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国

✍ dations ◷ 2025-08-13 03:15:08 #诸侯国
诸侯国,狭义上主要是指中国历史周朝时分封制之下由中原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天子对封地的称呼,也被称为“诸侯列国”、“列国”;封地君主最高统治者被赐与“诸侯”的封号。广义上指封建时代(封建社会)及其以前人类文明时期共主(天子、皇帝)对其家族、功臣给予的封地,直至宣统退位以后,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取消世爵。现代多数情况将“诸侯”和“诸侯国”混淆使用。少数时期,与中原朝廷对抗的军阀割据势力,也被称为诸侯。如东汉末年的袁绍、袁术、张鲁、张绣、刘表、刘焉、马腾、韩遂等地方将领,晚唐以武力自居,不理会朝廷的军事藩镇河北三镇,五代十国南方的吴越、南吴、闽国、南唐、荆南、南楚、前蜀、后蜀、南汉和北汉等政权,或者元朝末年的陈友谅、张士诚群雄等。早在炎帝到黄帝等五帝时期,众邦林立,各邦国的君主都被称为诸侯。到了夏朝时,仍是万国林立,但开始有分封同姓诸侯的现象,藉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商朝时分封的部分诸侯国已经可以考证,如邓国、孤竹国、应国、杞国、楚国、宋国、比国等等,其中楚国一直延续到了战国末年。武王克殷以后,西周时分封制趋于成熟,将功臣、亲戚、先代贵族封为诸侯,目的在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左传》称西周分封“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周公东征胜利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姬姓宗室就有53个诸侯国。诸侯封国的面积大小不一,爵位也有高低,为五等:即公、侯、伯、子、男。诸侯不得祭祀天子之宗庙,卿、大夫不得祭祀诸侯之宗庙。诸侯在自己的采邑内,可设立自己的“宗庙”,以便祭祖。诸侯的嫡长子永世为宗子,诸侯的宗子继承诸侯的权力位置,其他的儿子立为卿、大夫,享有食邑。只有宗子才有祭祖的权利,其余诸子祭祖会被视为僭越、忌讳。宗子有故而不能致祭,那么庶子才可代为祭祀。这是西周的宗法制。西周灭亡之前,诸侯各国大多一直服从周天子,《吕氏春秋·观世》谓“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东周时,代表中央政府的周王室对诸侯的控制力很弱,实际控制区只剩下几百里,周朝遂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不断兼并小型、中型诸侯国,战国时期只剩下七个实力较强的大型诸侯国,称为战国七雄,另有泗上诸侯等小国,战国晚期时仅剩七雄,中小诸侯不复存在。战国末期秦始皇统一六国时,秦国是周朝最后一个诸侯国,秦始皇本人则是周朝最后一位诸侯的宗子。卫国是周朝最长命的初封诸侯国,秦朝建立后仍然存在,最后被秦二世所撤销。汉初,郡县制和封国制两种行政制度并存,即郡国并行制。诸侯王自治其国,拥有自己的政府、官吏、军队,甚至自己发行货币。而列侯对于自己的封国只是拥有征税的权力。七国之乱后,诸侯仅剩名义上的封君,没有实权了。中国历史自汉朝直至清朝,均不同程度实行分封制,期间伴随朝廷中央政府的强弱,权力发生变化,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作为行政区。汉朝诸侯王和列侯的封地均称国。汉初,大的诸侯王国可以下辖十数郡之多,侯的封地一般为一县大小,也有封一乡的。汉以后,诸侯王和其他受封爵的人只在名义上有封国,曹魏、晋朝、刘宋在某些地区还有行政区划上以及行政序列上的封国,但与郡县没有区别,只是长官称为国相,而不是太守、县令。南北朝后期,封国名实俱废。从唐玄宗开始,封爵的人只能按照爵位大小在政府领取俸禄,不得直接向封地上的人民征收赋税。西魏、北周开始延至唐朝、宋朝,许多宗室与贵族被封为亲王、郡王等藩王,亦称诸侯,但大部分没有实权和封地(地方行政区划没有国一级),只有虚名。但到了明朝,诸侯握有兵权,用以御敌,明太祖死后,传位建文帝,强大的诸侯燕王朱棣,就起兵夺位,是为靖难之变。到了清朝,诸侯分封上便吸取了明代的教训,除了不滥封爵位外,还严格规定受封王爵应该赐予的土地数目,而且受封土地主要是从内务府经营的皇家土地中拨给。中文翻译外国历史资料时,常常对照中国的封建制,把日本幕府时代的大领主大名,欧洲罗马帝国时代的众王国,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联盟内的众“王国”和“公国”都称为“诸侯国”。

相关

  • 脉翅目广翅亚目 Megaloptera 蛇蛉亚目 Raphidioptera 蛟蛉亚目 Planipennia脉翅目(学名:Neuroptera)包括草蛉、蚁蛉、长角蛉等,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这个目的成虫有两对膜状的的翅膀,前
  • 亲吻亲吻是指用嘴唇触碰其他事物,通常是另一个人。特别的,接吻是指两人的嘴唇互相接触。亲吻是一种经过学习的行为,从其他动物之间的行为学习而来。许多灵长类动物也有亲吻的行为。
  • 易化扩散被动运输(英文:Passive transport)指的是生物化学物质的运动或其他原子或分子穿过细胞膜。不像主动运输,该过程不需要化学能,这是因为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总是伴随着系统熵增
  • 南美洲国家联盟南美洲国家联盟(葡萄牙语:União Sul-Americana de Nações;西班牙语:Unión de Naciones Suramericanas;荷兰语:Unie van Zuid-Amerikaanse Naties;英语:Union of South American
  • 惠更斯原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英语:Huygens–Fresnel principle)是研究波传播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因荷兰物理学者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和法国物理学者奥古斯丁·菲涅耳而命名。这个原理同时适
  • 疯狗浪疯狗浪(Rogue waves),或称异常巨浪(Freak waves)是指比有效波高(Significant wave height)高出1倍的巨浪。疯狗浪其实是海洋中的一种涌浪(又称长浪),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无风三尺浪”。
  • 埃贡·席勒艾贡·席勒(Egon Schiele,1890年6月12日-1918年10月31日)是奥地利画家,师承古斯塔夫·克林姆,是20世纪初期重要的表现主义画家。席勒的作品特色是表现力强烈,描绘扭曲的人物和肢体,
  • 宽容度曝光宽容度,或宽容度,指感光元件对于不同曝光时间下还原光线相对强度的能力。宽容度高的感光元件,在曝光不足时有较小的噪声;在曝光过度时有较大的饱和阈值,从而都能够正确还原光
  • 始祖鸟目始祖鸟科(学名:Archaeopterygidae)是生活于侏罗纪的一科非鸟恐龙。其下包含了最为知名的始祖鸟。始祖鸟科与早期鸟类不同的是其长及骨质的尾巴,一些物种甚至有较长的第二趾。始
  • 生果列表生果列表以种(Species)为基本单位,列举者原则为主要生食,且:花托膨大成假果的腰果以及干果类,或豆类,或坚果类之植物果实,则不在本表之列。以下各生果以其种或属之汉语拼音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