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能量宇宙射线

✍ dations ◷ 2025-02-23 14:12:35 #超高能量宇宙射线
GZK极限,是以提出者Greisen、Zatsepin、Kuzmin三人姓氏之首字母为名的理论上限,描述源自远处的宇宙射线应有的理论上限值。这项极限是在1966年由Kenneth Greisen、Vadim Kuzmin与Georgiy Zatsepin三人所计算,其基础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与宇宙射线的预期相互作用。预测中指出宇宙射线所带的能量如果超过阈值5×1019 电子伏特则会与宇宙微波背景的光子发生相互作用,产生Π介子。这样的作用会持续发生,一直到射线粒子的能量低于Π介子产生阈值。因为此相互作用相关的平均自由程其值甚低,举例来说,起源处距离地球远大于50 百万秒差距的河外宇宙射线(英语:Extragalactic cosmic ray)若其能量大于此阈值者,则不可能在地球上观测到;而此距离内又不存在目前已知可以产生此般能量的宇宙射线源。已有一些由明野广域空气簇射阵列(英语:Akeno Giant Air Shower Array)实验所作的观测显示远源的宇宙射线带有高于此极限的能量(称作超高能量宇宙射线(英语:Ultra-high-energy cosmic ray))。这样的观测事实被称作GZK佯谬(GZK paradox)或宇宙射线佯谬(cosmic ray paradox)。这些观测似乎与目前所知的狭义相对论及粒子物理的预测相违背。不过,也有一些对于此类观测所作的可能解释,似乎可以解决这种不一致。首先,这些观测可能出自于仪器上的误差,或者是对于实验结果不正确的解读。再者,宇宙射线也可能有局域的粒子源(虽然尚不明白这些粒子源会是什么)。另外的尝试是采用极高能量低相互作用性粒子(ultra-high energy weakly interacting particles)来解释(例如:中微子),其可以在很远处被创生出来,之后才在局域发生反应,生成所观测到的粒子。目前已有一些奇异理论被提出,以来解释这些观测,其中最著名的是双重狭义相对论。时至2003年,一些宇宙射线实验如费米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与皮埃尔·俄歇观测站(英语:Pierre Auger Observatory)计划要证实或否定稍早观测结果的可信度。

相关

  • 弓浆虫弓形虫(学名:Toxoplasma gondii),亦称为弓浆虫、弓虫,或连同种小名一起称作龚地弓形虫,是肉孢子虫科弓形虫属的唯一物种,属于寄生性生物。已确定的宿主是猫,而弓形虫的携带者包括了
  • 多细胞多细胞生物是指由多个、分化的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其分化的细胞各有不同的、专门的功能。大多数可以使用肉眼看到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 所有多细胞生物都属于真核生物。多细胞
  • 俄勒冈俄勒冈州(英语:State of Oregon)是美国的一个州,位于美国西北的太平洋沿岸,西临太平洋、北接华盛顿州、东面是爱德荷州、南面是加利福尼亚州和内华达州。2012年人口3,899,353。州
  • 唾液唾液(亦称口涎、口水)是动物口腔内唾液腺分泌的无色且稀薄的液体,其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唾液主要由腮腺(英语:parotid gland)(英语:parotid gland)、颌下腺(英语:su
  • 巴德-毕德氏症候群巴德-毕德氏症候群(英语:Bardet–Biedl syndrome)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出生后会有肥胖、多指、视网膜萎缩、性腺发育不全、肾脏畸形及学习困难等问题。但除视网膜外,大部分症状
  • 光化学光化学(英语:photochemistry),是化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物质因受光的影响而产生化学效应的学科。这里的光通常指紫外光或可见光。光化学与其他化学的本质区别在于光化学涉及激
  • 勃艮第勃艮第公国(法语:Duché de Bourgogne;拉丁语:Ducatus Burgundiae;荷兰语:Hertogdom Bourgondië)是一个曾存在于918年-1482年间的欧洲国家,领土曾囊括今法国东部勃艮第-弗朗什-孔泰
  • 四足动物四足动物(英语:Quadrupedalism;源自拉丁文)是一类使用四支脚来运动的动物。大多数在陆地上行走的动物都属于四足动物,他们在分类上可能是哺乳类(例如马与猫)、爬虫类(例如蜥蜴)以及两
  • 生物疗法生物药物(Biopharmaceutical)是指从生物来源制造、提取的药物和医疗产品。癌症细胞有多种机制来逃脱免疫细胞的识别与杀伤,成为现代医学难题,癌免疫治疗就是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
  • 人文人文地理学(英语:Human geography),是一类社会科学分支,关于研究世界、人类社会、文化、经济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强调空间和地区的关系。作为一门学科,地理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