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法学院

✍ dations ◷ 2025-09-08 05:06:33 #北京大学法学院

北京大学法学院(Peking University Law School、PKU LAW、PKULS),原为北京大学法律系,前身是京师大学堂于1904年成立的法律学科,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正规法律教育机构(其后为1909年创立的清华学堂法律学科、1912年创立的朝阳大学法律系及1915年创立的东吴大学法学院)。早年由于社会条件及国策方向所限,1948年中国的205所大学中仅有29所设有法学教育单位,学生人数最多的依次为朝阳大学、东吴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位于北京的北京大学与朝阳大学法律系、清华学校法律学科同为京派法学的重要代表。北京大学法学院实力雄厚,在法学界声名斐然。

北京大学前身为京师大学堂,自创校起已设有法律学科,其时为“高等政治学”中的一个科目,1902年清政府《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在大学专门分科政治科内设法律学目,正式规范了法律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1904年1月修订大学堂章程,改大学专门分科为分科大学堂,在政法科大学堂内设法律学门,其时法律学门的学制为四年。

1911年蔡元培改革中国教育制度,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改大学堂总监督为大学校长,由严复担任。1913年2月,改政法科为法科,以孙祥龄为学长。1917年1月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在全面改革北京大学旧制的同时,对法科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法律学门设立了法律学门研究所,聘有学者专职研究各个法学领域。1919年,法科法律学门改为法律学系,同时允许法律学系学生兼修其他学系课程,也容许其他学生兼修法律学系课程,引起了法学思潮的激荡,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成为了中国法学研究和讨论的中心。

1927年,张作霖取消北京大学,将北京九间高等院校合组为京师大学校,北京大学法律学系与北京法政大学合并,并被名为法科第二院,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将京师大学校改为中华大学,8月又将之改为北平大学。在原北京大学师生的强烈抗争下,南京政府恢复国立北京大学的名称,其法律学系亦重新成为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北京法政大学则成为北平大学法学院。

1930年12月,蒋梦麟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仿效美国改革教育制度,法律学系改为法学院,下设政治系、经济系和法律系,学生毕业后可得学士学位。1934年,北京大学法学院法科研究所成立,开始法学研究生的培育。

1937年平津沦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奉命南迁,于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春,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校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此期间,原北京大学法律学系的部分师生奔赴抗日前线,部分师生则编入西南联合大学法商学院。法商学院由法律学系、政治学系、经济学系、社会学系、商学系组成。由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的三所学校中,只有北京大学有法律学系,因此西南联大法商学院的法律学系即为原北京大学法律学系。直至八年抗战终结,西南联合大学解散,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各自复校,北京大学法学院亦重新复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2年,中国实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法律学系被并入北京政法学院。1954年,在政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法委员会主任董必武的直接指示下,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得以重建恢复。司法部教育司司长陈守一则出任法律学系重建后的第一届系主任。在1954年至1966年,北京大学法律学系作出了多番教学计划,其中较为突出的,分别是苏联法学的课程比重增加和学制由四年改为五年。

在1966年,中国发生了文化大革命,法律学系在1970年被宣布取消,但由于法学院师生团结争取,法律学系最终得以保留,和吉林大学法学院成为全国仅存的两个政法院系之一。教职员基本没有分散,主要图书资料没有流失,法学研究的工作也没有中断过。1966年至1971年6年间法律学系没有招生,因此也没有正规教学。1972年,在一批教师在刚刚得到平反之后,即致力恢复正常的教学工作。1973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律学系的三十六名教职员被合并到北京大学法律学系,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复系时,他们中绝大多数又回到中国人民大学。

1977年,中国高等院校的招生制度恢复正常,北京大学及其法律学系亦得以正常发展。

北京大学法学院于1999年6月26日正式成立[1],设有多个法学研究机构和多部法学研究的学术期刊。

北大法学院在多个法学学术领域中处于中国领先地位,比如中国的宪法学、经济法、国际经济法、法社会学等学科及领域均始见于北大法学院(或其前身京师大学堂)。现代中国的法理学便是奠基于北大法学院(此前中国法学的法理学只有符合当代政治环境的国家理论,直至沈宗灵教授把西方法理学以中国学术的系统整理完成)。此外,中国法学界相当比重的先行者均任职或出自北大法学院,比如单在国际法方面,先后数名联合国常设及非常设的国际法庭法官均来自北大法学院。故在多个法学领域当中,均有被称为北大学派的存在。

北大法学院有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经济法、刑法四个国家重点学科[1]。此外,北大法学院在国际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法律史、环境法等学科也有很强的实力。

北大法学院有经济法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国际经济法研究所、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研究所、刑事法理论研究所、世界贸易组织法律研究中心、公法研究中心、税法研究中心、金融法研究中心、人权研究中心、法制信息中心等30多个研究机构。

