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运动论

✍ dations ◷ 2025-07-21 18:04:26 #热力学,气体

分子运动论(英语:kinetic theory of gases,又称气体动力论)是描述气体为大量做永不停息的随机运动的粒子(原子或分子,物理学上一般不加区分,都称作分子)。快速运动的分子不断地碰撞其他分子或容器的壁。分子运动理论就是通过分子的成分和运动来解释气体的宏观性质,如压强、温度、体积等。分子运动理论认为,压强不是如牛顿猜想的那样,来自分子之间的静态排斥,而是来自以不同速度做热运动的分子之间的碰撞。

分子太小而不能直接看到。显微镜下花粉颗粒或尘埃粒子做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便是分子碰撞的直接结果。这可以作为分子存在的证据。

理想气体动理论建立在如下假设之上:

分子动理学的现代理论建立在波尔兹曼方程的基础之上,对以上假设有所放宽,并将分子体积考虑进去,因此可以精确描述稠密气体。分子动理学的现代理论仍然要考虑的假设有,分子混沌(英语:Molecular chaos)性假设,忽略量子效应。如果气体比较稠密,本体性质只有小的梯度,可以应用维里展开的方法研究,这方面的理论参见查普曼和恩斯克格的专著。 对于稀薄气体,本体性质的梯度与分子的平均自由程相比较,这种情况叫克努森区,可以对克努森数展开来研究。

人类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开始思考物质的结构问题。古希腊时期著名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就提出,物质是由不可分的原子构成的。这种思想在数个世纪都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17世纪科学革命以来,自然科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特别是热力学的突破性发展,使人们重新思考物质的结构问题。皮埃尔·伽桑狄、罗伯特·胡克、伯努利等科学家的研究表明,物质的液体、固体、气体三种状态的转变是因为分子之间作用的结果,特别是气体的压力源于气体分子与器壁碰撞,从而导出了玻意耳-马略特定律。

1738年,丹尼尔·伯努利发表著作《流体力学》,为气体动理论的基础。在这一著作中,伯努利提出,气体是由大量向各个方向运动的分子组成的,分子对表面的碰撞就是气压的成因,热就是分子运动的动能。但是,伯努利的观点并没有被立即接受,部分原因是,能量守恒定律当时还没有建立,分子之间为弹性碰撞也不是那么显而易见。1744年罗蒙诺索夫第一次明确提出热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表现,并把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到了分子运动的热现象中。1856年,奥古斯特·克罗尼格(英语:August Krönig)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气体动理论,他只考虑了分子的平动。1857年,克劳修斯提出一个更复杂的气体动理论,除了分子的平动,他还考虑了分子的转动和振动。他还引入了平均自由程的概念。1859年,麦克斯韦在克劳修斯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麦克斯韦速度分布率。这是物理学史上第一个统计定律。 1871年,玻尔兹曼推广了麦克斯韦的工作,提出了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36-37

直到20世纪初,很多物理学家仍然认为原子只是假想,并非实在的。直到1905年爱因斯坦和1906年马利安·斯莫鲁霍夫斯基(英语:Marian Smoluchowski)关于布朗运动的论文发表之后,物理学家才放弃此想法。他们的论文给出了分子动理论的准确预言。

分子运动论使人类正确认识到了物质的结构组成和运动的一般规律,成功解释了诸如布朗运动等现象,并成为物理学中其他理论,甚至很多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

在气体动力论中,压力是以气体对某个平面撞击所造成的力解释,假设一个边长为 l {\displaystyle l} 的正立方体,一颗质量为 m {\displaystyle m} 的分子以速率 v {\displaystyle v} 在完全弹性碰撞的情况下,沿 X 轴撞击其中一面的动量变化为:

此分子每隔 2 l v x {\displaystyle {\frac {2l}{v_{x}}}} 便撞击该面一次,因此该面所受到的力量为:

在一共有 n 个相同分子的状况下,该面所受到的总力为:

定义:

用相同的方式也可以得到:

因为大量气体分子的运动可以视为无规则的运动,因此大量气体分子向每一方向的速率分布情形皆相同,所以:

