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卡尔·冯·弗里德里希·安东·迪比奇

✍ dations ◷ 2025-05-19 11:03:43 #1785年出生,1831年逝世,俄罗斯帝国人物,西里西亚省人,拿破仑战争俄罗斯指挥官,圣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勋章持有人,死于霍乱的人,俄罗斯帝国贵族,黑鹰勋章持有人

汉斯·卡尔·冯·弗里德里希·安东·迪比奇伯爵(俄语: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 Дибич-Забалканский 1785年5月13日-1831年6月10日),俄罗斯帝国陆军元帅,冬宫六十四元帅之一,曾任俄军总参谋长。生于Wielka Lipa(位于下西里西亚),逝世于普乌图斯克附近。

迪比奇曾就读于柏林的军官学校,他的父亲是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的副官,然而他却希望迪比奇去加入俄国陆军,他本人也在1801年这样做了。迪比奇加入俄军后,参加了1805年的对法战役,并在奥斯特里茨负伤。奥斯特里茨败阵后,迪比奇在本尼格森麾下参与了埃劳会战和弗里德兰会战,并在弗里德兰会战结束后晋升上尉。

在之后五年的和平时期中,迪比奇致力于战争艺术的研究。1812年卫国战争开始后,迪比奇再一次回到军队服役。他在维特根斯坦亲王指挥的历次战役中战功卓著,尤其是在第二次波洛茨克会战中(1812年10月18-19日),此战后迪比奇进位陆军少将。在俄法战争后期,他率军进攻普鲁士约克将军的分遣队。但在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元帅的授意下,俄军准备与普军停战以便共同反对拿破仑。迪比奇借由此时在俄军中服役的克劳塞维茨与普军达成了陶罗根停战协定(英语:Convention of Tauroggen),之后迪比奇与他昔日的德国同胞一起参与了早期的第六次反法联盟战争。

在吕岑会战后迪比奇率军加入由奥地利施瓦岑贝格元帅率领的联军西里西亚军团,并参与谈判了联军誓约反法的雷申巴赫秘密条约(英语:Treaties of Reichenbach (1813))。之后的德累斯顿会战和莱比锡民族大会战中,迪比奇的优秀指挥才能使他晋升为陆军中将。于1814年战局的危机中,迪比奇强烈建议联军应该直取巴黎;联军于1814年3月30日进入巴黎后,俄皇亚历山大一世授予迪比奇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勋章。

1815年,迪比奇参加了维也纳会议,事后他成为了皇帝的近卫副官。亚历山大一世驾崩后,迪比奇继续留任于尼古拉一世陛下的身边,并得到了皇帝的宠信。尼古拉一世进封迪比奇为男爵,不久后进位伯爵。1820年迪比奇曾担任帝俄陆军总参谋长,1825年迪比奇协助镇压了发生于京师的十二月党人起义。

他最卓越的功绩是在1828-1829年的第八次俄土战争中。在持续击败土军之后,迪比奇率领俄军突破奥斯曼帝国巴尔干防线,在亚德里亚堡会战中取得辉煌胜利,这是自10世纪基辅大公斯维亚托斯拉夫·伊戈列维奇之后俄军再次突破巴尔干山脉。三万五千名俄国士兵越过巴尔干山脉,奥斯曼首都伊斯坦布尔门户洞开,苏丹只得屈辱求和,与俄国签订《亚德里亚堡条约》,割让外高加索沿海的领土。在这次战争中的巨大功绩,使迪比奇晋升陆军元帅,并获得了Zabalkanski(英译Transbalkanian,意为穿越巴尔干的)的胜利头衔,以纪念他穿越巴尔干山脉的著名行军。Zabalkanski是俄罗斯帝国承认的帝国皇家军队十一处战功之一,类似于中国南宋朝廷发布的宋军十三处战功。与此并列的著名战功还有苏沃洛夫元帅的雷姆尼克伯爵称号和意大利亲王称号,以及后来在1831年为纪念收复华沙成功镇压波兰十一月起义的华沙亲王帕斯凯维奇元帅等。

