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斯

✍ dations ◷ 2025-10-22 16:03:16 #斯坦斯
小行星2867 (2867 Šteins)是1969年由苏联天文学家尼科莱·切尔尼克(俄语:Николай Степанович Черных)在克里米亚天体物理观测台发现的主带小行星。这颗小行星以拉脱维亚和苏联天文学家卡利斯·斯坦斯(拉脱维亚语:Kārlis Šteins)命名。2008年,欧洲太空总署的无人探测飞船罗塞塔号曾经造访这颗小行星。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在2006年出版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小行星2867是一颗E-型小行星,直径大约为4.6公里。罗塞塔号在造访这颗小行星之前,曾经通过光变曲线分析发现,它的外观不规则,自转周期为6小时,没有卫星。在罗塞塔号造访后,欧洲南方天文台将其描述为“天空的一颗钻石”,因为在远处看它的外观和钻石非常相似,一极比较宽,而另外一极是比较尖。在宽的一极有一个直径2.1公里的大环形山,这使得天文学家感到困惑:很难想象这颗直径在5公里左右的小行星能在如此猛烈的撞击下能够保存下来。科学家通过罗塞塔号拍摄的照片计算出小行星2867的尺寸是6.67 x 5.81 x 4.47公里。2008年9月5日,罗塞塔号无人探测器以8.6公里/秒的低速(相对于之前的速度)掠过小行星2867,两者的最近距离不到800公里。 罗塞塔号计划将飞越两颗小行星,这是第一次,而第二次则在2010年飞越21号小行星鲁特西亚(司琴星)。罗塞塔造访的时机是在从探测器的角度看小行星刚好被太阳照亮的时候,使得探测器拍摄的照片清晰而准确。小行星2867的撞击坑命名方式非常奇特,是除了月海和水星山脉外,没有以人名或地名等专有名词命名的。小行星2867上的区(地形特征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以小行星2867的发现者命名。小行星2867的撞击坑,以各种宝石命名。

相关

  • 多糖多糖(英语:Polysaccharide)由多个单糖分子脱水聚合,以糖苷键连接而成,可形成直链或者有分支的长链,水解后得到相应的单糖和寡糖。例如用来储存能量的淀粉和糖原,以及用来组成生物结
  • 糖化终产物糖化终产物(英语: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是糖与蛋白质相互聚合、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后产生的不可还原之物质。它也会改变及影响蛋白质的正常功能,与其他蛋白质连成大分
  • 煞买煞买(希伯来文:שמאי‎,约公元前50年-约30年)是1世纪的犹太教学者,煞买学派的创始人。他从严格的角度理解犹太教律法,曾欲使其幼年儿子在赎罪日禁食,经朋友劝阻才作罢。正统派(哈
  • 一笼傻鸟一笼傻鸟(La Cage aux Folles)是一部1978年法国和意大利合拍的电影,改编自1973年同名音乐剧。电影的导演是爱德华多·莫利纳罗。这是一部同性恋题材电影。电影获得了不错的评价
  • 亥姆霍兹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德语:Hermann von Helmholtz,1821年8月31日-1894年9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医生。赫尔曼·冯·亥姆霍兹1821年出生于德国的波茨坦,父亲为当地文法中学的教师。
  • 希勒勒希勒勒 (Hillerød)是位于丹麦京畿大区的一个城市。希勒勒面积191平方公里(74平方英里)。2008年时,有人口46,568人。希勒勒是京畿大区的行政中心所在地。希勒勒市内最为知名的观
  • 二十碳五烯酸二十碳五烯酸(英语: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是有五个双键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C20H30O2),是一种ω-3脂肪酸。在人类饮食中,这种脂肪酸主要来源于食用脂肪含量高的鱼类和鱼油,例如
  • 菰黑粉菌菰黑粉菌(学名:Ustilago esculenta),又称茭白黑粉菌,是属于黑粉菌目黑粉菌科黑粉菌属的一种真菌,寄生在菰上,可引起菰黑粉病。其菌瘿可食用,称为茭白。该种分布于中国、日本、越南、
  • 白语支白语支是由郑张尚芳(2010)提出的汉白语族(有争议)的一个分支,他认为蔡家话和白语是姊妹语言。相比之下,沙加尔(2011)认为,蔡家话和瓦乡话源于上古汉语的早期分支。此外,龙家语和卢人语
  • dopamine多巴胺(英语:dopamine,撷取自3,4-dihydroxyphenethylamine);化学式:C6H3(OH)2-CH2-CH2-NH2)是一种脑内分泌物,属于神经递质,可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它正式的化学名称为“4-(2-乙胺基)苯