每个面所受到的压力为:

其中 v x 2 ¯ {\displaystyle {\bar {v_{x}^{2}}}} 为方均根,因此也可表示为:

这是分子动理论的第一个非平庸的结果,它把宏观量压强与微观量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联系起来。

根据理想气体方程( P V = N k B T {\displaystyle PV=Nk_{B}T} k B {\displaystyle k_{B}} 为玻尔兹曼常数, T {\displaystyle T} 为绝对温度):

于是可得单个分子的动能为:

而系统的总动能 K {\displaystyle K} 可表示为:

这是分子动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结果:分子的平均动能正比于体系的绝对温度。

因此,压强与摩尔体积之积与分子平均平动动能成正比。对于由 N {\displaystyle N} 个单原子分子组成的气体体系,自由度总数为 3 N {\displaystyle 3N} ,因此每个自由度的动能是

每个自由度的动能正比于温度,比例系数为波尔兹曼常数的一半,这个结果叫做能量均分定理。

对于理想气体,可以推导出n 单位时间内分子对容器单位面积的碰撞次数为

所有分子速率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其中 v {\displaystyle v} 为米/秒 (m/s),R是理想气体常数,M 为摩尔质量(千克/摩尔 (kg/mol))。其中最有可能的速度为均方根速率的81.6%,而平均速度为均方根速率的92.1%。(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

相关

  • 出血出血是指血液从血管或心脏外出至组织间隙、体腔或身体表面。根据出血原因可分为两种:心脏或血管壁破裂的出血称为破裂性出血;毛细血管和细静脉壁通透性增高的出血称为漏出性出
  • 硫唑嘌呤硫唑嘌呤(Azathioprine)是嘌呤类似物的免疫抑制剂。它可以用于预防器官移植的排斥,还有一系列的自体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天疱疮、发炎性肠病,像是克隆氏症和溃疡性结
  • 中华民国经济部经济部为掌管中华民国工商业发展及国际贸易等产业事务的部会,民国元年(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实业部”是现今经济部的前身。下设商业司、矿业司、中小企业处、工业局、国际贸
  • 铁化合物铁化合物是铁和其它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铁在化合物中存在−2到+6共9种氧化态,如右表所示。铁可以和卤素形成二元或多元化合物。卤化亚铁都可以由铁和氢卤酸反应得到:该反应生成
  • 拳击拳击(英语:boxing;日语:拳闘、ボクシング),别名西洋拳,是一项两位选手使用拳头并佩戴拳击手套进行攻击与防御的体育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拳击和射箭都是人类古时的生存技巧,原始人用
  • span class=nowrapCuNsub3/sub/span叠氮化亚铜的化学式为CuN3,是叠氮酸的亚铜盐。在叠氮化钠的存在下,亚硫酸氢钾还原硫酸铜(II)产生白色叠氮化亚铜沉淀:叠氮酸的水溶液与铜粉反应也得到同样的爆炸性产物叠氮化亚
  • 中视网元中视网元娱乐科技有限公司(CNEC Inc.,简称:中视网元或网元网),是中国大陆一家电子游戏公司,2005年成立,原来隶属于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后脱离隶属关系。初期专司单机游戏的发行,后将
  • 1929年华尔街股灾1929年华尔街股灾(英语:Wall Street Crash of 1929),又称大股灾(英语:Great Crash)及1929年华尔街股市崩盘(英语:Stock Market Crash of 1929),以牵连层面和持续时间而言,是美国历史上最
  • 美国海军通用舰船分类符号美国海军通用舰船分类符号(英语:US Hull Classification Symbols)是用来识别不同类别的舰船的代号。英国皇家海军和其他的欧洲国家的海军也用极为相似的代号来表明不同类别的战
  • 切斯特·A·亚瑟切斯特·艾伦·阿瑟(Chester Alan Arthur,1829年10月5日-1886年11月18日),美国律师及政治人物,第21任美国总统,共和党人。原为詹姆斯·加菲尔德的副总统,两人于1880年搭档参选。1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