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静电学
✍ dations ◷ 2025-10-29 07:26:36 #静电学
静电学是研究“静止电荷”的特性及规律的一门学科,电学的领域之一。静电即电荷在静止时的状态,没有电荷流动。而静止电荷所建立的电场称为静电场,是指不随时间变化的电场,该静电场对于场中的电荷有作用力。在公元前六世纪,人类就发现琥珀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静电现象”。这是自由电荷在物体之间转移后,所呈现的电性。此外丝绸或毛料摩擦时,产生的小火花,是电荷中和的效果。“雷电”则是大自然中,因为云层累积的正负电荷剧烈中和,所产生的电光、雷声、热量。静电现象包括许多大自然例子,像塑料袋与手之间的吸引、似乎是自发性的谷仓爆炸、在制造过程中电子元件的损毁、影印机的运作原理等等。当一个物体的表面接触到其它表面时,电荷集结于这物体表面成为静电。虽然电荷交换是因为两个表面的接触和分开而产生的,只有当其中一个表面的电阻很高时,电流变的很小,电荷交换的效应才会被注意到。因为,电荷会被入陷于那表面,在那里度过很长一段时间,足够让这效应被观察到的一段时间。静电现象是由点电荷彼此相互作用的静电力产生的。库仑定律专门描述静电力的物理性质。在氢原子内,电子与质子彼此相互作用的静电力超大于万有引力,静电力的数量级大约是万有引力的数量级的 40 倍。静电学最基本的定律是库仑定律。一个点电荷
q
{displaystyle q}
作用于另一个点电荷
Q
{displaystyle Q}
的静电力
F
{displaystyle mathbf {F} }
,可以用库仑定律计算出来。点电荷是理想化的带电粒子。在这里,称点电荷
q
{displaystyle q}
为源点电荷,称点电荷
Q
{displaystyle Q}
为检验电荷。静电力的大小跟两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跟
q
{displaystyle q}
、
Q
{displaystyle Q}
的乘积成正比,作用力的方向沿连线,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其中,
ϵ
0
=
8.854
187
817
×
10
−
12
{displaystyle epsilon _{0}=8.854 187 817 times 10^{-12}}
C2N−1m−2是电常数,
r
{displaystyle mathbf {r} }
是从源点电荷
q
{displaystyle q}
指向检验电荷
Q
{displaystyle Q}
的矢量,
r
^
{displaystyle {hat {mathbf {r} }}}
是其单位矢量。电场
E
{displaystyle mathbf {E} }
定义为作用于一个检验电荷
Q
{displaystyle Q}
的静电力
F
{displaystyle mathbf {F} }
除以
Q
{displaystyle Q}
:从这个定义和库仑定律,一个源点电荷
q
{displaystyle q}
产生的电场可以表达为高斯定律阐明,流出一个闭表面的电通量与这闭曲面内含的总电荷量成正比。比例常数是电常数的倒数。用积分方程形式表达,其中,
d
A
{displaystyle mathrm {d} mathbf {A} }
是无穷小面积元素,
ρ
{displaystyle rho }
是电荷密度,
d
V
{displaystyle mathrm {d} V}
是无穷小体积元素。用微分方程形式表达,综合电势的定义和高斯定律的微分方程,可以给出电势
V
{displaystyle V}
和电荷密度
ρ
{displaystyle rho }
之间的关系方程,称为泊松方程:给予点电荷的分布资料和充分的边界条件,应用泊松方程,可以计算在空间里任何位置的电势
V
{displaystyle V}
。根据唯一性定理,这也是唯一的解答。假若电荷密度是零,则泊松方程变为拉普拉斯方程:给予充分的边界条件,应用拉普拉斯方程,可以计算在真空里任何位置的电势
V
{displaystyle V}
。根据唯一性定理,这也是唯一的解答。在静电学里,叠加原理阐明,任何两个点电荷的相互作用与其它点电荷无关。因此,给予
N
{displaystyle N}
个点电荷,可以应用库仑定律,单独地计算每一个源点电荷
q
i
{displaystyle q_{i}}
作用于检验电荷
Q
{displaystyle Q}
的静电力
F
i
{displaystyle mathbf {F} _{i}}
。这样,作用于检验电荷
Q
{displaystyle Q}
的总静电力
F
{displaystyle mathbf {F} }
是这是因为在库仑定律里,静电力跟源点电荷
q
i
{displaystyle q_{i}}
有线性关系。将作用力除以检验电荷
Q
{displaystyle Q}
,可以得到电场。所以,总电场
E
{displaystyle mathbf {E} }
为其中,
E
i
{displaystyle mathbf {E} _{i}}
是源点电荷在检验电荷的位置所产生的电场。类似地,电势也遵守叠加原理:其中,
V
i
{displaystyle V_{i}}
