愒人

✍ dations ◷ 2025-04-30 15:59:52 #俄罗斯族群,古代族群,北极民族

愒人或凯特人(俄语:Кеты,英语:Kets),是居住在西伯利亚的一支操愒语的民族。在沙皇俄国时期,被称作“奥斯蒂亚克人(汉特人)”,并未从其它西伯利亚民族中区分出来。随后,又被称作“叶尼塞-奥斯蒂亚克人”,因其居住在叶尼塞河的中下游地区。现在,愒人居住于叶尼塞河的中东部地区。

愒人据称是西伯利亚中南地区古代游牧民族的遗民。今天的愒人是叶尼塞林区渔猎民族的后代,他们继承了西伯利亚南部地区愒族的文化。早期的部落从事渔猎活动,并饲养驯鹿。加拿大学者蒲立本推测愒人和古代匈奴或胡羯民族有关。根据传说,愒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石人”(Tystad)的侵袭,于两千年前翻越阿尔泰山和萨彦岭沿着叶尼塞河迁徙而来。到达叶尼塞河中游一带,又受到了“契里契”(Kiliki)人的攻击,被迫再次北逃。叶尼塞河下游地区的愒人自称尤克人,尤克一词在爱斯基摩语中意为“人类”。

愒人地区于17世纪并入沙俄。愒人的反抗最终无效,并被逐入分散的地区。原本组织严密的父系社会因此逐渐瓦解。

20世纪,苏联在此推行农业集体化。1930年代,苏联实行原住民族民族自定族属政策时,愒人的民族地位得到承认。

愒族人口自1923年至今相对稳定。根据2002年人口普查结果,俄国境内现有1494人,而1970年时为1200人。今天,愒人居住于沿河的小城镇中,不再从事游牧。

愒语与西伯利亚其它语言迥然不同,却与北美的德内-叶尼塞语系的纳-达尼语系(阿萨巴斯卡语系)关系密切。“愒”一词本意为“人”(复数“deng”:“众人,人民”)。 卡斯河、斯姆河、杜布齐河沿岸的愒人自称为“朱衮”[JUGUN]。1788年,P.S. 帕拉斯在其旅行日记中首次发表了关于愒语的调查报告。

1926年,曾有1428名愒人,其中1225人(约占85.8%)使用愒语。1989年人口普查表明,愒语的使用者只剩537人(约占48.3%)。

1930年代前,萨满教曾是传统宗教,但到1960年代几乎无法找出真正的萨满。

相关

  • 淋巴瘤淋巴瘤(英文:lymphoma)又称淋巴癌,是由淋巴细胞病变造成的血液细胞瘤(英语:blood cell tumors)。有时候这个词汇被用来单指癌症、而不包括良性的肿瘤。症状包括淋巴结肿大 (通常为无
  • 克里语克里语(英文:Cree language,平原克里语:Nēhiyawēwin / ᓀᐦᐃᔭᐍᐏᐣ)是一系列联系密切的阿尔冈昆语族方言连续体。主要使用在加拿大北部,使用人数约117,000人,是加拿大使用人数
  • 氧化镁氧化镁(化学式:MgO)也称苦土,是镁的氧化物,一种离子化合物;常温下为白色固体;氧化镁以方镁石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氧化镁可由煅烧碱式碳酸镁(英语:Dypingite)(碳酸镁类)或氢氧化镁制得
  • Rome罗马(意大利语:Roma 聆听)是意大利首都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罗马文明的发祥地,因建城历史悠久并保存大量古迹而被昵称为“永恒之城”。
  • 利非他明利非他明,是一种兼具兴奋剂和镇痛剂功效的精神类药物。它在20世纪40年代间被发明出来,20世纪50年代后在日本被大规模使用。
  • 守恒量在经典力学里,对于一个动力系统,随着时间的演进,所有保持不变的物理量都称为守恒量(conserved quantity),又称为运动常数。由于很多物理定律会表达某种守恒行为,对应的守恒量时常会
  • 梅尼埃病美尼尔氏综合症(Ménière's disease)是内耳的疾病,其症状是会突然眩晕、耳鸣、听力减损,而且耳朵有肿胀感。最典型的症状是一开始只有单侧耳朵有症状,不过后来可能双耳都受到影
  • 白马语支羌语支是藏缅语族的一个支系,有几十万人使用。羌语支民族在史籍中常被称作戎、羌氐。羌语支的很多语言与藏缅语族其他语言相比,元音和辅音系统十分复杂。 有些语言有诸如 st-,
  • 唯物唯物主义女性主义(英语:Material feminism)或物质女性主义,在理解女性的压迫时聚焦于资本主义与父权作为中心。它聚焦于社会转变,而非在资本主义系统内寻求转变。珍妮佛·维克(英
  • 地理工程学地理工程学 ( Geoengineering )是运用工程手段解决现时地球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第一类是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脱除并将其储存或转化为燃料(学名为二氧化碳脱除),如,将铁化合物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