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蛇科

✍ dations ◷ 2025-08-23 13:08:34 #真蛇下目,巨蛇科,2000年描述的分类群

参见内文

巨蛇科(学名Madtsoiidae)是冈瓦那大陆一类已灭绝的蛇。它们的化石测年由早森诺曼阶至晚更新世,并且分布在南美洲、非洲、印度、澳洲及南欧。它们包含了非常原始的蛇,如长达10.7米的非洲巨蟒、沃那比蛇及天蛇。

巨蛇科最初被分类为蚺科的亚科。进一步的研究及发现显示它们是独立的科。利用支序分类学及种系发生学的分析,显示巨蛇科是蛇亚目内的分支,或是蛇亚目以外的并系基干类群。

巨蛇科长少于1米至超过9米,相信与现今蟒科及蚺科相似,但其颚部结构并不怎么适合吞下大型猎物。

巨蛇科的化石多是一些脊骨碎片,只有几组是相连的骨骼。

除了外,以下是巨蛇科下的分类。被包含内此是基于其脊骨特征,但学者认为巨蛇科只是原始巨口类的一个并系群,与白垩纪的真蛇下目无关。的头颅骨部分很像非巨蛇科的恐蛇,而它们的脊骨亦显示它们是有关联的。是唯一的巨蛇科保有臀部及后肢的标本,这些都显示它们比白垩纪有肢的蛇类(如厚针龙、哈氏蛇及真足蛇)较为近祖。有学者将沃那比蛇的分类为位置未明的巨口类,但根据其特征显示它们较巨口类近祖。

巨蛇科还有多个未命名种,分布在摩洛哥、苏丹、印度、玻利维亚、澳洲、罗马尼亚及阿根廷。

以下是巨蛇科的演化树,当中沃那比蛇及天蛇都是巨蛇科的代表。不过,由于未有将包含在内,此分类受到质疑。

厚蛇属†

哈氏蛇†

沃那比蛇†

天蛇属†

恐蛇属†

盲蛇下目

真蛇下目

相关

  • 霍奇金氏淋巴瘤霍奇金氏淋巴瘤(英语:Hodgkin's lymphoma)又称霍奇金氏病、何杰金氏病,或何杰金氏淋巴瘤,为淋巴瘤的一型,是一种淋巴细胞的癌变,症状包含发烧、夜间盗汗(英语:Night sweats),以及体重减
  • 乡裕美乡裕美(日语:郷 ひろみ/ごう ひろみ Gō Hiromi ,1955年10月18日-),也译作“乡广美”,原名“原武裕美”(日语:原武 裕美/はらたけ ひろみ Haratake Hiromi ),是日本的一名男性歌手和
  • 牡丹峰牡丹峰位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都平壤市中心的牡丹峰区域,知名于其风景名胜,以及政治涵义。它常常与金日成和金正淑的抗日历史联系起来,而金日成1940年代在牡丹峰脚下发表
  • 托马斯主义托马斯主义(英语:Thomism)是由哲学家、神学家与教会圣师托马斯·阿奎那(1225年 - 1274年)的作品、想法中衍生出来的哲学学派。在哲学领域,他以对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争议与作出的评论
  • 小行星11754小型星11754(11754 Herbig),天文学临时编号2560 P-L或1994 QH是一个位在小行星带的小行星。于1960年9月24日被科内利斯·约翰内斯·万·豪敦()、汤姆·赫雷尔斯()和英格丽·万·豪
  • 菲氏小鼠菲氏小鼠(学名:)是啮齿目鼠科的一个物种。它只分布在印度,栖息于亚热带或热带干燥的森林、低地草原与热荒漠。它目前受到栖地破坏的威胁。
  • 马本斋马本斋(1902年12月12日-1944年2月7日),名守清,号本斋,经名优素福,直隶献县东辛庄人。回族抗日英雄。1924年9月马本斋东北陆军讲武堂毕业,被任命为连长。1929年1月,马本斋任东北军独立
  • 朱启平朱启平(1915年11月-1993年)原名朱祥麟,祖籍中国浙江海盐,生于上海。中国记者。
  • Poly1305Poly1305是由丹尼尔·J·伯恩斯坦设计的密码学消息认证码(MAC)。它可用于验证数据完整性和消息真伪。不依赖AES的Poly1305变种已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在RFC 8439中标准化。在原
  • 马奥巴县马奥巴县是印度的一个县,位于该国北部,由北方邦负责管辖,面积2,884平方公里,识字率为66.94%,人口在2001至2011年期间增长23.66%,2011年人口876,055,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04人。坐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