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号

✍ dations ◷ 2025-08-08 03:15:50 #符号

勾号(英语:check mark或tick)又称剔号、对号、对勾、对钩,符号为:✓、✔、☑等。常常用来表记“是”、“对”或“正确”等有积极含义的概念符号。与其含义相对的符号为叉号(✗)。

该符号在中国大陆常称为“对号”、“对勾/对钩”等。广东等地常称为“剔子”、“剔号”,读音为“thëk”(广韵),粤语读音为“tik1”,与英文“tick”读音近似,常被认为是自英文传入的外来语。

在动词的场合,“打勾”、“划钩”等表示划上该符号,而广东话则直接以“剔”作加上勾号之意。中国以及台湾的老师在批改作业时,通常会在正确的解答旁打勾。在填表时,也经常会见到方框(核取方块)用以划钩。

在瑞典、芬兰等国家,勾号(✓)有时用来表示“错误”的概念。如在芬兰语,“✓”读作“väärin”,即“错误”的意思。

在日本等国家,用来表示“正确”等有积极性含义的概念的符号通常为圈号(○)。勾号(✓)常在复查、审核、确认时使用,如,装有申请文书的文件袋外,常写着袋内装入的各项必要的申请资料的题名,前面附有方框用以划钩来确认该资料已经装入袋内。而老师在批改作业时,一般使用圈号(○)来表示正确的含义。

与中国大陆填表时习惯在所要选择的方框中打勾(✓)不同,美国和加拿大的习惯则是在所要选择的方框内打叉(✕)。例如填表需要填写填表人的性别,假设填表人是男性,中国大陆一般习惯在“男”一栏的方框中打勾(✓),而美国加拿大则习惯在“男”一栏的方框中打叉(✕)表示自己是男性。

Unicode包含有多种与其相关的符号,包括:

相关

  • 拉丁姆拉齐奥(拉丁语:Lătĭŭm)或被译作“拉丁姆”,是意大利中西部的一个区域,在那里罗马城建立并扩展至罗马帝国首都。 这里的居民在罗马王国被建立前使用的语言,即为拉丁文的前身。
  • 再见列宁!《再见列宁!》(英语:Good bye, Lenin!)是2003年德国导演沃尔夫冈·贝盖尔所拍摄的黑色喜剧电影。本片是从一个家庭的角度来描写在两德统一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人民的反应。这部影
  • 康乃迪克州康涅狄格州(英语:State of Connecticut),简称康州,是美国东北部的一州,也是新英格兰区域中最南的一州。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是13州联盟之一。州花山桂,州鸟美洲知更鸟,州树白橡。美国
  • 卢 经卢经(16世纪-17世纪),字得一,泉州府同安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卢经是万历四十年(1612年)的举人,到天启五年(1625年)成进士,在贵州主考乡试取录多位知名文人,升任御史巡按云南。当地的
  • 海曼阿瑟·布鲁斯·海曼(英语:Arthur Bruce Heyman,1941年6月24日-),美国NBA联盟的前职业篮球运动员。他在1963年的NBA选秀中第1轮第1顺位被纽约尼克斯选中。
  • 菲利普斯县菲利普斯县(Phillips County, Colorado)是美国科罗拉多州东北部的一个县,东邻内布拉斯加州。面积1,781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4,480人。县治霍利奥克 (Holyo
  • 哥伦比亚 (美国)哥伦比亚(Columbia)是美利坚合众国的早期名称之一。由于这个缘故,有许多和美国相关的事务以哥伦比亚命名。“哥伦比亚”是今天的美国的第一个有诗意的并被普遍接受的名称。在17
  • 亨利·珀塞尔亨利·珀塞尔(英语:Henry Purcell,1659年9月10日-1695年11月21日),巴洛克时期的英格兰作曲家,吸收法国与意大利音乐的特点,创作出独特的英国巴洛克音乐风格。他被认为是英国最伟大的
  • 红麹米红麹米或简称红麹是一种将红麹菌(Monascus spp.)接种在蒸熟的大米上,经发酵加工的米,呈紫红或棕红色,用于发酵、防腐、食物上色等功能,是一种天然的食品添加剂。另有红粬、福粬
  • 太阁立志传IV《太阁立志传IV》(日语:太閤立志伝IV)是一款由光荣公司制作和发行的角色扮演类游戏。 本游戏最初于2001年6月在Windows发行,游戏后移植至PlayStation2和PSP平台。本游戏于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