母,希腊语:Ρέα)。

卡西尼称呼了他所发现的4颗土星卫星(土卫三、土卫四、土卫五、土卫八)为路易之星(Sidera Lodoicea)来纪念路易十四世。而天文学家则根据习惯将它们称乎为土卫一至土卫五。在土卫一与土卫二于1789年被发现后,编号延伸到土卫七。

天文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尔(威廉·赫歇尔的儿子,也是土卫一与土卫二的发现人)后来在《好望角观测结果》()中建议这7颗卫星应该以泰坦神族来命名,后来这项建议被正式采用。

土卫五由冰所构成,密度约为1.233 g/cm³。这样低的密度显示它是由25%的岩石(密度3.250 g/cm³)与75%的水冰(密度1.000 g/cm³)所组成的。虽然土卫五是太阳系第9大卫星,不过它的质量只能排在第10位。早期天文学家估计它拥有岩石的核心。然而卡西尼号近距离探测的结果显示它的轴转动惯量系数为 0.4 kg·m²,这样的数据表明土卫五的内部几乎都是一样的物质,因为岩质核心的存在会使质量惯性矩落在3.4左右。土卫五的三维模型也跟流体静力平衡天体一致。

土卫五的特征有些类似土卫四,这显示它们可能有类似组成与历史。土卫五受到日照地区的温度为开氏99度(摄氏−174度),而阴影地区的温度则介于摄氏−200度与摄氏−220度之间。

土卫五的表面有明显的坑洞与明亮的细微特征。它的表面根据坑洞密度可以被分成2个不同的地理区域,第一个地区包括直径在40公里以上的坑洞,而第二个地区则相反,并位在极区与赤道地区。这也显示在土卫五形成的过程中曾经发生大规模的重组事件。

主要的半球受到严重的撞击,并且非常明亮。就像木卫四上的坑洞一样,土卫五的坑洞缺乏在月球与水星上可以观测到的明显特征。在另一个半球上可以见到明亮的网络出现在黑色的地表上,少数坑洞也可以被辨识出来。这些明亮的区域曾被认为是在土卫五早期从冰火山所喷发出来的物质。不过最近对于土卫四的观测显示,散布地表的明亮条纹其实是冰构成的悬崖,于是天文学家推测土卫五上的条纹也是由冰组成的悬崖。

卡西尼号在2006年1月17日近距离飞越土卫五,并拍设一系列高分辨率的照片。虽然科学分析仍然在进行中,不过这些照片显示土卫五表面的条纹类似土卫四的条纹结构,其实是冰悬崖。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2010年11月27日宣布一项重要发现:土卫五上稀薄的散逸层的主要成分为氧气和二氧化碳,两者的比例约为5比2。这一散逸层的表面密度为每立方厘米约有106个分子。这是首次在地球以外的星球上发现存在以氧气为主的大气,尽管与地球相比非常之稀薄。该发现暗示,在整个太阳系中,甚至整个宇宙中,涉及氧原子的复杂化合物很可能是普遍存在的。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2008年3月6日宣布土卫五可能拥有一个稀薄的环带,这也是人类首次在卫星发现环带系统。这个环带系统的存在是因为卡西尼号发现土星的磁场在土卫五附近有高能量的电子流所推论出来的。尘土与碎石延伸至土卫五的希尔球区域,不过在靠近土卫五的附近更加稠密,显示土卫五可能拥有3条密度较高的细环带。

卡西尼号在近距离内拍摄一些土卫五的照片,其中最接近的一张是在2005年11月26日所摄的,距离仅500公里。另外一次近距离飞越则是在2007年8月30日,距离为5,750公里。而在卡西尼延伸任务中则计划在2010年3月2日从100公里的距离掠过土卫五。

卡西尼号所拍下的土卫五彩色图像

纤细的土卫五图像,显示星球上的冰崖地形

土卫五前半球的视图,中央部分为Inktomi陨石坑及其中心下方的射纹系统;左上角为蒂拉瓦撞击坑

卡西尼号于2015年2月9日 拍摄的土卫五彩色照片

2015年2月10日看到的土卫五地平线

土卫五表面特征列表 · 丽亚环 · 蒂拉瓦撞击坑

相关

  • 万隆万隆市(印尼语:Kota Bandung),位于印度尼西亚的西爪哇,古称勃良安,意为仙之国,现名意为山连山。为印尼第四大城市,也是西爪哇省的首府。该城市是1955年的万隆会议会址所在地,因为第一
  • 飞吻飞吻是一个意义上接近亲吻的手势或仪式。在飞吻时,嘴形闭起类似亲吻,但没有实际的碰触到别人的身体,有时也会配合手势,飞吻时先亲吻自己的手掌,再将手掌挥向对方。或是飞吻时将手
  • 刚果内战刚果共和国内战是一场1997年6月至1999年12月爆发于刚果共和国的内战,战争双方为总统候选人及其支持者,最终以安哥拉军队入侵、德尼·萨苏-恩格索重返总统宝座而结束。在刚果(布
  • 朴春琴朴春琴(1891年4月17日-1973年3月31日)朝鲜日治时期政治家。出生于庆尚南道。1906年赴日本在密阳汉文书塾、日语学校留学。从土木作业员成为职业介绍人、承包了清水组和佐藤工业
  • 胜利之吻《胜利之吻》(英语:,或)(又有《时代广场的胜利日》、《时代广场的胜利日之吻》等译名),为摄影师阿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在1945年8月14日所拍摄到的护士与水兵接吻照。这一日,轴心国
  • 国际气象节国际气象节,每年的2月10日是国际气象节。国际气象节的发起人是一个法国人。1991年的2月10日,在Issy-Les-Moulineaux(依西·雷莫里诺)的地点举办了第一个国际气象节。当时有超过16
  • 麦克阿瑟传麦克阿瑟(MacArthur)是一部由约瑟夫·萨金特(Joseph Sargent)执导的1977年美国传记战争片,由格雷戈里·派克(Gregory Peck)主演,饰演美国陆军将军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
  • 上万站上万站是京原铁路上的一个铁路车站,该站位于中国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上万村,车站中心里程为K18+871,建于1969年。现为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西车务段管理的一座四等
  • 308年
  • 八碳化铷八碳化铷是一种石墨层间化合物,化学式为RbC8,是铷的碳化物之一。它可由金属铷和石墨在三(三甲基膦)(乙烯)合钴(0)催化下于戊烷中反应得到。它可以吸收氨气,其吸收量比较轻原子的KC8少,但比较重原子的CsC8多。在N3DIPP的存在下,它可以和U(NDIPP)3(THF)3反应,得到Rb2(DIPP=2,6-二异丙基苯基)。它和金属铷在高压下反应,可以得到RbC4.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