北大法学院所属的法律图书馆馆藏量和自动化水平在综合大学法律院系中处于领先地位。

《中外法学》是北大法学院主办的法学期刊,创刊于1989年。

北京大学法学院提供以下课程:

(注:以下之学历仅罗列北京大学法学院所颁授之学历。)


相关

  • 经济学诺贝尔经济学奖,正式名称为“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语:Sveriges riksbanks pris i ekonomisk vetenskap till Alfred Nobels minne),是由瑞典皇家科
  • 等张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是施加到溶液上以防止溶剂经选透膜内流的最低压力。在U型管实验时,当渗透持续进行至两液面高度不再变动时,此时两液柱之压力差称为渗透压。渗透压的大
  • 联邦参议员多数党(53)少数党(47)议长:南希·裴洛西(民主党) 多数党领袖(英语:Party lead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斯坦利·霍耶(民主党) 少数党领袖(英语:Party leaders o
  • 高邑话高邑县虽然面积很小,却有着两种差别较大的方言,即常说的“铁道西话”和“铁道东话”。这里的“铁道”指从高邑县中央穿过的京广铁路。严格地说,方言的分布与地理并非完全重合。
  • 冯复京冯复京字嗣宗,江苏常熟人。强学博记,早年治《诗经》,钩贯笺疏。喜聚书,藏书万卷。有《蟭螟集》、《六家诗名物疏》五十五卷、《遵制家礼》、《常熟先贤事略》十卷等。有二子冯舒
  • 明星帝国娱乐明星帝国娱乐(韩语:스타제국엔터테인먼트、英语:Star Empire Entertainment)是韩国的一家唱片公司,当前艺人包括IMFACT、ARIAZ等。
  • 朴宣映朴宣映(朝鲜语:박선영 ,英语:Park Sun Young,1989年5月30日-),艺名为孝敏(朝鲜语:효민 ,英语:Hyo-min),韩国女艺人。在2009年7月29日正式以女子流行音乐组合T-ara成员身份出道,曾于2011年担任第三任队长。个人于2014年6月30日出道,并且发行首张个人专辑《Make Up》,并于2016年推出第二张个人专辑《sketch》。孝敏生于1989年5月30日,出生地为韩国釜山广域市,本名朴宣映。孝敏出道前已是网上知名的“脸赞(朝鲜语:얼짱)”,即脸孔美丽的人。曾是J
  • 苏丹依斯干达清真寺苏丹依斯干达清真寺(马来语:Masjid Sultan Iskandar)是座位于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市市郊拿督翁城的清真寺,寺名柔佛第二十四任苏丹苏丹马末·依斯干达。这座清真寺是由柔佛置地建造的,目前由柔佛机构的子公司Waqaf An-Nur Corporation Berhad管理。它最初被称为Bandar Dato'Onn Mosque。该建筑始于2012年,并于2015年完成。这座清真寺由柔佛王储东姑依斯迈在2016年4月8日开幕,并以苏丹易卜拉欣及其已故祖父苏丹Iskandar的生日开幕。
  • 迪奥戈·维洛佐迪奥戈·维洛佐(葡萄牙语:Diogo Veloso,1558年-1599年)又名迭戈·贝略索(西班牙语:Diego Belloso),葡萄牙探险家。维洛佐出生在葡萄牙的阿马兰蒂,他的探险家生涯开始于葡属马六甲。16世纪末,他来到柬埔寨,在那里与柬埔寨国王萨达一世(法语:Satha Ier)、西班牙探险家布拉斯·鲁伊斯成为了朋友。两名探险家都受到萨达一世的重用,成为“总督”,拥有自己的卫队,娶公主为妻。1593年,因暹罗入侵柬埔寨,萨达一世派鲁伊斯、维洛佐等人率领使团马尼拉,要求菲律宾都督府派兵协助。翌年洛
  • 张裔张裔(166年—230年),字君嗣,益州蜀郡成都人。东汉末时益州及三国时蜀汉早期的官员。刘璋任益州牧时,张裔被举为孝廉,为鱼复长,后来任从事,领帐下司马。刘璋和刘备反目后,刘备部下将领张飞率军由荆州经垫江入益州,刘璋给张裔军队,于德阳陌下抵挡张飞,张裔被打败,撤回成都。刘备兵围成都后,张裔当刘璋的使节去见刘备,刘备承诺礼待刘璋及好好安置他,最后刘璋决定开城投降。刘备入主益州后,任命张裔为巴郡太守,后又任命为司金中郎将,负责制作农战的器具。益州郡发生叛乱,太守正昂被杀,耆帅雍闿叛蜀附吴。此时蜀汉政府任命张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