1830年,迪比奇被皇帝钦点为西征军总司令,镇压发生于波兰的十一月起义。迪比奇在波兰东部的格罗乔斯卡与波兰军队血战(Battle of Olszynka Grochowska,1831年1月25日)取得惨痛的胜利,俄军损失人数比波兰多出近两千人,此战被普遍认为无决定性战果。而在之后的奥斯特列卡会战(Battle of Ostrołęka,1831年5月26日)迪比奇战胜波军。然而之后不久,未等俄军攻入华沙,6月10日迪比奇就因感染霍乱而死于普乌图斯克附近的Kleszewo。

迪比奇可说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又很悲剧性的英雄。他出生、成长于德国,却因为什么莫名其妙的愿望和父亲一起加入俄军,不是贵族、不是军官,迪比奇从基层做起,几乎参与了俄国与拿破仑的所有战役,并在关键时刻多次显示出自己的才能,比如在俄军越出国境反击后需要与普鲁士停战时,又或者在1814年危殆战局中建议直取巴黎。他和尼古拉一世的私人关系相当好。在第八次俄土战争中迪比奇穿越巴尔干山脉的行动令整个俄国为之欢呼,八百年后,俄国人再一次站在君士坦丁堡的面前。此战之后,作为当时最杰出的俄国将军,迪比奇当之无愧的成为西征军司令,然而,霍乱的横行让这位元帅和尼古拉一世的哥哥康斯坦丁大公饮恨华沙城下,白白把下一个战功称号让给了后来接替总司令的帕斯凯维奇。

相关

  • 酸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英语:Acid phosphatase,EC 3.1.3.2)是一类磷酸酶(将磷酸基团从有机分子上水解下来的酶),且可进一步归类为磷酸单酯水解酶。酸性磷酸酶储存于溶酶体中,在其与核内体融合后
  • Federal Research Division联邦研究部(英语:Federal Research Division)是美国国会图书馆辖下的研究机构。联邦研究部的主要工作为分析国内外事务,服务对象包括美国政府、哥伦比亚特区和一些委托的承包商
  • 战役列表这是战役列表的主条目。亦可参见战役列表 (字母顺序)。
  • 黑头、白头黑头(英语:comedo)是一种开放性粉刺,常与周围的空气、粉尘相接触,多发生于脸部、后背、前胸等。露在粗大毛孔外部的黑点,挤出后成条状,或有黑色的头部。皮脂腺分泌的油脂本身可以滋
  • M48巴顿理论48.2km/h (30 mph) 实际51.5 km/h (32 mph)M48巴顿坦克(M48 Patton)是美国陆军的第三代巴顿系列坦克。M48巴顿在冷战时期主要当作中型坦克使用,服役期间大概从1950年代早
  • 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焓,也称标准生成焓(Standard enthalpy of formation)、标准生成热(Standard heat of formation),符号为 ΔfmO 或 ΔfO,单位为kJ/mol(又作kJ·mol-1),指在标准状态(101.3 k
  • 渡边长渡边长(1534年-1612年)战国时代及江户时代初期的武将。毛利氏家臣。毛利十八将之一。渡边氏是源赖光的家臣渡边纲的后裔,历来跟随嵯峨源氏,每一代名字都仅有一个字,父亲为渡边通、
  • 玛丽亚·吉楚利克玛丽亚·吉楚利克(罗马尼亚语:Maria Ghiţulică;1938年8月26日-),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政治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罗马尼亚国务委员会副主席,以严厉和强势的手腕众所周
  • 苏联交通部苏联交通部负责全苏的道路与铁路交通运输工作。为苏联部长会议下设的一个全联盟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铁路遭到严重损失,65000km路线、4100个车站、13000座桥梁、16000台蒸
  • 克罗伯弗里多林·马里纳斯·克诺贝尔(荷兰语:Fridolin Marinus Knobel;1857年5月18日-1933年10月16日),汉文名克罗伯,是荷兰的外交官,曾任荷兰驻中国公使。1901年,作为荷兰代表与大清国钦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