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城市

✍ dations ◷ 2025-04-25 18:12:31 #紧凑城市
紧凑城市(英语:compact city)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主张以紧凑的城市形态来有效遏制城市蔓延,保护郊区开敞空间,减少能源消耗,并为人们创造多样化、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的规划理论。它最早的积极倡导者是欧洲共同体,其理论构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许多欧洲历史名城的高度密集发展模式的启发。紧凑城市理论主要提倡以下三个观点:高密度开发、混合的土地利用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等。紧凑城市理论主张采用高密度的城市土地利用开发模式,一方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遏制城市蔓延,从而保护郊区的开敞空间免遭开发。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缩短交通距离,降低人们对小汽车的依赖,鼓励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气排放乃至抑制全球变暖。另外,高密度的城市开发可以在有限的城市范围内容纳更多的城市活动,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效率,减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紧凑城市理论提倡适度混合的城市土地利用,认为将居住用地与工作用地、休闲娱乐、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等混合布局,可以在更短的通勤距离内提供更多的工作,不仅可以降低交通需求,减少能源消耗,而且可以加强人们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紧凑城市理论认为,城市的低密度开发使人们的交通需求上升、通勤距离增大,在出行方式上过度依赖小汽车,从而导致汽车尾气排放过多。因此,该理论强调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创建一个方便、快捷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从而降低对小汽车的依赖,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城市环境,这与TOD开发模式相同。紧凑城市理论是针对西方城市郊区蔓延和“边缘城市”无效性等问题而提出的回应,其研究的范围目前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涉及较少。而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已经有发展中国家的某些发达地区开始了对紧凑城市理论的实践。深圳光明新城的建设是紧凑城市理念在中国大陆的具体实践,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天津市滨海新区的于家堡金融区、响螺湾商务区和泰达MSD在规划过程中也对紧凑城市理论有所借鉴。爱媛县松山市是奉行紧密城市理论的典型案例。紧凑城市理论虽然可以带来的好处有很多,但其目前仍存在争议,如在研究层面上,紧凑城市主要以环境保护为目标,却缺乏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在实践层面上,紧凑城市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紧凑城市所声言的好处还有待验证。在可能引发的新的城市问题上,高密度的城市形态可能导致交通拥堵、生活成本上升等一系列问题等。

相关

  • 艾滋病本列表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所出版之《世界概况》,列出世界各国家与地区中,成年人感染人类免疫缺乏病毒(HIV)的人口数量。表格数据都来源于《世界概况》。标注星号*意味世界概况无
  • 吸虫纲见内文吸虫(学名:Trematoda)是寄生虫的一种,为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动物的总称,也称为瓜仁虫。一些吸虫也被称为二口虫(拉丁语:Distoma)。其名由来是因为它的口吸盘和腹吸盘都被认为是口
  • 原肠胚形成原肠胚形成(Gastrulation)是大部分动物胚胎发育中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在本阶段中,只有一层细胞的囊胚会发生重组,形成一个含有三个胚层(即外胚层(ectoderm)、中胚层(mesoderm)、内胚
  • 巴尔的摩巴尔的摩(英语:Baltimore /ˈbɔːltᵻˌmɔːr/;本地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
  • 多年生植物多年生植物是指寿命超过两年的植物。由于木本植物皆为多年生,本词通常仅指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又称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年草等。多年生植物依气候不同而有多种型态。在气候温和的
  • 下级勋位爵士下级勋位爵士(英语:Knight Bachelor),中文通称“爵士勋衔”。为是英国荣誉制度中的一种勋位。此勋位虽然由君主授勋为骑士,但它并不属于骑士勋章之一种。下级勋位爵士是英国最古
  • 外吐小体外吐小体(英语:exosome)是一种大小约50到90nm的囊泡,可由多种不同的哺乳动物细胞分泌形成。最早发现的部位是未成熟的哺乳类红血球,观察显示具有选择性地将一些细胞膜蛋白移出的
  • 易经《易经》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始;一般说上古三大奇书包括《黄帝内经》、《易经》、《山海经》,但它们成书都较晚。《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
  • 信史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 已经开始是信史年代。而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虽多见于后世史书,亦有同时期的文物遗迹出土,但至今尚未发现同时期的文字记载,故夏代并未出现信史,
  • 褚君浩褚君浩(1945年3月-),江苏宜兴人,半导体物理和器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于1966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物理系。此后在梅陇中学任教。改革开放后,于1978年赴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