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巴顿

✍ dations ◷ 2025-11-16 00:45:31 #剑桥大学彼得学院校友,东英吉利亚大学校友,伦敦大学学院教授,爱丁堡大学教师,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爱丁堡皇家学会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会员,演化生物学家,群体遗传

尼可拉斯·汉弥尔顿·巴顿(英语:Nicholas Hamilton Barton),皇家学会院士、爱丁堡皇家学会院士(1955年8月30日 - ),又称尼克·巴顿(英语:Nick Barton),是英国演化生物学家。

1976年以毕业于剑桥大学彼得学院,取得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最高级荣誉(First-class degree)。1979年,在哥弗雷·何维特(Godfrey Hewitt)的指导下,自东英吉利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先是短暂地在剑桥大学当了一名助教,然后成了伦敦大学学院遗传学和生物统计学系的讲师。在1982年巴顿最知名的研究包括主要以红腹铃蟾作为模式生物的杂交区(hybrid zone)研究,以及和麦克·杜瑞里(Michael Turelli)合作发展多重基因座遗传学的数学架构。研究的问题包括上位效应(epistasis)、性的演化、物种形成、以及适应的速率限制。

1990年转至爱丁堡大学,是吸引其先前合作对象布莱恩·查尔斯沃思(Brian Charlesworth)和狄波拉·查尔斯沃思(Deborah Charlesworth)的主要因素,从而建立了爱丁堡大学在计量遗传学和族群遗传学的领先地位。巴顿在1994年升为教授。2007年巴顿和德瑞·布瑞斯(Derek E.G. Briggs)、强纳森·艾森(Jonathan A. Eisen)、大卫·高史汀(David B. Goldstein)及尼潘·帕特尔(Nipam H. Patel)合著了一本演化生物学的大学教科书(),书中将分子生物学、基因体学和人类遗传学与传统的演化生物学整合。

2008年移居奥地利克洛斯特新堡,成为奥地利科技学院的第一位教授。

1995年同时获选为皇家学会和爱丁堡皇家学会院士。他在2005年获得Wolfson Merit Award。在2008年他是获得伦敦林奈学会每50年颁发一次的达尔文-华勒斯奖章的13人之一。

相关

  • 尸检验尸亦称尸体解剖、尸体检验、尸检,是一个彻底检查尸体的医疗程序,以确定死亡的原因和方式并评估任何可能存在的疾病或损伤。通常由病理学家、法医或验尸官等专门人员行验尸工
  • 布朗族布朗族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总人口91,891人(2000年人口普查)。布朗族人口主要集中于云南,该省布朗族占布朗人口的98.4%。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除吉林、宁夏外,其他省份均有布朗族分布
  • 弥浓东门楼弥浓东门楼,位于今台湾高雄市美浓区,是清代弥浓庄的东门,面临美浓溪。乾隆20年(1755年),基于防卫的需要,弥浓庄东栅门加建门楼,是弥浓庄四个栅门中唯一的城门楼。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 各地日期和时间表示法本条目介绍的是不同地区所规定的常用日期/时间格式表示方法。yyyy = 年份,mm = 月份,dd = 日期,MMM = 月份三字母缩写,mmmm = 月份全名,hr = 小时,mi = 分钟,se = 秒钟
  • 爱德华氏症参数所指定的目标页面不存在,建议更正成存在页面或直接建立下列一个页面(建立前请先搜寻是否有合适的存在页面可以取代):]]爱德华氏综合征(亦称18-三体综合征)是一种遗传疾病,是(所
  • 坛之浦之战坛之浦之战(壇ノ浦の戦い)为日本平安时代末期1185年4月25日(元历2年/寿永4年3月24日)于日本长门国坛之浦(位于今山口县下关市)发生的一场战役,为源平合战的最后一战。1183年(寿永2年
  • 嗜铬黑色素色素细胞,有时称为色素体,是两栖动物、鱼类、爬行动物、甲壳动物、头足纲动物中的一种含有生物色素的细胞。色素细胞是由胚胎中的神经嵴发展而来,对于产生皮肤色彩和眼睛色彩扮
  • 云山云山可以指:
  • 奖杯奖杯(英语:Trophy Cup)是对那些在某一领域中有杰出表现的人物所提供的一种奖励物品,特别是在大规模的巡回体育竞技运动中所常见,运动选手通过公平的竞赛活动来赢取胜利,胜利者会得
  • 斯托扬·普罗蒂奇斯托扬·普罗蒂奇(塞尔维亚文-西里尔字母:Стојан Протић;1857年-1923年) 是一位南斯拉夫政治家,先后在1918至19年及1920年担任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