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蛇科

✍ dations ◷ 2025-05-10 09:07:53 #真蛇下目,巨蛇科,2000年描述的分类群

参见内文

巨蛇科(学名Madtsoiidae)是冈瓦那大陆一类已灭绝的蛇。它们的化石测年由早森诺曼阶至晚更新世,并且分布在南美洲、非洲、印度、澳洲及南欧。它们包含了非常原始的蛇,如长达10.7米的非洲巨蟒、沃那比蛇及天蛇。

巨蛇科最初被分类为蚺科的亚科。进一步的研究及发现显示它们是独立的科。利用支序分类学及种系发生学的分析,显示巨蛇科是蛇亚目内的分支,或是蛇亚目以外的并系基干类群。

巨蛇科长少于1米至超过9米,相信与现今蟒科及蚺科相似,但其颚部结构并不怎么适合吞下大型猎物。

巨蛇科的化石多是一些脊骨碎片,只有几组是相连的骨骼。

除了外,以下是巨蛇科下的分类。被包含内此是基于其脊骨特征,但学者认为巨蛇科只是原始巨口类的一个并系群,与白垩纪的真蛇下目无关。的头颅骨部分很像非巨蛇科的恐蛇,而它们的脊骨亦显示它们是有关联的。是唯一的巨蛇科保有臀部及后肢的标本,这些都显示它们比白垩纪有肢的蛇类(如厚针龙、哈氏蛇及真足蛇)较为近祖。有学者将沃那比蛇的分类为位置未明的巨口类,但根据其特征显示它们较巨口类近祖。

巨蛇科还有多个未命名种,分布在摩洛哥、苏丹、印度、玻利维亚、澳洲、罗马尼亚及阿根廷。

以下是巨蛇科的演化树,当中沃那比蛇及天蛇都是巨蛇科的代表。不过,由于未有将包含在内,此分类受到质疑。

厚蛇属†

哈氏蛇†

沃那比蛇†

天蛇属†

恐蛇属†

盲蛇下目

真蛇下目

相关

  • 融合抑制剂融合抑制剂(fusion inhibitor),又称为进入抑制剂(entry inhibitor),是一种抗艾滋病靶向药物,能够防止艾滋病病毒(HIV)与质膜融合从而阻断HIV感染CD4+ T细胞。融合抑制剂不仅能避免HIV
  • 熔岩熔岩是指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化岩石(即岩浆),或这些岩石冷固之后的形成物。地球和其他一些类地行星的内核是由岩浆组成的。在地球中,使得岩石熔化的热力来自地热能。当火山喷发时,熔
  • 大稻埕戏苑台北市艺文推广处,是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的附属机构。
  • 张勇手张勇手(1934年11月10日-),原名张永寿,山西汾阳人,中国男演员。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久,进入文工团。1951年3月,随部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7年出演八一电影制片厂的《黑山
  • 云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云南政权 云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简称云南布政司,是明朝在云南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下辖22府5直隶州30县。布政使司衙门驻云南府。
  • 雅各布·希夫雅各布·希夫(Jacob Hirsch Schiff、Jacob Henry Schiff,1847年1月10日-1920年9月25日)是一位出生在德国的美国银行家和慈善家,曾经以巨额贷款资助日本军队击败沙皇俄国,赢得日俄
  • 后脑后脑(Hindbrain),又称菱脑(rhombencephalon),是人脑按发育起源区分的三个区域之一(另外两个区域是前脑、中脑),由脑桥、延髓,以及小脑三部分组成。12对颅神经大都分布于后脑中。一般认
  • 藤本喜久雄藤本 喜久雄(ふじもと きくお、1888年(明治21年)1月12日 - 1935年(昭和10年)1月9日)是大日本帝国的海军造船少将、従四位勋三等。石川县出身。藤本在设计思想上勇于创新与富有前瞻
  • 乌古山乌古山(Mount Ugo或Ugu)是菲律宾一座海拔2086米高的山,坐落于菲律宾本格特省伊图贡市(英语:Itogon,_Benguet)和新比斯开省卡亚帕市(英语:Kayapa)之间。坐标:16°19′09″N 120°48′06
  • 郭扬声郭扬声为中国清朝武官官员,本籍福建。行伍出身的郭扬声于1850年(道光30年)奉旨接替叶常春,于台湾地区担任台湾水师协副将。而隶属台湾镇之下的此官职是台湾清治时期的这阶段,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