是源点电荷在检验电荷的位置所产生的电势。假若两种不同的物质因互相接触而产生静电,则称此为接触起电 (contact electrification) .摩擦起电效应 (triboelectric effect) 是一种接触起电效应。在摩擦起电里,两种不同的物质,经过接触、摩擦、分开,这三道程序后,会从原本中性,变为带电体;其中一种物质会带有正电,另外一种物质会带有同样大小的负电。电荷的正负极性和电量,依照材质、表面粗糙、温度、应变等等,各种性质或参数而变化。举例而言,将羊毛摩擦于琥珀,会使琥珀获得负电荷。这性质,最先由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泰勒斯纪录于历史文书,是有纪录以来,人类最早研究的起电现象。其它诸如丝绸与玻璃的摩擦、硬橡胶与毛料的摩擦,都会产生静电。摩擦两种不导电物体会生成大量的静电。但是,不只是摩擦才会造成这样的结果。两种不导电物体,经过接触、分开,两道程序后,也会产生静电。由于大多数的表面都相当粗糙,经过接触比经过摩擦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充电。摩擦增加了两块表面的附着接触。一般而言,绝缘体,不导电的物体,是起电(产生静电)和保留电荷的优良材料。例如,橡胶、塑胶、玻璃等等,都是很优良的起电材料。导电物体也会生成静电。由于导电物体很容易流失电荷,必须在外面特别包上一层绝缘体,才能保留住电荷。特别注意到电流的存在并不会阻止起电、静电力、火花、电晕放电 (corona discharge) 等等静电现象的发生。自然的电荷中和现象最常发生于低湿度的季节。这现象偶而会造成一些困扰。但是,在某些特别状况,会变得具有相当的破坏性和摧毁性(例如,电子制造业)。假若因为工作原由,必须直接接触到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特别是易损坏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 (MOSFET)),或处于易燃气体附近,应该非常小心地避免累积静电和突然放电。电子元件工厂常使用防静电装置来保护电子元件。一个物体内部的电荷,因为受到物体以外的电荷的影响,而重新分布,称此现象为电荷感应。将一个带负电荷的物体 A 移至另一个物体 B 附近时,物体 B 内部离物体 A 较近的区域会带有较多的正电荷。由于正电荷与负电荷相吸引,两个物体会感受到吸引力的作用。例如,用一块羊毛布摩擦一个塑胶气球,这会使气球得到负电荷。将这气球拿到一座墙壁附近。那么,气球会被墙壁吸引而黏在墙壁上。这是因为静电感应,墙壁的自由电子会被气球的负电荷排斥,剩下正电荷。由于塑胶气球的负电荷不容易移动,不会与墙壁的正电荷中和。请参阅数据模拟网页气球与静电。静电感应的原理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工业界很多年了,对于众多工业有极大的贡献。发展成功的静电油漆系统可以经济地将瓷漆 (enamel paint) 和聚氨酯漆,均匀地油漆于消费品表面,包括汽车、脚踏车等等其它产品。
相关
- 共生共生一词在英文或是希腊文,字面意义就是“共同”和“生活”,这是两生物体之间生活在一起的交互作用,甚至包含不相似的生物体之间的吞噬行为。术语“宿主”通常被用来指共生关系
- 生命科学生命科学包括所有对生物(微生物、动物、植物等)进行研究的科学领域,也包括对相关领域的考量,比如生物伦理学。尽管目前生物学仍然是生命科学的中心,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上的进展
- 康恩氏综合征原发性高醛固酮症(Primary aldosteronism),又称康氏症(Conn's syndrome),是肾上腺生产过量醛固酮而造成肾素水平下降而导致的一种疾病,通常症状不严重。大多数人会引起高血压,导致视
- 磺胺胍磺胺胍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其INN名称是“Sulfaguanidine”。该药物是一种兽药。该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仍然未知。该药物是一种磺胺的胍衍生物。
- 奥斯河坐标:44°07′15″N 00°16′49″E / 44.12083°N 0.28028°E / 44.12083; 0.28028奥斯河是法国的河流,位于该国西南部,属于热利斯河的右支流,河道全长120公里,发源自贝尔纳代特
- 苯并[ia]芘苯并芘(英语:Benzopyrene),化学式:C20H12,是一种五环多环芳香烃类,是一个高活性的间接致癌物质、诱变剂和致畸的物质,结晶为黄色固体。这种物质是在300到600°C之间的不完全燃烧状态
- 胃体胃是人和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一部分,是贮藏和消化食物的器官。胃上接食道,下接十二指肠。位置大约位于人体的左上腹,肋骨以下。胃主要将大块食物研磨成小块,将食物中的大分子降解
- 自然历史自然历史(拉丁语:Historia Naturalis)又译自然史、博物学,是人类在演化过程中对地球上各种生物(动物、植物、菌类、微生物)以及它们周边生存环境中各种事物的不断的观察记录与分析
- 分布分布可以是指:
- 理论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